论花瑶挑花的旅游开发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花瑶挑花这一传统文化已经遇到发展瓶颈,处于濒危状态,本文通过对花瑶挑花旅游价值、进行旅游開发的意义分析,提出花瑶挑花旅游开发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花瑶挑花;旅游开发;策略
  引言
  文化部官网近日发布《通知》,明确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花瑶挑花作为花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浓郁民俗民风和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由于其艺术手法具有独特性与稀缺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花瑶民族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花瑶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融合,花瑶上千年来积淀的民族特性正在不断消失。目前,花瑶挑花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遇到了发展瓶颈。
  1.花瑶挑花的旅游价值
  花瑶是瑶族的一支,他们主要以小聚居的方式生活在雪峰山麓的湖南隆回县境内西北部, 约有8000余人。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女性挑花技术精湛,故称为"花瑶"。花瑶挑花美轮美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许多以动物和花瑶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花瑶民族的宗教信仰、独特的节庆和婚嫁习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考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等。旅游开发能较好的体现这些价值,并保护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1美学价值
  花瑶女子继承了先祖原始挑花工艺,同时又将迁徙雪峰山麓古寨后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新生活的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植入挑花艺术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挑花艺术。花瑶挑花图案取材广泛,多达千余种,大致有动物、植物、历史、生活习俗等四大类,以动物类图案最为常见,构思奇巧,造型大胆夸张,布局均衡对称,色彩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国著名文博专家沈从文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极具美学价值。花瑶女子的头巾、衣领、裙口、绑腿和筒裙等地方都是挑花,这些既是花瑶女子日常生活必备的物质条件,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得花瑶民族工艺的实用和审美功能得以完美结合。
  1.2历史文化价值
  古朴原始而又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花瑶挑花艺术,已经深深地沉浸于花瑶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花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挑花服饰成了记载花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了丰富的花瑶文化发展史,是由时代积攒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于认识研究花瑶民族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种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旅游者通过旅游可以从中动态地了解、认识花瑶民族的历史。
  1.3科考价值
  花瑶挑花是花瑶民族历史的产物,是对花瑶民族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花瑶女子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和反映,是后人获取可惜信息的源泉。花瑶挑花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又相对完整地保留着,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等提供了考察研究的范本。因此,花瑶挑花的科考价值为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深层次开发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1.4经济、社会价值
  花瑶挑花由于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所以,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花瑶民族生活的地方,集市上随处可见精美的挑花刺绣品,许多挑花技艺精湛的妇女,用这些刺绣品来维持生计。这种挑花刺绣品承载着花瑶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外来的旅游者也具有极大地吸引力,能够给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收入。花瑶"挑花"是花瑶民族人民情感、意愿的物化载体,是对花瑶民族社会风尚、人格情调所做的写照,也是花瑶女妙手巧得的神韵之作,所以花瑶挑花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2.花瑶挑花的旅游开发的意义
  科学的旅游开发能有效促进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首先,能让花瑶挑花的传承空间更为灵活,对花瑶挑花进行旅游开发,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花瑶挑花这门艺术,扩大挑花文化的传承空间,改变花瑶挑花技术仅在当地发展的现状。
  其次,能加大对花瑶挑花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关注花瑶挑花,喜欢花瑶挑花,增加其社会影响力。
  再次,能更深层次地激发当地人民对花瑶挑花的保护意识,多的花瑶女子去学习这门技艺,改变花瑶挑花技艺断层的现状。
  最后,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花瑶民族生活在隆回县小沙江镇,那里较为贫穷和落后,对花瑶挑花进行旅游开发,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收入,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3.花瑶挑花旅游开发的策略
  旅游开发是保护花瑶挑花文化的有效措施。旅游业的连带效应不仅使得旅游地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能激发了当地居民对花瑶挑花这一文化的自豪感,使他们广泛参与到对花瑶挑花的保护活动中。此外,旅游开发能为花瑶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对花瑶挑花进行旅游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
  花瑶民族居住地为山区,交通十分不便,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对
  3.2与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开发
  虎形山瑶族乡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的大峡谷瀑布水流充沛、气势磅礴,它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有着南方罕见的高原风光。可以将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开发,既能满足旅游者的观赏欲望,又能使旅游者了解花瑶文化。
  3.3对当地女子进行挑花技能培训,提升其技艺水平
  挑花技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挑花艺术品的第一印象。而目前当地女子擅长挑花技艺的已经不多,对其进行技能培训能促进挑花工艺的进步,也能使挑花这一文化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
  3.4挑花工艺品产业化发展
  大量实践证明,许多非物质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甚至消失,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长期闲置造成的。只有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到它潜在的价值。对花瑶挑花进行产业化发展,能够更好地集聚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发产品,使花瑶挑花工艺品能永葆生命力,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3.5保持花瑶挑花的原真性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旅游者追求旅游"原真性"的欲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的原真性,也就失去了旅游开发的价值。花瑶挑花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欢,是因为其不仅工艺精致,而且承载着花瑶民族的历史。如"对歌定情"、"打蹈成婚"这些花瑶挑花中的珍品,表现场景宏阔、人物众多,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瑶独特的风俗。如果不保持花瑶挑花工艺品中的民族文化,就无法产生吸引力。
  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脱离花瑶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花瑶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花瑶人本身而存在,以高超的挑花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对花瑶挑花进行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保护方式,但切忌过度开发,使其失去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孙殿起.清代禁毁书知见录外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3]徐祖祥.瑶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彭嘉,女,(1987- ),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2010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细数过去十年,俏江南,无疑是中国本土餐饮行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以前大多数餐饮企业脏乱差不同,俏江南在营造舒适和高档的就餐环境方面走在了前列。俏江南被包装成新式高档中餐的代表,那是由来自西方的顶级设计并融汇了东方元素后所营造的崭新感觉。  正是因为这种靓丽,在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爆发时,俏江南为缓解现金压力(一气开了8家直营店)等原因决定引入外部投资者,20多家PE蜂拥而至,最终国内知名创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