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运用物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并对别人(包括教师)的不同做法与想法进行理解以及做出必要的比较,它包括探索、交流、表述、比较、讨论、改进与纠正错误等多个环节。我在学校的高中预科段物理教学中,通过一学年有计划,有目的分组合作学习,唤起了聋生的高度投入。
一、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1.1 合作学习中要促进聋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补互助。促进性的互动是指学生相互鼓励和支持彼此为取得良好成绩、完成任务、得到结论等而付出的努力。在课堂上通常表现为:个体相互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帮助;交流所需的信息和材料;提供反馈信息;对彼此的结论进行质疑,等等。为使互动富有成效,一般情况,小组规模不能太大,3—4人为宜。
1.2 合作学习中要给聋生分配适当的,不同的任务。由于聋生在思维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少部分学生是聋生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的观察力比较强,有丰富的想象力;而其他的学生就会相对弱很多。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个人任务的明确有利于避免不劳而获的学生的“搭车”行为。同时也是对差生的鼓励,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到自身对于集体的价值。
1.3 合作学习中要不断的培养聋生的社交技能。我一直认为,聋人的社交能力是比较差的。由于聋人和普通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所以,聋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很多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社交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小组合作中,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合作技能经常会造成组内成员交流不畅,造成小组学习的内耗。教师要教会聋生一些基础的社交技能,使他们彼此认可,相互信任,准确交流,实现高质量的合作。
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做些什么
合作学习的基本教学过程可概括为“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分析讨论,演绎归纳——反馈纠正,能力转化”。与一般的教学过程不同的是合作中要将分析讨论的部分突出,安排较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讨论,去体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参与者”和“活动伙伴”等多种角色,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师须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和积极的课堂组织和监控。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例,粗浅的叙述一下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2.1 充分做好合作学习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我教授初中物理杠杆第二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杠杆的情况下,全班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我校高中预科(1)班有十位同学,我根据实验过程的难易把我班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第三组有四位同学。在分组时我在每组中均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到让每一小组的学生都能和睦相处,能够在学习上互帮互助,我把平时关系不太好的谈同学和陈同学安排在不同的学习小组。一般来说,实验研究的时间越短,小组规模应越小。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应慎重考虑小组学习的任务,使学习任务能让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在本节课内,我定的学习任务是(1)讨论什么是杠杆的平衡?(2)探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2.2 教师应时刻做好课堂组织监控工作: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做好由集体讲授向小组合作学习的平稳过渡工作。本节课,我先用8—10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力臂的画法。按照所分的三个小组,每一组安排了一个图,要求学生画出杠杆的力臂,同时要明确说明此时每位同学的学习任务: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比较各自所画的图、讨论各自使用画力臂的方法。如果比较后发现有人画错,要集体讨论出错的原因,并总结正确的方法。然后就是用25分钟开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活动,先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实验装置,小组讨论“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小组讨论后学生普遍认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教师应补充说明,让学生回忆“二力平衡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正确答案应该是杠杆只要静止或匀速转动都是平衡状态。通过这样的集体讲授和师生共同讨论,可以平稳的过度到小组实验了。安排三个小组学生按照书本九(上)物理(苏科版)P3活动“11.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中所示的实验步骤,探究F1.F2.L1.L2之间的关系。指导:改变钩码的数目,移动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并将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小组内讨论:对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假想对照你的结论是什么?在学生通过讨论在找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教师不要轻易提示或引导,我始终认为,对于聋生而言,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
2.3 教师做好评估和总结工作:每堂合作学习课内教师都应留下5分钟做好评价和总结工作,因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方法经常会有多种多样,探索结果也是五花八门,让学生尝试各种错误的方法,甚至获得各种荒唐可笑的结论,这些对聋生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这种失败的体验是聋生获取真知,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评估和总结时,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肯定学生的热情和所做的工作,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进行实验活动时,如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心中就会获得积极的体验,就会信心倍增,更好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为下一次高质量的实验活动创造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解决的物理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
