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保险实务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32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对于高职金融保险类专业来说,开展实训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途径。本文从保险业务及核保核赔工作岗位及工作过程的分析作为出发点,通过分解工作过程、分析每一步骤所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力求设计出模拟工作过程的保险实训课程,使保险实训课程内容与各工作岗位得以衔接,实现学生通过实训就能具备工作岗位所需能力的目标,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关键词:高职教育;保险实训;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1-0103-02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课程改革必要性分析
  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跨入新的发展层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某种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必需与够用、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业、专门人才。那么职业院校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高水准、高要求的技能型教学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有效途径,实现专业体系、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升级,定期根据市场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显然实现这一远大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保险实务专业作为一门需要海量、专业、特殊的行业知识与要求的专业,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保险行业可以接纳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包括营销岗、查勘定损岗、讲师岗、组训岗、出单岗、复核岗、客服岗等内勤岗位,不管哪个岗位都要求毕业生具备保险专业知识、相关行业专业知识和必备的技能,如果学生只是简单的、平面地记忆了汽车构造,而到了实务操作环节——交通事故后确定损失,需要做出合理的修理方案,那纸上的图就不够用,所以課堂上必须模拟一个事故现场,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一下查勘的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到要做好这份工作的要点、难点,从而更加注意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由此可见,保险专业人才要符合公司需求,实训课程少不了,而且实训课程必须保证做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是像理论课程一样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达不到实训课程的目的,学生仍然学不会动手操作。
  二、保险实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1.保险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根本来确定相应岗位职业标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深度融入行业基层,对人才培养的就业方向做出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安排人才培养的细节问题,比如课程安排、实践教学占比等,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准,促进和优化学院毕业生就业。当今社会,区域经济特色鲜明,行业高速发展、企业动态瞬息万变,相应的企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产生变化,也就意味着,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角度、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行业对企业的需求自然而然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必须随时注意市场需求动态来进行工作的调整,需求动、培养计划也要跟着动,如此才能确保学生深得企业喜爱,使其毕业就能上手工作,以缩短适应岗位之间的磨合期,为用人单位提高用人效率。
  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实务专业教学团队对湖南区域经济和金融行业企业发展进行多次调研,并派出教师到保险公司关键岗位挂职,多渠道把脉其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之后邀请保险业务专家对保险实务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进行分解,包括每一岗位必须完成的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必备的职业能力等,提炼出保险公司各岗位所要求的基本道德水准、职业素养、业务能力、行为规范、基本业务流程、基本操作任务等要求。
  2.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以岗位职业标准为核心,设置实训课程体系。实训课程必须依据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来设定,保险职业学院以保险营销、查勘定损、讲师组训和业务管理岗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在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上得到系统的培养,实现学生向准职业人的转变。实训课程具体改革措施从单个层次入手:(1)保险专业基础能力的训练。按照需求,保险基础课程内嵌实训环节,为开设实训课程打好基础,基础课程主要有:保险学概论、风险管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营销、保险经济学、再保险,在讲授理论知识后,教师组织将学生分组进行实训练习,比如:完成对个人、家庭、企业的风险管理安排,为客户进行保险利益演示等。(2)保险专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学院在最后一学年通过技能强化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系统地梳理所需掌握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项目包括风险评估报告、填写投保单证并完成业务系统录入、模拟投保流程、分角色扮演、产说会、晨会、再保险安排、客户服务等。(3)保险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学院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签订顶岗实训协议,为学生找到真刀真枪操练的平台——校外顶岗实习来提升岗位综合能力,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学会磨平个性,融入职场,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将通过前两个层次掌握的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成为实习岗位的熟练工,为自己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大部分学生通过这一层次,成熟了心智,提高了抗压能力,自己摸索出了很多窍门,也发现了很多实操环节的漏洞,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同样的错漏,表现出色,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3.保险实务黄钻实训课程考核以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为重心,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1)形式多样化。保险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笔试不足以对学生做出全面、系统、科学的考核,除继续做好传统的笔试(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还大胆地采用成果性考核(调研报告、读书报告、课程设计与课程论文等)、项目考核(实际操作、情景描述等)、计算机及网上考核、自我评定与小组评定考核(学生笔记、学生学习总结、小组协作与配合意识、团队贡献等)、公司参与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特别提倡两种或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来全面评价学生。(2)考核内容科学化。考核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动手操作的考核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考核方案。在实训项目中有业务软件操作考核,以投保为例,学生需要仔细阅读背景资料,将保险要素一一确定,之后登录业务软件,完成录入。教师全程观摩,以进行过程考核。(3)考核时间全程化。根据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考核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地确定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比例。平时考核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考勤、回答问题与讨论、作业和实践操作技能情况等,期末考核侧重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几年的改革,学院的毕业生达到100%就业,工作岗位涵盖了保险公司业务、管理层,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学院赢得了行业认可和美誉,使得若干行业内公司与学院采取订单班形式合作,从招生开始宣传,录取后按照公司预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开设课程,当然是实训课程尤为重要,只有做好实训课程体系,才能保证达到公司预期,将订单班继续开展下去。   三、結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步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2013年起,保险实务专业与深圳科技公司合作设计高仿真保险业务软件,组织专业老师出题库,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抽查,并于2014年12月成功邀请20所院校的60名选手主办了首届“全国职业院校保险综合业务技能大赛”,以激励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技能。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保险职业学院保险实务专业的实训课程改革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周建松,郭福春.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市场调研报告[J].浙江金融,2008,(03):17-18.
