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在化学实验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智慧和力量体现着“人的本质”,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发掘化学实验中的审美因素,对学生热爱科学、学好化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方面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怎样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验室的环境美
实验室作为化学教学的场所,首先要符合化学实验的要求,如面积、实验桌数、水、电、通风设备等。如果实验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光线充足、颜色调和、仪器光亮清洁、放置整齐有条,一进实验室就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之感,获得美的享受。实践证明,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或学习,心情愉快、精力集中,工作或学习效率高,也容易消除疲劳。噪声震耳、空气污浊、遍地垃圾、光线黑暗的场面是引不起人们美感的。实验室墙上挂上《实验室规则》、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图片、化学家的画像,造就一种严肃认真甚至神圣的氛围,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像走进了一座科学的殿堂,严肃认真甚至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学生将在这里亲手实验,验证前人的科学成果,接受科学知识,启迪自己的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从科学家画像上一双双睿智的眼神和广阔的前额上,想到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人类必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的信心。
美的感受和美的欣赏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前提。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应该具有相应的审美储备,那就是审美修养、知识储备、文化教养和生活阅历等。只有审美储备丰富的人,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对美的感受才能丰富和强烈。一个对科学史、化学史、化学家以及他们的业绩毫不了解的人,看了他们的画像能引起什么美感呢?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有经验的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化学课的教学适当介绍一些科学史、化学史、科学家以及他们的业绩的知识,以丰富学生的审美储备。
二、实验装置的形式美
化学仪器的形式美,首先表现在单个仪器就是美的。我们观察一个启普发生器,它的質地是那样的光亮、洁净、透明、华润;它的外形由两个整球和底部的半球组成,球形漏斗和容器的上口是那样的契合无缝;它能自动地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和停止,液体在球形漏斗里和容器里能自由上下,这不能不令人惊叹容器制作的精美和灵巧,惊叹人类的智慧和才能。
三、实验现象美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做好化学实验,让每次化学实验都迸发出人类智慧的火花,让每次实验都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个新台阶,让每次实验都能将学生领进一座迷人的科学殿堂,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促使他们辩视事物的异同、发现特征、掌握变化、提高热情学好化学,而且使学生在化学试验中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一块新切开断面的金属钠放射出美丽诱人的银白色光芒,如果没有人类的智慧和科学的发现人们怎么会认识钠的真实面目呢?喷泉实验中,红色的喷泉、蓝色的喷泉不仅在学生眼睛里喷射,也在他们心里也腾起了绚丽的彩虹。爆鸣气一声巨响显示了人们驾驭自然的能力和决心。如果我们准备的不充分,或者在实验中因失误而导致实验失败,学生就会大为扫兴。
四、操作的劳动美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一切社会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美,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创造精神财富的科学实验、艺术创造劳动都是美的。但是作为化学实验操作的特殊劳动具有特殊要求和规范。虽然不像戏剧演员那样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涵义,但化学实验中的操作从一支试管的拿法,到药品的取用,到组装仪器,到某个具体实验的操作都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操作的基本技能;虽然不像戏剧演员那样动作有一定的程式和路数,但化学实验中从仪器的连接到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都有一定的顺序;虽然不像舞蹈演员那样动作富有节奏性和音乐感,但是化学实验操作敏捷、从容、使用各种仪器得心应手,这不但表现出娴熟的技能和高度的灵巧,也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动作连贯、敏捷表现出富有朝气,从容、协调表现出老练认真,一丝不苟表现出热爱本职工作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某些操作中的大胆、果断表现出驾驭自然的能力和自信。若慌手慌脚、顾此失彼,或者缩手缩脚、顾虑重重,断然是不能给人以美感的。
化学实验教学同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上面谈到的以外,还有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仪表美、板书美等,无不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有意识地、自觉地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发掘化学实验中的审美因素,能提高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推动学生去追求美和创造美。马克思主义认为,美学同其他科学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是一致的。对于一个有美学造诣的、富有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来说,应该在结合化学课的教学中既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又注意到表达形式、操作形式上的美的因素,借助美的规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好化学,并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为将其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新型人才作出努力。将美学和美誉有机地引入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和探讨,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一、实验室的环境美
