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440C不锈钢QPQ盐浴复合表面处理及其耐磨性研究

来源 :热加工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17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AISI440C不锈钢采用QPQ盐浴复合处理.采用SEM、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对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截面形貌和摩擦磨损等性能进行研究.选取4个影响QPQ试样表面性能的工艺参数(共渗温度、共渗时间、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分别以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量为考核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各工艺参数对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优化工艺处理过的QPQ试样和盐浴氮碳共渗试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获得最小磨损量的最佳工艺参数是620℃共渗1.5h,380℃氧化40 min,最小磨损量为1.25 mg,是共渗试样的66.9%;获得最小平均摩擦因数的最佳工艺路线是580℃共渗2.5h,300℃氧化40 min,最小摩擦因数为0.2359,是共渗试样的70.0%.
其他文献
制备了不同Y含量的AlSi6Cu3Mg合金.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Y含量对AlSi6Cu3M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未添加Y的铸态AlSi6Cu3Mg合金抗拉强度略高于添加Y元素的.适量添加Y可使AlSi6Cu3Mg合金组织得到细化,Y含量为0.2wt%时,细化效果最好,此时铸态AlSi6Cu3Mg合金的强度达到最大值.在250℃下,添加Y的AlSi6Cu3Mg合金抗拉强度均高于未添加Y元素的.随着Y含量的增加,AlSi6Cu3Mg合金的抗拉强度先增加后降
对风电轴承润滑脂和轴承的磨损进行了分析,并监测了某风场主轴轴承、变桨轴承和偏航轴承所用润滑脂的宽温度范围滴点、铁磁性颗粒浓度、Fe含量、Cu含量、机械杂质.结果表明:部分风机主轴轴承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发生大幅降低,最高降低73℃,建议对滴点降低超过30℃的主轴轴承润滑脂进行更换.同时,该风场部分风机的变桨轴承和偏航轴承润滑脂中存在大量的机械杂质,杂质尺寸主要集中在10~75 μm,杂质主要来源于轴承的磨损,主要成分为Fe.表明部分风机变桨轴承和偏航轴承发生了较严重的磨损,应密切关注风机的运行状况,并对磨
采用多道次热拉拔工艺制备出了直径0.3 mm的Mg-xZn (x=3、4、5、6wt%)合金丝材.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室温拉伸分析了丝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 表明,Mg-5Zn合金丝材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15 MPa、235MPa和13%.随着Zn含量的增加,丝材的晶粒尺寸逐渐变小且析出相增多;降低晶粒尺寸并控制析出物的尺寸和分布的均匀程度能显著提高丝材的强度.
应用ProCAST软件对QT500-7球墨铸铁阀盖精密铸造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在充型、凝固以及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固相率、缩孔和缩松的变化.本文通过顺序凝固原则进行铸造工艺设计,采用顶注式浇注系统,采用内浇道直接补缩铸件厚大部位,浇注温度为1380℃.在此条件下,铸件快速平稳地充满型腔,未产生溅射、卷气、夹杂;铸件缩松缩孔缺陷得到改善,工艺出品率为78%.
激光熔覆技术可在廉价金属基材上制备出高性能的合金表面而不影响基体的性质,可节约贵重稀有金属材料降低成本,但激光熔覆处理时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度等工艺参数都影响激光熔覆后的最终效果.选择合金钢12CrNi3A板材进行表面高速钢W6Mo5Cr4V2粉末熔覆,选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各工艺参数对熔覆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送粉速度对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起决定性作用,激光功率是次要因素,扫描速度影响力最差;激光功率对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起决定性作用,扫描速度是次要因素,而送粉速度影响力最差.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 Zr48Cu36Ag8Al8非晶合金的等温晶化行为,利用类JMA方程分析其等温晶化动力学.对该合金进行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在等温晶化过程中,形核激活能为319~354kJ/mol,生长激活能为210~215kJ/mol.随着等温温度升高,两者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晶化产物随着时间的延长,由Al2Zr、Al3Zr4、CuZr及Cu10Zr7晶体相向AlAg3、AlZr2、ZrAg及Cu51Zr14转变,晶化产物的生长方式为三维界面扩散控制.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0CrNiMoA钢表面制备铁基合金熔覆层.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熔覆层的硬度;利用万能力学实验机进行拉伸实验,测试了熔覆层的力学性能;利用SEM观察熔覆层表面及断口的显微组织.结果 表明:激光熔覆铁基合金组织表面平整光滑、无气孔、无裂纹,具有金属光泽,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表层到底部的显微组织依次为等轴晶、树枝晶和柱状晶,激光熔覆层的整体硬度均高于基体.熔覆层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分别为990MPa、693MPa、18.2%,断口呈现大量韧窝,实现了强度和塑性的同步增强.
采用Jmat-Pro热力学相图计算软件对A1-Zn-Mg-Cu系铝合金的凝固过程及其结晶相形成规律进行了模拟.结果 表明,A1-7.0Zn-2.3Mg-1.8Cu合金非平衡凝固过程中先后形成了Al3Zr、α(Al)、Al3Fe、Mg2Si、MgZn2和A17Cu2Fe相.不同合金中的η (MgZn2)、T(A1ZnMgCu)和S(Al2CuMg)相的结晶温度区间分别为473.5~476℃、465~482℃和475~479℃.η(MgZn2)、T(AlZnMgCu)相的形成依赖于Zr/Mg比,且随着Cu含量
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型工艺制备了30CrMnSi合金试样,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采用洛氏硬度计、材料试验机等仪器进行了性能测试,采用SEM扫描电镜分析了试样断口形貌,研究了粉末层厚对SLM成型试样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激光功率为270 W,扫描间隔为0.16 mm,扫描速度为900 mm/s,层厚在0.01~0.03 mm范围内变化时,30CrMnSi合金钢SLM试样内部组织为片状马氏体,并且由于Cr元素的存在,试样内部存在一部分FeCr相组织,马氏体组织随着层
针对高磷铸铁件生产时出现的缩孔缩松、石墨粗大等缺陷,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从炉料、成分设计、温度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工艺改进.通过工艺改进最终解决了铸件的缺陷,生产出了满足技术要求的高品质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