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负担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i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从事物理教学的十几年中,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评价:学物理难,学好物理更是难于上青天。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负担,让他们能轻松学习物理呢?经过这些年对这一问题的不断研究和总结,我初步认为,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负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备课入手,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环节,备中考说明
  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届、每个班的学生基础不同,学习方式不同,这就注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那么教师要想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去了解你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在备好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深入钻研教材,不仅要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牢记于心,还要有多种对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还要花大功夫去备教学环节,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方法,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方法,每个知识点反馈与矫正的设置,都要求老师去精心设计;当然,对于参加中考的物理来说,教师还要认真备好中考说明,对知识点进行分类,不同要求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不同,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推广,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对课堂的结构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讲解浮力一节这一难点内容时,我利用鸡蛋的上浮实验引入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进度,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学习进度和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尽可能地让全部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对于只有个别学生还存在问题的地方,教师可通过课后练习和课余辅导让他们跟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
  再次,教师一定要设计好各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衔接。
  比如我在讲解杠杆一节中,在讲完杠杆的各个名词后,当过渡到难点力臂的画法时,我会先让学生放松休息一下,利用学生的休息时间我在黑板上画出几幅都是由一条线段和一个点组成的图像,然后对学生提出简单问题——寻找最佳路线的问题,也就是让他们讨论如何画出这一点到这一条线段的最短距离,然后由这一活动顺次引出力臂的画法。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力臂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最后,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那些相对而言简单的知识,一定要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积极思考,进而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点和规律。要知道,只有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去得到的结论才能让他们记得更加深刻清楚,教师在旁边只要适时点拨就可以了。
  三、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不给学生留下负担
  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反馈校正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个别知识点产生困惑,而让学生困惑的知识点经过长期的积累,会带给学生越来越多的负担。这不仅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下滑,关键是会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畏难心态,所以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反馈矫正的力度。我认为教师一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反馈矫正的工作: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对各个知识点应该及时地进行反馈和矫正,每个知识点不管是教师引导完成还是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都要及时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反馈矫正,当然这时候的反馈矫正主要以相似题型的反馈校正为主。
  其次,在学完每一章节都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矫正,而反馈的方法最好是采用竞赛式、辩论式、补充式、实验式、实践式等方法。这样也可以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将反馈矫正转变为表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带着自信去完善自我的学业。
  四、多种测评,鼓励为先,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允许学生出错,而在学生出错的时候,教师的评价应该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为主,以鼓励学生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正确的方面,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经过交流合作得到正确答案。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和自信力,减轻了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摄影组、航模组、家电维修组、科技创新组、实践活动组等各个小组,将一部分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弱和理论知识弱但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组合在一起,通过他们的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这样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实践上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潜力。
  总之,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来让学生能够轻松、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物理,让他们能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物理的价值,从而更加坚定他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自信力,让他们能在物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孙德玉《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
  [2]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
  [3]张玉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和谐课堂》
其他文献
早在1921年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一切教育,没有再比幼稚教育更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了。幼稚生是初离母亲的怀抱,父母爱护之忱正是浓厚;加之在家中的时间较多,倘若不和家庭去合作,成效必少,这是幼稚园要借助家庭之处。”另外从“家园沟通”这几字字面理解上来看,把“家”放在首位,从
期刊
一、生物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分类  (一)随机性生物数学模型。随机性生物数学模型是根据生物现象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特定进行建立的。随机性生物数学模型主要是指通过概率论、过程论、数理统计等方法描述和研究出的一些随机现象。但是,根据生物的规律,对于同一事件或者随机事件的多次出现也可以使生物有规律可循。因此,目前对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过程论、概率论、数学统计。这样的研究放大也使得高中生物教学有了理论
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中,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严谨的特点,这样学生动手参加实验的次数和机会多了,学习的效果显著体现,学习的能力显著提高。  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飞跃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谈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托尔斯泰说过的一句话。的确学习任何知识,首先你要对这件事产生兴趣,才能学会、学好。作为教师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他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现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谈谈西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1 上好绪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初中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一门课程,所以上好《
化学是一门自然的基础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化学老师不单要把好启蒙关,更应承担着环保教育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观念,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曾向自然的关系。人类曾向自然恣意地攫取,使得原来美丽的大自然,也在人类的“努力”下变得“面目全非”了,如空气质量变坏;河水污染日益严重等。人类在吃尽了各种苦头后才明白:“我们错了”。因而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适时适度的向学生灌输环保思想,阐明环保
期刊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基本上现在都是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里进行,老师都能够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用课件做出来,并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教学,这比传统的“教师 粉笔 黑板”再加上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好多了。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上课时,一个班的学生比较多,有的班四五十人,还有的计算机课上的是合
一、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课题研究一种在实践中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实小学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培养目标。  1 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的方式。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主要经历以下七个环节,可表示为:提出问题一猜想或假设一制定计划一观察实验制作一搜集整理信息一分析处理信息一表达与交流。  (1)提出科学问题。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题目。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