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rtless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
  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有不断地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以身立教
  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行为、生活、衣着、态度、思想和作风,感染学生。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具体应做到:
  1.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2.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3.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4.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5.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6.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二、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具体要做到:
  1.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2.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
  3.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
  4.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5.要努力改进教学的方法;
  6.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7.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正确运用教材渗透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我在教授中长跑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又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炼意志品质。
  四、合理评价中进行渗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而且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觀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师,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实践为途径,研究为手段,过程体验为重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目的。它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探究式教学 探究精神 教学情境  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使用的教材为探究的主要内容,参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上。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注重学科本身,通过学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提高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初级阶段 兴趣培养  从我2002年9月跨上小学英语讲台,学英语的见了我“G ood moring”;没学的老远跑过来,只为说一句“英语老师好”。随着年轮的转动,抑或是我对他们的麻木,或是他们
摘 要: 体育特长生在每所学校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对他们的教育效果如何,反映出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结合体育特长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体育特长生,在教学和训练中循循善诱,言传身教,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教育因素进行合力教育。  关键词: 高中体育特长生 德育管理 问题 方法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
批改作业是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由于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一般有口头作业(朗读、背诵和听力)和书面作业(抄写、习题和作文)两种方式。作为英语教师,我时常为批改作业而心烦,一是作业天天有,天天改,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再加上辅导学生,补习学困生,平时小测验、备课……忙得团团转。二是
有人曾说:“注重听说训练会影响笔试成绩。”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因此我们应该走出为应试教育而做出的注重读写而忽视听说训练的误区,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也就是发挥它的交际功能。  听说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语言环境,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采用多种多样、新颖的教学媒体手段
摘 要: 基础田径近年来在高校体育中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这其中有田径项目自身的原因,也有学生和教学方面的因素,只有通过课改,构建新的田径课程体系,“以人为本”,摒弃以往旧的传统,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才能为田径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高校田径教学 主要问题 改革方法  田径被认为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田径以其特有的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优势确定了在体育课教学中的
摘 要: 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的未来花朵,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及我国人才质量的总体水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体制健康水平,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也是提高我国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现在青少年体制健康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青少年 体制健康水平 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