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猪传染性胃肠炎会影响猪的生命健康,严重损害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收益。笔者经大量调查与研究后发现,部分养猪生产者没有意识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巨大危害,还有部分养猪生产者因为缺少动物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而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看作普通肠胃疾病,或认为猪群是因为饲养方法不当或季节更替原因而出现了传染病。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详细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相关诊治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5-0065-0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常见的易发、多发、高度接触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饲养过程中,猪群数量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其很可能会出现大范围传播。然而,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一般情况下养猪生产者难以将其与普通肠胃疾病正确区分,还有部分养猪生产者将其归类为猪流行性感冒。笔者将在重点分析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以及相关治疗方法。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
  1.1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常见于仔猪和哺乳母猪。仔猪和哺乳母猪体质较弱,仔猪的胃肠道发育尚且不完全,容易因为感染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疾病而引发猪传染性胃肠炎[1]。在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前期,仔猪精神状况逐渐变差,出现食欲不振、眼神涣散、呼吸长短不一、精神萎靡等症状,哺乳母猪出现乳汁分泌不足或哺乳欲望不强烈等症状。部分仔猪背毛失去光泽,极少部分仔猪出现皮肤变色或背毛块状脱落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一部分仔猪出现呕吐或晕厥,并且呕吐物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以及大量的胃酸水,部分哺乳母猪停止泌乳,甚至残害幼崽。发病猪粪便一般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病情较为严重时粪便呈灰绿色或黄绿色。哺乳母猪一般会出现大便出血的症状,少量粪便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病情进一步恶化后,大部分患病仔猪四肢乏力、筋骨疲软,以至于倒地不起、难以进食,最终死亡;哺乳母猪则食欲不振,停止泌乳,由于难以进食而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1.2  病理学变化
  病死猪胃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充血甚至坏死等现象,病死猪胃部也可见大量未经充分消化的食物残渣以及部分胃黏膜组织[2]。病死猪食道有泡沫状内容物。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病死豬肠道,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死猪胃肠道存在细胞坏死以及细胞脱水萎缩等情况。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2.1 轻度症状猪群的治疗方法
  对于症状比较轻的发病猪,首先需要进行隔离处理,尽量将发病猪分批隔离处理;其次进一步清洁猪圈环境,注意定期对猪栏进行清洁消毒。与此同时,改善猪群的生活条件,做好猪群的防寒保暖工作,尽量不要因为感染其他流行疾病而诱发猪传染性胃肠炎。已确诊的发病猪,应及时注射利菌净注射液并对发病猪进行全方位的细菌感染防控[3]。利菌净注射液使用剂量应按发病猪体重调整,一般情况下,仔猪注射1~2剂即可,哺乳母猪需注射5个剂量,可分3个阶段进行,每阶段注射1次,注射间隔时间为7 d~10 d。
  2.2 重症猪群的治疗方法
  对于病情较重的猪群,首先应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并根据仔猪以及发病母猪的体况适当增减剂量,一般情况下,仔猪需注射10 mL,哺乳母猪需注射30 mL,但所注射的利巴韦林注射液最多不宜超过50 mL。利巴韦林注射液每天注射2次,注射4次即可有明显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注射10次左右发病猪便可痊愈。
  3  结束语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并不意味着危害性不大。笔者在研究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养猪生产者难以正确区分普通肠胃疾病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往往在发病猪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笔者在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后探索出了更为高效、更加科学的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方法,希望能尽量减少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率,提高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远鹏,李中华.一例仔猪德尔塔冠状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混感诊治[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10):89-90.
  [2]杨改霞.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0):148-149.
  [3]袁选兵.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体会[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10):16,53.
其他文献
摘 要:引发猪体温升高的疾病有很多,从发病症状来看各有特点,本文汇总了几种容易引起猪高烧不退的疾病,详细介绍每一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高烧不退;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5-0063-02  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些容易引起猪高烧不退的疾病
摘 要:瑞典养猪业历史悠久,是其传统畜牧业的主力军,采取以农户散养为主体、农场繁育品种和集中育肥为中心的“农场+农户”生产方式。在世界养猪生产竞争中,瑞典养猪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且经久不衰,持续稳定发展,除了育种保持高的遗传水平、猪群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采用优质的饲料以及保持生产环节绿色环保外,多点式生产、全进全出制、自繁自养和洁净生产的先进模式也是保障之一。借鉴瑞典养猪业的这些先进经验,有助于破
摘 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养殖业也开始采用生态饲养模式,以便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畜产品质量上发挥应有的贡献。甘肃省临洮县是生猪重要产区,在生态猪养殖理念的倡导下,积极进行生态猪的饲养,有效提高了猪肉制品的安全性以及生产效益。  关键词:生态猪;饲养技术;饲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S815.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5-0038-03  生态猪饲养技术是一
摘 要:为了确定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PRVSX-gE株)对怀孕母猪的安全性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用3批疫苗对怀孕母猪进行一次单剂量接种、单剂量重复接种及一次超剂量接种的试验。结果显示,肌内注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PRVSX-gE株)后,母猪接种部位及全身无不良反应,母猪健康,妊娠正常,無死胎和木乃伊胎,新生仔猪生长发育良好。试验表明,自主研制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PRVSX-gE株)对怀孕母猪
摘 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下,养猪业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养猪生产,生猪数量显著上升,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其中,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就是一种容易出现的疾病,对猪群危害极大,且难以完全治疗,给养猪生产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防控;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和E7(HR-HPV E6/E7)mRNA对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人群的分流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312例宫颈癌筛查队列中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为ASCUS的人群,所有ASCUS人群均行阴道镜活检和病理学检查,行HPV16或18(HPV16/18)、HR-HPV 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
摘 要:在养猪生产中,为实现母猪在预期时间内分娩而广泛使用前列腺素诱导分娩。不同的给药方式,前列腺素诱导分娩的效果有所差异。前列腺素还具有促进母猪子宫修复的功能,这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母猪的泌乳能力。天然前列腺素及其化学合成类类似物在作用特性上稍有差别,猪场应在综合考虑后选择合适的产品。  关键词:母猪;前列腺素;PGF2α  中图分类号:S841.8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
摘 要: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表现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后发病猪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亚急性型猪丹毒表现为发病猪皮肤疹块和发热,常有皮肤感染症状。全身治疗用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钠、青霉素钠等,配合解热镇痛药(如安痛定注射液)和消炎抗过敏药(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皮肤感染用碘剂涂擦有很好的疗效。及时正确的治疗是降低发病猪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猪
摘 要:在国家多项助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养猪呈蓬勃发展态势。随着养猪生产者不断增加,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猪病防控问题也日渐严峻,养猪生产者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猪病防控,但收效甚微。本文结合临床经验,详细阐述了农村养猪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广大农村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防疫;疫苗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
摘 要:目前养殖户对蛋鸡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逐步更新升级。相信在广大养殖户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蛋鸡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会越来越高,生态饲养模式会更好地带动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本文总结了中小规模蛋鸡场粪污与资源化处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蛋鸡粪污资源产业链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蛋鸡场粪污;处理技术;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S83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