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ar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做到优化导入,新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讲解、演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练习、评价,给予学生成就感;优化操作、实践,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主动性 求知欲 成就感 创造力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四个必修内容领域之一,是由国家规定、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的课程。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是每一位心智正常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鉴于此,我就多年来从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谈自己的看法。
  
  一、优化导入、新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导入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要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学习一开始就要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如果你问学生:“你喜欢上计算机课吗?”学生个个都会很快地回答“喜欢!”学生的这种回答说明学生对计算机新奇而独特的优越性的喜爱,对计算机有着强烈的好奇,也证明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导课方案。上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我的“成品”,然后边演示边讲授做“成品”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这样,课伊始,趣已生。在教学实践中开门见山导入、竞赛导入、故事导入等都各具特色。不但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因素,更注意引导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探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优化讲解、演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计算机教学,以其形、声、光、色等特点,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但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只是被电脑的奇妙所吸引。我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让学生愉快学习,乐于思考。学生一看见电脑就有兴趣,想动手的意识非常强烈。教师既要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又要恰当地进行指导、讲解、演示,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演示的课件,都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的。课上,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学生只能用视觉、听觉,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教室里鸦雀无声,竟没有一个人不是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器屏幕的。这时学生求知欲望非常强,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想学会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这种教学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三、优化练习、评价,给予学生成就感
  
  课堂练习和教师、学生的评价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反馈信息、显示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优化课堂练习和评价是培养和珍惜学生学生兴趣的重要动因,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的环节。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大胆交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实现师生互动,大家共同探究,讨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练习,能使新旧知识沟通,消除疲劳,拓宽学生思维,牢固掌握新授知识。为此,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特点及儿童年龄特征优化课堂练习,注意设计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学科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当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练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后,一种成功后的快慰、收获后的喜悦便油然而生。
  
  四、优化操作、实践,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特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上机操作来实现。除了在校课堂学习以外,还要在家中练习提高。现在,有电脑的家庭很多,学生在家中操作电脑已很普遍,这是学校教学的最好延伸。在学校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引导和激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不强调统一;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建立信息科技小组,开展各种信息收集、交流活动,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又能培养、锻炼、成就一大批学生,为他们的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具有广泛吸引力的课程。而小学生普遍存在着新奇、刺激的心理追求,他们会专注、投入地学习信息技术,但容易失之偏颇。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达到最优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到感觉,寻找到乐趣,完成知识的积淀和人格的升华。
其他文献
数学思维科学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外部数学材料的接受、分析、选择和整合的过程。如果把人脑比作一个加工厂,那么,数学材料就是原料,学习的结果就是产品,而影
摘要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惩戒教育是必要的,但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好“度”。教育惩戒应体现现代法治精神,教育者不要把惩戒当作体罚,要让受惩戒者感受到教育惩戒中蕴涵的平等、尊重和爱。  关键词 教育 惩戒 品德 尊重 爱 沟通    时下,在教育界“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提倡“激励教育”的呼声很高。在这种背景下,“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生人格尊严”就成了学生的防护墙。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弊的。因为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文称Machatronics,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逐渐成熟,机电一体化得到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机电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有很多方式,其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小组讨论是一种好方法,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动口、动脑机会增多,每一位同学都有充
随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推广应用,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发现,探究性地解决学
微波炉因其加热速度快、无油烟等特点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微波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福音,本文宜从专利角度带领读者探索微波炉的发展历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应如何营造一
国家教育部提出了要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转型期,即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数学教学有必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运用技能,信息技术恰恰能起到这样一座桥梁的作用。  1 变革传统教学方式,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
电气工程在当前的情况下来说,是一种现代化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学科,它的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电气工程理论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电气工程的发展也日益加
《数学课程标准》提到要发展学生的数感,即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