  [3]李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7):165-167.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s to train with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high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financial insurance major,the practice is a good way to achieve such a goal.In this paper,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insurance business and underwriting jobs and working process as a starting poi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each step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on this basis to design a training course simul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of the insurance,the insurance training course content and each job can be connected,implementation students through the training can have the job required ability,in order to truly reflect the employment oriented principl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surance training;employment orientation
其他文献
摘要:项目以“互联网 ”为平台,创业扶贫为载体,在高校“三全”育人、促进师生成长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建设与企业创建“万讯七子”镇安致富中心电商扶贫购物平台,并在镇安村设立电商平台线下致富中心超市,依托学校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推进项目。  关键词:电商扶贫;政校行企;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245-0
摘要:优良的班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班级班风建设分析入手,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重点围绕班级班风建设、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工作,进一步做好学生班风建设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三抓两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09-02  树立优良的班风,有助于弘扬正气,有助于在班级中形成正能
摘要:推进转型发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改革,充分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难点之一。本文以肇庆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例,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理念提出,到制订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最后建立长期有效的保障体系,等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 ”时代,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国家的战略决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和成效,不仅关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关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音乐传播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主要包括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打造跨学科教学团队等方法。  关键词:
摘要:“互联网 ”公共政策听证教学模式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以公共政策听证网站为平台,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时同步传播,实现了公共政策听证的公正、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原则。在模拟听证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证角色模拟,进一步把听证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课堂与社会”无缝对接。  关键词:互联网 ;公共政策听证;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日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日剧的传入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字幕的翻译也为人们了解日本打开了一扇窗户,因此有必要研究翻译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有效性。在多种语言的生态竞争中,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可以较好地传达源语信息,同时也可以较好地保持目的语的语言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归化翻译;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近年“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中心”等的出现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在校生并不能熟练地掌握运用审计知识,课堂与实务差距拉大。因此,创新审计教学方法是当前审计教学研究的新方向。  关键词:应用型;审计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3-0055-02  一、审计教学背景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
摘要:思政课采用讨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凸显互动参与,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路径为前期准备阶段:研读教材、划分问题类别;共同规划、设计问题群;灵活选择,匹配模式;提前分组,明确程序。中期课堂实施阶段为:梳理知识,做好铺垫;展示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提升。课后总结与反思阶段为:学生提交总结分析报告;
摘要:SPOC在MOOC之后,成了一种适应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作者设计了混合学习模式的计算机类课程改革模式框架,从课程选取与课程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角度,对具体的计算机类课程进行了实践性的SPOC混合教学改革实践。实践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框架能够指导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所进行的教学实践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改革;SPOC;混合教学;计算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新媒体全面渗入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为高校大学生接受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产生的信息碎片化、阅读零散化对高校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认知带来了挑战。尤其是赴内地高校学习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信息多元的影响,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地高校培养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