实验室作为化学教学的场所,首先要符合化学实验的要求,如面积、实验桌数、水、电、通风设备等。如果实验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光线充足、颜色调和、仪器光亮清洁、放置整齐有条,一进实验室就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之感,获得美的享受。实践证明,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或学习,心情愉快、精力集中,工作或学习效率高,也容易消除疲劳。噪声震耳、空气污浊、遍地垃圾、光线黑暗的场面是引不起人们美感的。实验室墙上挂上《实验室规则》、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图片、化学家的画像,造就一种严肃认真甚至神圣的氛围,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像走进了一座科学的殿堂,严肃认真甚至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学生将在这里亲手实验,验证前人的科学成果,接受科学知识,启迪自己的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从科学家画像上一双双睿智的眼神和广阔的前额上,想到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人类必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的信心。
美的感受和美的欣赏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前提。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应该具有相应的审美储备,那就是审美修养、知识储备、文化教养和生活阅历等。只有审美储备丰富的人,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对美的感受才能丰富和强烈。一个对科学史、化学史、化学家以及他们的业绩毫不了解的人,看了他们的画像能引起什么美感呢?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有经验的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化学课的教学适当介绍一些科学史、化学史、科学家以及他们的业绩的知识,以丰富学生的审美储备。
二、实验装置的形式美
化学仪器的形式美,首先表现在单个仪器就是美的。我们观察一个启普发生器,它的質地是那样的光亮、洁净、透明、华润;它的外形由两个整球和底部的半球组成,球形漏斗和容器的上口是那样的契合无缝;它能自动地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和停止,液体在球形漏斗里和容器里能自由上下,这不能不令人惊叹容器制作的精美和灵巧,惊叹人类的智慧和才能。
三、实验现象美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做好化学实验,让每次化学实验都迸发出人类智慧的火花,让每次实验都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个新台阶,让每次实验都能将学生领进一座迷人的科学殿堂,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促使他们辩视事物的异同、发现特征、掌握变化、提高热情学好化学,而且使学生在化学试验中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一块新切开断面的金属钠放射出美丽诱人的银白色光芒,如果没有人类的智慧和科学的发现人们怎么会认识钠的真实面目呢?喷泉实验中,红色的喷泉、蓝色的喷泉不仅在学生眼睛里喷射,也在他们心里也腾起了绚丽的彩虹。爆鸣气一声巨响显示了人们驾驭自然的能力和决心。如果我们准备的不充分,或者在实验中因失误而导致实验失败,学生就会大为扫兴。
四、操作的劳动美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一切社会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美,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创造精神财富的科学实验、艺术创造劳动都是美的。但是作为化学实验操作的特殊劳动具有特殊要求和规范。虽然不像戏剧演员那样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涵义,但化学实验中的操作从一支试管的拿法,到药品的取用,到组装仪器,到某个具体实验的操作都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操作的基本技能;虽然不像戏剧演员那样动作有一定的程式和路数,但化学实验中从仪器的连接到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都有一定的顺序;虽然不像舞蹈演员那样动作富有节奏性和音乐感,但是化学实验操作敏捷、从容、使用各种仪器得心应手,这不但表现出娴熟的技能和高度的灵巧,也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动作连贯、敏捷表现出富有朝气,从容、协调表现出老练认真,一丝不苟表现出热爱本职工作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某些操作中的大胆、果断表现出驾驭自然的能力和自信。若慌手慌脚、顾此失彼,或者缩手缩脚、顾虑重重,断然是不能给人以美感的。
化学实验教学同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上面谈到的以外,还有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仪表美、板书美等,无不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有意识地、自觉地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发掘化学实验中的审美因素,能提高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推动学生去追求美和创造美。马克思主义认为,美学同其他科学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是一致的。对于一个有美学造诣的、富有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来说,应该在结合化学课的教学中既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又注意到表达形式、操作形式上的美的因素,借助美的规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好化学,并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为将其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新型人才作出努力。将美学和美誉有机地引入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和探讨,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