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料员到凤凰卫视编审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lx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春节前,凤凰卫视资讯台编辑部的同事们惊诧地看到:Jason端坐于编审位子上。Jason中文名叫刘书恩。曾是凤凰卫视资料室的一名普通资料员。 凤凰卫视的资料室储藏着建台以来的所有素材带、节目播出带等影像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独家的中外影像资料,因此,资料室对公司上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料室有三位员工,据说,Jason资历最老,每个来查资料的同事都希望他值班,因为再难找的资料他都能搞定;但他一直是两个小丫头的属下,有时还会受到些许排斥。而在了解“内幕”之后,人们对Jason的境遇也就不以为怪了。
  Jason“太认真”,为了一个索引关键词就计较半天,这让两个香港MM很吃不消。“太认真”的Jason一定要把每盘带子从头到尾看两遍,每段画面的索引关键词如果用一两个词语还做不到一目了然。他非得另贴条注释。资料带画面最长达两个小时,要概括出关键词,不光需要耐心看完,更得有判断画面使用价值的眼力,如果看走眼,没有在索引中标注出来,出彩的镜头就可能被埋没了。Jason的认真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让同事们受益匪浅。
  2004年9月“别斯兰人质事件”后。特别节日组急需一群或一只和平鸽的画面,“这么多画面,怎么可能……”资料员MM还没说完,Jason已经变戏法似的拿出一盘带子,那几秒但非常纯美的画面让节目增色不少。SARS期问。《宣战SARS》节目邀请了台湾两名立委,为了营造访谈的特殊情境,主编要求在人物出镜前的介绍性短片中配上两人戴口罩的照片,负责找图的助理傻了眼。主编提醒说:问Jason啊!结果,Jason定神想了不过五秒钟就信心十足地钻进资料库里……画面快进,定格,非常好用的照片出来了!
  原来,Jason早就注意到在资料画面里“淘”照片的重要性。平时就特别留意整理了典型人物的特殊画面。因为Jason的“神”,大家都喜欢一边看带子一边和他闲聊几句,慢慢知道了这个没做过新闻的“门外汉”喜欢做新闻,凤凰卫视大大小小的新闻片他都仔细看,还努力了解各节目的风格,总结出这些节目对画面内容和风格的要求;他觉得央视的片子拍得也不错。有时候同样的内容凤凰没人家抓的角度好。他也记下来。
  大家喜欢Jason这个神奇的“活资料夹”,但有时候也有点“讨厌”他像本“意见簿”。Jason对不同节日的编辑或主编都能说出一套有针对性的意见。最近哪个选题有点老套啦。有条新闻出了点纰漏呀,某某受访者的名字可以用化名……听的人不以为然或者挂不住面子了,他还“不识趣”,直到对方终于扭脸不理,他才讪讪走开。“干好自己的活就行了。哪来这么多事啊?”“他的眼睛怎么这么好用,针眼大的窟窿都能瞅见!”一些对Jason的不屑和反感在同事中间流传。其实,Jason也知道同事们对他既爱又恨,“但我就是想说出来,我觉得这些意见和看法对做好节目有好处。”于是,他“恶性”不改。“Jason,你有空跟刘老板(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去聊聊吧。他对你的意见保证有兴趣,也保证能给你满意的答复。”有人终于忍不住“剌”了他一句。
  不久,Jason虽然没去惊动刘老板。却也付诸行动了——上书资讯台高层!洋洋洒洒的“万言书”让领导拍案而起,“资讯台资料室竟有这样的人?!”“万言书”上的具体内容外人不得而知。但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他罗列了几年来凤凰卫视新闻标题中出现的错别字,主播读错的字,与新闻内容配合不紧密的画面等等,还对节目制作提出了诸多中肯的意见。
  于是,Jason很快就被领导们迫不及待地推上了编审的位子。编审是凤凰编辑部的“香饽饽”,他们不会像主编那样每天为了新闻直播绷紧弦跑断腿;编审负责所有的新闻片,大到政治方向,小到错别字,都要经过他们的法眼。但他们对节目的任何过错几乎不承担直接责任。有主编顶着呢。在Jason之前,凤凰卫视有两个编审。男编审是被吴小莉尊称为“老师”的业内老前辈;女编审是出身媒体人世家并叱咤香港媒体的强人。
  无论是背景还是从业经历,ja-son和他们相比都有天壤之别,但Jason就是坐上了令多少人垂涎的“逍遥椅”。当然,考虑到Jason资历尚浅,他一般被安排在周末或者新闻不拥挤的时间段值班。但无论如何,从资料员到知名媒体的编审,Jason确实是创下了记录,并成为凤凰卫视内部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
  大家惊讶于高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非常之举,开始对Jason另眼相看,更对“Jason事件”有了诸多反思和感叹,“把工作做到极致,机会自然来!”“别小瞧自己,只要努力去做,什么好事都有可能发生!”“让领导看到你做的事看到你的努力,这很重要!”
