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un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运用,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本,在教学领域中引用信息技术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多义性等特征,运用多媒体方式贯穿语文教学课堂,已经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语文教师应该明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和劣势,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37-02
  我国最初的语文教育方式只有书面图像和文字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对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互联网的丰富和多趣,使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能够更全面详细地被学生理解和吸收,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但多媒体教学方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应用过程中,要避免走入误区,老师要学习并驾驭多媒体技术,让现代文明成果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内含及意义
  多媒体的英文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包含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载体。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电脑把这些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特指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应首当其冲,迎合科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语文教学。
  二、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1、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内容过于死板,死记硬背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多媒体教学方式改善了语文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制作符合课程的视频文件,根据教学的需要来传授教学知识。课件制作、设计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前提,语文教师要具备现代的媒体技术理念、精湛完备的媒体设计与操作技能,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会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变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2]。
  2、丰富课堂容量,开拓知识视域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书写板书,便于学生做好笔记,这不仅浪费时间,还让课堂显得枯燥无味。教师虽然也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但容量有限。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备课时制作好大容量符合课程规定的课件,课堂上可以迅速、生动地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还可以通过引用时下热门话题、图片、视频等进行大量课外知识链接,丰富课堂内容,开拓知识视域。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有限,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认知,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把教科书中的内容设计成包含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教材,化靜态为动态,使语文课堂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不仅使学生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地学到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语文教学尤其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语文教材中拥有许多文字优美的篇章,无论是现代散文还是古代诗歌,文字都跃出纸面,带我们再次观那萧瑟繁荣,体会作者思绪万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插入相关的优美图片,动听的音乐,创设更加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体味作品中的意境,把握文章的基本内涵,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对学生日后独立创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误区
  视听不能代替朗读。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文辞赋、经典美文,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运用多媒体的语文课堂中,不能一味地用视听代替朗读,如果用具体的画面去代替语言的朦胧模糊之美,会破坏作者创设的美好意境,难以领会到文章的神韵。
  过份依赖多媒体会适得其反。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中,如果教师的精力集中在鼠标操作上,课堂上充满图片、音乐、动画,大屏幕成为教学的主角,会减少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不仅会造成视觉、听觉的疲劳,学生的思维也只会围着教师所设计的程序走,削弱了学生的独自感悟能力、想象力,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会适得其反,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多媒体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言传身教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教师要适时、适量、适当地灵活运用多媒体这种辅助工具,提高对多媒体课堂的驾驭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有利有弊,我们应采取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多媒体技术为辅的教育方式,科学地把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彬.《大众传播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6月1版,第170页
  [2]梅全雄.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新媒体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2):11-14
  [3]顾明远.教育技术和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9(11):12-14
其他文献
【摘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如果早期的分离焦虑比较严重,就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二十世纪90年代脑科学研究成果也表明,0—3岁婴幼儿阶段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早期教育的发展、科学育儿的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的:“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38-02  小学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形成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如何让学生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习了11版数学课标后,感触颇深,决定利用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概念教学,下面结合"倒数的认识"这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快乐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快乐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创设出轻松愉悦的情境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形成价值观、态度与情感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本文就对快乐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
【摘要】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背景下,后勤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目前后勤管理中存在着公平感建立问题,笔者在后勤管理中引入了公平理论的思想,从加强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确定良好的评价团队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公平理论 后勤管理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主要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困境:初高中的衔接出现短板,学生学习技巧不得要领,教学角色地位不够平等,教学之中忽略情感教育。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强化学法指导,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革课堂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渗透情感教育,深化学生思想引导启迪。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困境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