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来源 :当代县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的松潘实践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潘县川主寺镇紧扣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推行党建引领、依法治村、民主管村、文化兴村等举措,努力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其成果全民共享。
  乡村治理核心——党建引领。通过实施书记提能、双向培养、乡贤回乡、村官提质四项计划,建强“主核心”,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通过加强党员培训教育,实行党员“三分类三升级”转化提升,建强“主力军”,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间的优秀人才,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建强“后备军”,培养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能手。
  2017年,在推进松潘县川主寺镇漳腊老街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松潘县采取“政府引导、支部主导、群众参与、无偿征拆”的民生项目参与共建模式,实现120余户“零赔偿”自愿自行征地拆迁,征拆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征拆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征拆过程中无一起矛盾纠纷、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在此基础之上,2018年全镇各村全面推行村级项目建设“零赔偿”制度。2019年,通过打造八十沟贝母养殖基地、集体经济八十沟村综合服务站等,成功将八十沟村两委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点、分类提升先进村,顺利迎接中央、省、州、县的各项党建督查工作10余次,成为全县支部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的学习模范。
  乡村治理基础——依法治村。结合农民夜校、村干部培训、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寺院“七进”宣讲等活动,提升干部群众法律意识;通过设立镇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和村级法律便民服务点,实施便民服务工程,提高基层法律服务能力;坚持严格用法执法,扫黑除恶治乱取得实效。2017年,通过依法开展国有土地专项清理工作,清理回收集体土地123亩,有效恢复了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牧草地,保护了村集体资源和生态环境,旅游市场得到有效整顿和提升,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拥护。
  乡村治理主体——民主管村。重点围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三资管理、教育奖励、德行教化等内容完成17个村(社)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切实理顺了村级治理主体;利用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激励创先争优等方式,激活社会组织力量协同基层党组织开展乡村共治;健全街长户长网格管理组织,搭建起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平台。
  传子沟村党支部于2008年推行“星级评定工作法”,将该村的重点工作纳入星级评定范围,现已成为具体的村规民约。同时,该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决实行“一定两议三监督”、三务公开等制度,有效促进了村级治理,成为乡村治理示范点。漳腊片区老年协会,以“支部+协会”为突破口,打破了漳腊片区四村一社的民族、地域、户与户、村与村的行政区划界限,和谐了村村关系。在开展违章店招店牌专项整治工作中,当地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自愿无偿拆除的方式,拆除“違章店招店牌”856个,在店招店牌设计过程中,畅通网络平台和群众现场听证两种渠道,群众积极建言献策。
  乡村治理关键——文化兴村。推进“孝善和诚俭美”传统美德传扬活动,吸收藏民族传统村落邻里互助、家风家规、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通过挖掘、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滋养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得到极大提升。
  2017年,成功创建2个省级“四好村”、10个州级“四好村”;成功举办庆祝建军90周年文艺演出暨“孝、善、和、诚、俭、美”模范表彰活动,选树表彰各类模范24名,弘扬了社会正能量。2018年,成功创建2个省级“四好村”、1个州级“四好村”;通过打造6个“孝善和诚俭美”主题文化广场,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

一核三治

构建乡村善治新体系


  以农村党建为核心,以“三治”联动为主线,加快构建“党建引领、法治为本、自治为基、德治为先”的“一核三治”现代乡村善治新体系,为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增强乡村善治的组织引领力。紧扣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抓牢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实行乡村振兴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深入推进强乡兴村“四大行动”,着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来源渠道,保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向上晋升渠道的畅通。实施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整体队伍的行动,整训后进、带训中间、提升先进,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力量建设,着力培养真心实意爱国家、跟党走、能干事的基层干部队伍和骨干群众力量。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侵害农牧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坚持法治为本,全面推动乡村依法治理建设进程。紧扣“依法治县”建设,高举法治旗帜,树牢依法治理理念,持续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真正把人民调解组织、乡村法律服务、寺庙管理等嵌入乡村治理体系。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地位,深入实施“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境外渗透活动。加大农村寺庙普法力度,增强广大农牧民、僧尼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信仰入脑入心。深化“以戒管僧”工作,持续推动重点寺庙的集中整治,稳步提升寺庙治理能力水平。
  坚持自治为基,全面提升基层民主管理能力和水平。紧扣“村民自治”“民主管村”建设,深化村民议事、“一事一议”实践,不断巩固提升村民的自治基础和民主管村的能力。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网络信息工具,逐步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加快推进村规民约全覆盖,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的形成。加强群众自治组织的领导,以党组织引领发展红白喜事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有益组织,规范管理农村公益慈善类、农村服务类社会组织。
  坚持德治为先,全面构建乡村社会新型道德规范。紧扣“以德为先、文化为魂”要求,促进乡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深入发掘和弘扬传统“乡贤文化”中的积极思想内涵,培养农牧民群众良好品德。持续开展树新风活动,持续深化“地区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加大道德模范典型事迹宣传力度,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建好用好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牧民夜校、农家书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管理,有计划、分层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五个认同”。构建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体系,加大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一批反映时代主题、讴歌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开办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广播电视节目,不断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已进入全民皆商的时代,对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而言,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需要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消费者为核心,构建基于资源的竞
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在科学的社会责任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新的管理模式。它是企业以自身行为应对社会责任的价值追求为动力,以充分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为内容,通过激发利
目前新增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大规模开展,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进一步改善,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快速增长。新增城农网工程普遍存在时间紧、项目多、资金大、典设标准高,
期刊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基因片段重组载体在pET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分别将构建好的含有HCVC、NS3、NS5片段基因的pET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
在假冒伪劣盛行的环境下,消费者就不得不多几分疑心。当企业花高价聘请知识员工的时候,也必须警惕"李鬼"。
A公司是笔者咨询客户中的一家科技型民营企业,经营一种节能环保电机,有涉及煤矿、电动车、机床、石油四个领域的系列产品。近两年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员工人数增加,老总越来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