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研究生党建工作又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检验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为我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研究生;党建;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0
一、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1.入党动机功利化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群体特征复杂,在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部分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2.党员组成复杂化
近几年,研究生不断扩招,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把考研作为第一奋斗目标,一些社会工作人士也纷纷选择考研,为将来的生活和事业重进象牙塔。这使研究生党员不光在数量上急剧增加,在结构构成上也逐渐复杂化。
3.党员模范作用弱化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和老师过于重视研究生在学术上的成果,轻视研究生党建,对研究生党员的管理比较笼统、松散。在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入党前的考察培养,轻视入党后的再教育。导致部分党员表现出党性原则不强,先进性体现不明显,模范作用弱化。
4.基层党支部设置不优化
各高校以往基本上是按照自然班级设立的"横向"党支部,这种设置最大的弊端在于研究生的班与本科的班有很大不同,不同专业在招生人数上相差悬殊,这样形成支部之间力量的不均衡,不利于调动支部的积极性。
二、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实效性的路径
1.正确引导,坚持标准,严肃程序
]研究生中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非常庞大的,他们经过本科阶段的指导、培养、考察和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在研究生阶段要根据前期的培养过程,分门别类的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鼓励研究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第二,提供再学习的平台,选拔优秀的积极分子加入党校学习。第三,落实培养人制度,为每个积极分子确定1-2名的培养人,定期与积极分子沟通交流,及时向组织汇报培养、考察情况。第四,组织推优。通过有意识地给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锻炼其工作能力;通过教育和学习,端正其入党动机;通过入党积极分子本人的思想汇报了解其思想成熟度等等。经过多方面的考核,表现优秀的积极分子,可优先推荐入党。
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严格执行十六字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培养和发展研究生新党员列入支部的议事日程,制定符合新时期研究生群体特征的入党条件和标准,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遵守党员发展程序,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2.坚定信仰,加强学习,制度制约
目前,研究生党员数量多,结构复杂,其中一部分是预备党员,考入研究生后,面对新的环境和繁重的学习压力,会"顾此失彼",更有一些入党动机还不完全端正的党员,认为"目的"已经达到,产生松劲情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对研究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丝毫不能松懈。第一,注重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党员义务,贯彻、落实、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第二,注重支部的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以及相关工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优化设置,合理选配,传承创新
以专业为主线,纵向建立党支部,支部书记一般由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不经常外出做课题的研究生二年级的正式党员担任,同时在三个不同班级分别设有党小组组长,一般由支部委员兼任。支部每年换届后开展支部书记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发挥老支部的传帮带作用。
通过这种设置,使党员数量上比较适中、均衡,有利于支部的组织生活和活动开展;支部不必经历解散与重建,使新入校的党员能第一时间纳入相应的党支部,得到及时的管理和监督;各支部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得到了传承,也使升入高年级段的支部委员从繁琐的具体工作中解放出来,为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加强保障,提高素质,注重效果
(1)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落实研究生辅导员岗位和待遇,有计划地提高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选配政治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派、富有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的优秀党员担任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及委员,组成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定期培训。过设立专、兼职组织员,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给予直接的帮助和指导。
(2)创新党建形式,注重教育效果。为了增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应当根据研究生的群体性特点,创新形式,拓宽渠道,丰富载体,注重效果。第一,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研究生党建工作网站、党建群、飞信群等。第二,应营造宽松、浓厚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党建活动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三,应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方式使研究生与导师接触比较多,导师应教导研究生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入党目的,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骨干人才的重要組部分,是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管人才"战略要求具体体现。我们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要始终持"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积极进行研究与实践,既能将优秀的研究生吸纳进党组织中来,为党组织培养了后备人才,又能让优秀的青年在党组织的培养和指导下不断的实践自我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0]11号
[2]徐练,杨婷,袁小松.对加强高校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8)
关键词:研究生;党建;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0
一、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1.入党动机功利化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群体特征复杂,在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下,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部分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2.党员组成复杂化
近几年,研究生不断扩招,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把考研作为第一奋斗目标,一些社会工作人士也纷纷选择考研,为将来的生活和事业重进象牙塔。这使研究生党员不光在数量上急剧增加,在结构构成上也逐渐复杂化。
3.党员模范作用弱化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和老师过于重视研究生在学术上的成果,轻视研究生党建,对研究生党员的管理比较笼统、松散。在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入党前的考察培养,轻视入党后的再教育。导致部分党员表现出党性原则不强,先进性体现不明显,模范作用弱化。
4.基层党支部设置不优化
各高校以往基本上是按照自然班级设立的"横向"党支部,这种设置最大的弊端在于研究生的班与本科的班有很大不同,不同专业在招生人数上相差悬殊,这样形成支部之间力量的不均衡,不利于调动支部的积极性。
二、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实效性的路径
1.正确引导,坚持标准,严肃程序
]研究生中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非常庞大的,他们经过本科阶段的指导、培养、考察和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在研究生阶段要根据前期的培养过程,分门别类的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鼓励研究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第二,提供再学习的平台,选拔优秀的积极分子加入党校学习。第三,落实培养人制度,为每个积极分子确定1-2名的培养人,定期与积极分子沟通交流,及时向组织汇报培养、考察情况。第四,组织推优。通过有意识地给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锻炼其工作能力;通过教育和学习,端正其入党动机;通过入党积极分子本人的思想汇报了解其思想成熟度等等。经过多方面的考核,表现优秀的积极分子,可优先推荐入党。
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严格执行十六字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培养和发展研究生新党员列入支部的议事日程,制定符合新时期研究生群体特征的入党条件和标准,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遵守党员发展程序,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2.坚定信仰,加强学习,制度制约
目前,研究生党员数量多,结构复杂,其中一部分是预备党员,考入研究生后,面对新的环境和繁重的学习压力,会"顾此失彼",更有一些入党动机还不完全端正的党员,认为"目的"已经达到,产生松劲情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对研究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丝毫不能松懈。第一,注重理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党员义务,贯彻、落实、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主张。第二,注重支部的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以及相关工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优化设置,合理选配,传承创新
以专业为主线,纵向建立党支部,支部书记一般由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不经常外出做课题的研究生二年级的正式党员担任,同时在三个不同班级分别设有党小组组长,一般由支部委员兼任。支部每年换届后开展支部书记培训班、经验交流会,发挥老支部的传帮带作用。
通过这种设置,使党员数量上比较适中、均衡,有利于支部的组织生活和活动开展;支部不必经历解散与重建,使新入校的党员能第一时间纳入相应的党支部,得到及时的管理和监督;各支部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得到了传承,也使升入高年级段的支部委员从繁琐的具体工作中解放出来,为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加强保障,提高素质,注重效果
(1)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落实研究生辅导员岗位和待遇,有计划地提高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选配政治素质好、党性强、作风正派、富有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的优秀党员担任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及委员,组成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定期培训。过设立专、兼职组织员,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给予直接的帮助和指导。
(2)创新党建形式,注重教育效果。为了增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应当根据研究生的群体性特点,创新形式,拓宽渠道,丰富载体,注重效果。第一,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研究生党建工作网站、党建群、飞信群等。第二,应营造宽松、浓厚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党建活动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三,应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方式使研究生与导师接触比较多,导师应教导研究生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入党目的,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骨干人才的重要組部分,是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管人才"战略要求具体体现。我们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要始终持"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积极进行研究与实践,既能将优秀的研究生吸纳进党组织中来,为党组织培养了后备人才,又能让优秀的青年在党组织的培养和指导下不断的实践自我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0]11号
[2]徐练,杨婷,袁小松.对加强高校党支部书记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