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大学生“村官”的百万元“鸿运”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5月,丰都县高家镇,五名大学生“村官”笑得灿烂。
  这个团队迎来了创业之路上的新巅峰:他们的鸿运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当月销售额突破了120万元。
  一年前,这个年轻团队还身处绝境。
  一年间,他们沿着三条“高速公路”走向成功。
  
  内部整合之“路”
  
  2009年7月,24岁的杨迎春决定干件大事。
  作为当地首批就任的大学生“村官”,杨迎春已经在高家镇汶溪村当了一年村主任助理。一年里,她发现了当地果蔬产业的潜力:地处丰都至石柱的交通干道,境内分布着数千亩果蔬园,还有一个名存实亡的农业服务公司。
  杨迎春找来同为大学生“村官”的代保金和蒋春霞,镇选派大学生农技员代林娟和马敏,一个创业方案诞生了:利用闲置的农业公司,整合当地资源,打造一个村级果蔬产业实体。
  刚出校门的他们向家里借了点钱,再拼上自己的全部积蓄,凑了两万元。
  创业启动。杨迎春等五人来自五所大学、三个专业——既有农技专业“科班生”,也有市场营销人才,还有两个法学专业毕业生。
  他们首先整合了团队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代保金负责销售,他跟着汶溪村党委书记李文龙,跑遍了湖北利川、湖南怀化以及重庆石柱、黔江等地,考察销售市场和营销模式。
  学农林经济管理的代林娟和农技专业毕业的马敏,成了技术指导和培训联络员。这对姐妹同县上的农技专家建立了联系,请专家来给乡亲们开讲座,她们自己则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学法学的杨迎春思维缜密,她在汶溪村党委书记李文龙的指导下当起了专业合作社的“总管”。也是法学专业毕业的蒋春霞则当杨迎春的助手,任团队的法律顾问。
  他们开始重组闲置的农业公司,将它变成了一个果蔬专业合作社,并命名为“鸿运”。
  但他们的鸿运,并未很快到来。
  
  环境利用之“路”
  
  2009年8月,专业合作社逐渐成型,创业却被两个难题阻挡——首先是没钱了,两万元启动资金即将花光。其次,2007年成立的村农业公司没能给村民们带来任何收益,这导致村民对加入“鸿运”毫无兴趣。
  一没钱,二没人,还创啥业?个子娇小、活蹦乱跳的杨迎春决定“兵分两路”。
  8月的一天上午,丰都县委组织部人事科办公室里,科长夏波正在上班。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小姑娘走了进来——杨迎春将一份《鸿运果蔬专业合作社可行性报告》递给夏波。
  夏波读了报告,眼前一亮。不久,在县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领导小组会议上,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孝卫确定了五个扶持项目。“鸿运”是其中之一。
  一个月后,由县委组织部和县人事、财政、林业、畜牧等部门联合筹资40多万元作为担保金,为“鸿运”申请了八万元小额无息贷款。“鸿运”终于渡过了难关——它完成了注册,并购买了农资和工具。
  同时,杨迎春他们也正“厚着脸皮”发动村民入社。
  年近六旬的村民谭先皇是前农业公司成员之一。杨迎春决定,要让这位坚决不入社的老农回心转意。村党委书记李文龙给予了大力支持,他想出了“迂回战术”——让杨迎春借为谭先皇外孙补课的机会,给孩子买学习用具,并以此和老农“拉关系”;同时,向他普及产业理念。
  杨迎春自己也记不清她有多少次拍着胸脯向老农保证:“入了社,你们只管种地,我们去找销路。”三个月后,老农终于同意了。此时,130多户乡亲也已经加入了“鸿运”。
  
  前瞻拓展之“路”
  