[2]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
一、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1.1 合作学习中要促进聋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补互助。促进性的互动是指学生相互鼓励和支持彼此为取得良好成绩、完成任务、得到结论等而付出的努力。在课堂上通常表现为:个体相互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帮助;交流所需的信息和材料;提供反馈信息;对彼此的结论进行质疑,等等。为使互动富有成效,一般情况,小组规模不能太大,3—4人为宜。
1.2 合作学习中要给聋生分配适当的,不同的任务。由于聋生在思维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少部分学生是聋生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的观察力比较强,有丰富的想象力;而其他的学生就会相对弱很多。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同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个人任务的明确有利于避免不劳而获的学生的“搭车”行为。同时也是对差生的鼓励,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到自身对于集体的价值。
1.3 合作学习中要不断的培养聋生的社交技能。我一直认为,聋人的社交能力是比较差的。由于聋人和普通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所以,聋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很多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社交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小组合作中,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合作技能经常会造成组内成员交流不畅,造成小组学习的内耗。教师要教会聋生一些基础的社交技能,使他们彼此认可,相互信任,准确交流,实现高质量的合作。
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做些什么
合作学习的基本教学过程可概括为“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分析讨论,演绎归纳——反馈纠正,能力转化”。与一般的教学过程不同的是合作中要将分析讨论的部分突出,安排较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讨论,去体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参与者”和“活动伙伴”等多种角色,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师须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和积极的课堂组织和监控。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例,粗浅的叙述一下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2.1 充分做好合作学习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我教授初中物理杠杆第二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杠杆的情况下,全班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我校高中预科(1)班有十位同学,我根据实验过程的难易把我班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第三组有四位同学。在分组时我在每组中均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到让每一小组的学生都能和睦相处,能够在学习上互帮互助,我把平时关系不太好的谈同学和陈同学安排在不同的学习小组。一般来说,实验研究的时间越短,小组规模应越小。其次,教师在备课时应慎重考虑小组学习的任务,使学习任务能让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在本节课内,我定的学习任务是(1)讨论什么是杠杆的平衡?(2)探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2.2 教师应时刻做好课堂组织监控工作: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做好由集体讲授向小组合作学习的平稳过渡工作。本节课,我先用8—10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力臂的画法。按照所分的三个小组,每一组安排了一个图,要求学生画出杠杆的力臂,同时要明确说明此时每位同学的学习任务: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比较各自所画的图、讨论各自使用画力臂的方法。如果比较后发现有人画错,要集体讨论出错的原因,并总结正确的方法。然后就是用25分钟开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活动,先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实验装置,小组讨论“什么是杠杆的平衡”。小组讨论后学生普遍认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教师应补充说明,让学生回忆“二力平衡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正确答案应该是杠杆只要静止或匀速转动都是平衡状态。通过这样的集体讲授和师生共同讨论,可以平稳的过度到小组实验了。安排三个小组学生按照书本九(上)物理(苏科版)P3活动“11.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中所示的实验步骤,探究F1.F2.L1.L2之间的关系。指导:改变钩码的数目,移动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并将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小组内讨论:对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假想对照你的结论是什么?在学生通过讨论在找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教师不要轻易提示或引导,我始终认为,对于聋生而言,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
2.3 教师做好评估和总结工作:每堂合作学习课内教师都应留下5分钟做好评价和总结工作,因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方法经常会有多种多样,探索结果也是五花八门,让学生尝试各种错误的方法,甚至获得各种荒唐可笑的结论,这些对聋生而言都属于正常现象。这种失败的体验是聋生获取真知,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评估和总结时,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肯定学生的热情和所做的工作,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进行实验活动时,如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心中就会获得积极的体验,就会信心倍增,更好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为下一次高质量的实验活动创造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解决的物理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
[2]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主体教育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