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创伤骨科病人术后疼痛减轻中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对护理干预在创伤骨科病人术后疼痛减轻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17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4/88),对照组为22.73%(20/88),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创伤骨科;优质护理;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前言:
  创伤性骨折一般都是因为高能量创伤而导致患者受伤,因此很多患者有严重的软组织和神经血管损伤等表现,这一类患者临床上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很多患者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相对缓慢,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以后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1]。因此本文研究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创伤骨科手术治疗当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17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46∶42,患者的年龄为18~75岁,平均(45.05±13.05)岁,骨折到入院时间为1~5h,平均(3.25±1.25)h;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44∶44,患者的年龄为20~74岁,平均(46.12±12.58)岁,骨折到入院时间为1~55h,平均(3.23±1.21)h。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到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创伤性骨折诊断均符合创伤性骨折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X线和CT等影像学诊断依据。③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和患者家属均主观同意参与研究,在《知情同意书》上面签字。排除标准:①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②特别严重的沟通交流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③心脏、肝脏、肾脏等严重病变,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配合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案从如下几点进行。①疼痛护理流程:强化对患者的观察和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患者的疼痛等,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还要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面色情况和心率血压等相关生命体征,还要检查患者的手术切口是否存在红肿和发热症状,以便确定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随时将患者的状况告知主治医师,对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干预。根据患者疼痛的分级来适当的采取镇痛方法。对重度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应用阿片类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②心理护理:注意强化对患者心理的指导,在和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评估患者的心理表现,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告知患者骨折对于患者产生的影响,同时告知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使患者认识到在康复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以便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提高整体治疗的依从性。③强化观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还要重点了解骨折远端的血流状况,了解患者外固定是否有脱落和外固定不牢的情况。重点评估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④疼痛干预:患者可能因骨折、石膏固定等导致疼痛,此时应该协助患者进行石膏的重置。如果患者存在有压迫等相关的不良感受,可能是体位不当而导致的,所以要帮助患者选择良好的体位。
  1.3统计学方法
  以IBMSPSS25.0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4/88),对照组为22.73%(20/88),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很多创伤性骨折的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治疗以后患者会存在严重的疼痛,而且会对患者的活动产生制动,这样就会对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与此同時,家庭和社会压力也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对患者的恢复会产生不利作用[2]。所以临床护理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状况,充分地对患者的生理表现和心理表现加以考虑,选择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本文所应用的护理方案属于新型的优质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对患者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可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所产生的影响,强化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信心和决心,有效护理方案的落实还能帮助患者改善疼痛[3]。
  手术之后产生疼痛,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睡眠,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治疗的改善。为有效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积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进行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观察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得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4/88),对照组为22.73%(20/88);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能够充分说明,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心理和机体方面存在的不良表现,对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是理想的科学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卜占剑,邹勇,丁成艳.基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0,26(17):10-12.
  [2]李玥.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预防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2):1617-1619.
  [3]凌静.创伤性骨折后患者并发急性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32-34.
其他文献
谈到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multiple organ damage,MOD)中的肺损害时,所谓的“窒息”或“围产期窒息”的涵义已经不等同于通常意义下的“窒息”或“缺氧”,而是指缺氧未能有效纠正的结果[1].早年1篇研究窒息后MOD的文献(迄今已被引用275次)认为,此时的窒息诊断至少需满足以下4项标准中的3项:(1)胎儿头皮血气pH<7.20;(2)脐动脉血气pH<7.20;(3)1 min
期刊
目的 调查孕妇通过网络检索妊娠相关信息的情况.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抽取2011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35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孕妇网络检索妊娠相关信息调查问卷,对孕妇的人口学资料及网络检索妊娠相关信息的情况.对人口学资料以及网络检索信息问卷中的选择题得分采用频数和率表示.开放式问题的答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335例孕妇年龄20
家庭访视是促进儿童健康和改进育儿方法的重要举措之一。实行家庭访视20年以来,美国早产(〈37周)的发生率已经增长了20%。本研究分析探讨了家庭访视对早产儿结局的意义。
期刊
目的 探讨产前诊断、用产期管理与早期手术治疗的系统化诊疗模式在胎粪性腹膜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与多家医院产科合作建立了产前诊断、同产期管理与早期手术治疗的系统化诊疗模式。2006年3月15日至2012年8月27日,按此模式进行管理与治疗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共30例。总结这30例患儿的产前诊断与生后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产前诊断:30例胎儿均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与胎粪性腹
期刊
孕妇25岁,妊2产0,因“停经35+2周,咽痛咳嗽4d,腹痛6h”于2013年1月6日入院.孕妇末次月经2012年5月2日,既往定期产前检查7次,血压、胎位均正常,预产期2013年2月9日.孕妇入院前4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咽痛,无头痛头晕,无畏寒发热,未就医,4d来上述症状持续存在,未见加重及缓解.入院前6h无明显诱因自觉阵发性下腹痛,伴腰酸,腹泻2次,稀便,感有发热,体温未测,无阴道见红及流液,
期刊
目的 分析100例确诊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胎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前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方法 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共开展介入性产前诊断5 185例(绒毛活检术604例、羊膜腔穿刺术3 891例、脐静脉穿刺术690例),检出DS胎儿100例.对这100例孕妇的产前筛查孕周、产前诊断指征、产前诊断孕周和超声检查异常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 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检查、妊娠8~12周FPG<7.00 mmol/L、妊娠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1 477例孕妇纳入研究.GDM诊断标准
一、新生儿监护病房内开展肺脏超声检查具有可行性(一)肺脏超声已在儿童和成人急诊重症医学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超声这一传统的诊断技术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开辟了崭新的领域,成为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疾病诊断与鉴别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手段.虽然对肺脏超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1],此后也一直在进行研究和探索,但肺脏超声真正在临床应用还是近10年的事.目前,肺脏超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成人
期刊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价胎儿颈部肿块、对超声检查结果的补充诊断及指导选择子宫外产时处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析2008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的7例胎儿颈部肿块患者.采用MRI检查,分析病变部位的信号、病灶形态、大小、与相邻组织的位置关系等.多学科会诊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及母儿预后,选择适当的终
严仁英教授百岁华诞之际,也意味着以严仁英教授为首创建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25年、《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创刊15年。严仁英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第一届编委会总编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