  2009年的最后四个月,农产品市场行情波澜暗涌。五个大学生“村官”将如何弄潮?
  代保金成了“開路先锋”。负责市场调研的他,已经初步掌握了周边区县和附近省份的市场行情,这些第一手资料为团队决策提供了依据。根据这些信息,五个年轻人统计了各种市场指标——同类产品的价格、品质、供需,各地的消费倾向和购买能力……
  课本上枯燥的统计分析和经济理论,现在是他们的金科玉律。繁杂的计算得出了初步市场预测,而预测成了“鸿运”的生产指南。
  按照这个指南,“鸿运”团队指导农户种植“好卖”的蔬菜水果,并将这些产品集中起来,寻找中意的买主。一切都按部就班,其实谁的心里都没“底”。
  “我们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我们相信科学。”代保金说。
  2009年底,“科学”胜利了。“鸿运”农产品销售量突破了5000吨,累计销售收入80万元,其中五万元成了社员的红利,每户有两三千元。
  2011年5月,“鸿运”销售收入增加到120万元。“农户种地,合作社找销路”的承诺也得以兑现——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回头客”逐渐多了起来,这意味着销售网络的稳固和壮大。
  现在,鸿运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迎春和她的同伴,正管理着一个种植面积超过3500亩的综合型农业园区。园区里,龙眼、番茄、莲花白、黄瓜、辣椒、茄子等果蔬长势喜人。
  借助县上的政策支持,他们已获得了超过15万元的创业贷款。
  借助老一辈村干部的人脉和威望,他们的社员数量超过了1300户。
  借助市场调研和预测,他们正在打造一个占地700多平方米的现代农贸市场,届时,它就是“鸿运”产品的销售终端。
其他文献
“郡县治,天下安。”基层干部的工作,是支撑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展示党的形象。  但令人忧虑的是,当前社会对基层干部存在诸多误读、误解,甚至丑化的情况。  “早上是相公,中午是关公,晚上是济公。”  “见问题闭眼,见困难斜眼,见钞票红眼,见礼物花眼,见群众白眼。”  “同僚相见比车子,谈长论短话女子。公款出国做游子,吃喝嫖赌比浪子。出了问题兜圈子,群众质问吹胡子。”  网
冬宝:  读了编辑部转来的你的来信,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父亲的伤心和无奈。作为一位15岁男孩子的母亲,我很能理解你目前的心情。从表面上来看,你谈的是一个家庭的教子话题,实质上却是一个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沉重话题。教育子女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你反映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我相信一定会在家长中引起共鸣。  作为家长,我们在责怪孩子不争气的
不犹豫不后悔    印度一位哲学家,饱读经书,富有才情,很多女生迷恋他。  一天,一女子来敲他的门:“让我做你的妻子吧!”  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却说:“让我考虑考虑!”   他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与不结婚的好坏,分别罗列下来,却发现两种选择好坏均等,为此陷入长期的苦恼中。  最后,他好不容易得出结论:人若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时,应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  于是,哲学家来到女子家中,告诉其
在重庆江津区,有一对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浙江籍老夫妻。老先生魏澹,曾任原江津先锋区副区长(主持工作),1991年从江津林业局调研员岗位离休,今年已79岁;老太太袁静,也已77岁高龄。他们从同窗变成私奔的小情侣,又一起投身革命,共同走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风波,其坎坷曲折却幸福美满的质朴爱情,令人动容。    激情燃烧冲破禁锢私奔革命    魏澹本叫魏吉人,袁静本叫袁雪春。受革命思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城镇化。城镇是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的空间集合,抓住城镇开发就等于抓住了城乡统筹的“牛鼻子”。  今后十几年,是重庆城镇化的高速發展时期,如何利用小城镇开发吸引资本,打造特色强镇,不但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如何才能让资本围着城镇开发转呢?  第一招:科学规划,构建特色城镇。  目前重庆的小城镇建设比较混乱,有的先建设后规划,有的边建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北碚区注重体现实践特征,注重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着眼于实现内容行业化、标准具体化、业绩实效化、机制常态化,使创先争优符合实际需要,化为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效果。    行业化:让每个支部都自觉行动起来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关键是支部要行动。  支部要行动起来,首先要“建家”。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应有健全的党组织。北碚区按照“三缘”党组织设置模式,依托微型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个体私
为了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岩联线举办了“精神不朽,宗旨永恒——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展览。展览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其领导下的地下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群众,组成广泛的抗战和反独裁反内战的统一战线的辉煌历史,其中红岩整风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故事,尤其让参观者感动。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45周岁的生日,办事处的同志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北京。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盛况空前的开幕式,周密细致的比赛安排,热情周到的服务,中国健儿的骄人战绩……这一切,为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最大的一枚“金牌”!在这枚用13亿中国人的热情熔铸而成的沉甸甸的“金牌”里面,凝结着重庆人民的心血、汗水和智慧。为了这枚“金牌”,重庆人民——     ■ 用汗水浇铸奥运场馆    从2005年
我是罗嘉,我是一个摄影记者,我在华龙网。  我的工作是整天和相机、镜头打交道,用每一次闪光,讲述一个个故事,用每一个新闻故事温暖读者的心房,感动所有的感动!  “不管什么采访,我必须亲临现场”  都说“有图有真相”,在我的理解里,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不管什么采访,我必须亲临现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摄影记者10年来,除了安排好的采访,我更喜欢突如其来的新闻,因为在这些突如其来的背后,除了一个个
“监测风云变幻,服务经济建设和人民福祉安康!”2011年11月13日,永川区气象局一楼大厅里的这句标语,在闪光灯下格外醒目。这个原本冷清的部门突然热闹起来,全国各地前来学习的同仁和多家媒体的目光聚焦在一个闪光点上:自然灾害应急联动预警体系的“永川模式”。  “永川模式”的背后,凝结着永川区气象局局长杨智和员工们的心血。    心结    2007年7月18日晚,大安镇花果山村,暴雨倾盆。  “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