  
  编 辑 胡莉莉
其他文献
一次难得的机会,终于让我有幸去领略枫叶之国加拿大的美丽风光。早就听说过“一城、一瀑、一湖、一公园”,具体说就是魁北克古城,尼亚加拉大瀑布,千岛湖还有我神往已久的班芙国家公园。据说这是每位访问加拿大游客的必到之处,和中国“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思颇为相似。  “欢迎到班芙”,公园导游皮特森热情地把我们接上吉普车,说道,“来吧,你的心将会接受一次自然的洗礼。”果然如他所言,走进班芙。就仿佛融入了仙境。巍
卢塞恩处在瑞士的中部,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因毗邻卢塞恩湖而得名。该城背山依水,湖光山色,环境非常优美。前不久,在城中的五谷广场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只野鸭在花坛边搭了一个窝,并孵出了一只小野鸭。这本来是一件喜事。起初,卢塞恩的居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自《卢塞恩报》报道了这件事后,有许多居民在网上表示祝贺,市长甚至还亲自前往探视。  如果那只小野鸭出壳后,茁壮成长,然后随鸭妈妈飞回卢塞恩湖,也许这个新
当电梯的门一开,大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涌入,而一位40多岁的教师最后才进去。在电梯内,教师为他们报出的楼层一一按电钮,居然没有人说一声谢谢;服务人员为每人端来一杯水,并摆放一些水果招待他们,但这些大学却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服务;面试结束时,没有一个人将自己喝过的一次性水带走或放进附近的垃圾桶内,更没有清理桌面上的杂物,甚至还有两个人将桌面上的水果带走,场面令人难堪、不悦……  据报载,这是某职业大学计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请你回想:  每当你察觉到和对方有不一致的认知立场时,你心里对自己说什么话?是“这家伙有毛病”,还是“我想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是“我早就知道他就是这种人”,还是“我的立场或我们的关系有没有可能让我有不能了解他的地方”?  是“只要讲清楚,他就会知道真理是站在我这一方的”,还是“他的不认同也许是来自我的某些偏颇固执”?  是“谁有那个时间听他讲那些
不久前,震惊学术界的一大新闻,触动了我,使我心中颇为苦涩,倍感珍惜的重要。人民大学的教授、博导余虹,2007年12月5日,十楼跳下当场离世。得知这一消息,我通宵未眠,为极为博学、善良正直的余虹教授过早的离去深表惋惜。他的走,是他的失误,更是学术界的损失、社会的损失!  如今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分子究竟应该秉持怎样的心态工作、生活,这可能就是当今知识分子最需要考量的问题。无论怎样,我极不赞
我一直认为,玄奘就是知可为而为之的典型。  西去天竺(今印度)何止万里。单人独骑是不是一时冲动?不是。玄奘自幼出家,成年后的玄奘贯通众多佛经,造诣日深。声名日隆,更具大师风范。对佛学痴迷的他,同时也发现,由于翻译有误,造成很多地方对佛经的理解不一样,而要统一佛教教义,就必须到佛教圣地天竺去寻求真经。于是,玄奘立下西行天竺求法的决心。公元627年秋,玄奘从唐朝都城长安出发。西行万里,虽然充满着艰险,
当下与别处隔着一条现实的河流    法国作家布落瓦在小说《不愉快的故事》中描述了小城市中的这样一群人。他们相约着一起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到别处过一种新的生活。主意决定后,他们分工,收集了大量的列车时刻表、行李箱、地球仪、地图和旅行所需要的用具。可悲的是,他们活了一辈子,老了,死了,也没能够走出自己生活的城市。原因在于,他们无休止地拖延、争论和推迟。  他们只活在自己肥皂泡一样的梦想中,也就是他们并
余光中是著名学者与作家。许多名篇在大学校园内外广为传诵。然而,余光中的睿智不光表现在他的书面语言之中。口头语言同样出众。他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展示了自己的多种才华。    善待母语    “中华文化是一个圆,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母语就是这个团的半径,半径有多大圆就有多大。在英语逐渐强势的今天,我们更应善待母语。”  2007年7月香港会展中心,著名学者、诗人余光中作了题为《如何善待母语》
作为护士、妻子、母亲的多丽丝·杨,今年53岁,弗吉尼亚州人,经常助人为乐,她曾说,我周一至周五在医院工作,周末去成人大学学习或去儿子的足球队看球赛或者在家做饭,我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幸福了,我就是幸福的。但是,过了几十年的“奉献”生活之后,她感到了心灰意冷,“我需要休假一个月,我懒得起床和打扫卫生”,至此,这个自诩的“女强人”已是强弩之末,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像她一样,现在正处于高风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只生性残暴的猎豹与一群温顺的羊放在一起,然后从中间用铁丝网隔开。最初,猎豹为了捕获铁丝网那边的羊,一次次不断冲撞将它与羊隔开的铁丝网,企图突破铁丝网捕获到铁丝网那边的肥肥的山羊,而那张结实的网却让它的一次次冲击变成了徒劳,几经努力,它始终无法突破。试验人员每天都在它的笼子里放些活鸡,让它捕食,它每天都不缺少食物,但它还是想到突破那道网去对面捕食那对它来说可望不可及的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