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初,数摞厚厚的卷宗,从安徽省颍上县公安局移交到检察院,进入审查起诉程序程序。
此前的数年间,这些卷宗中的当事人制造了震惊安徽、浙江两省的系列抢劫、强奸案件。据警方介绍,从目前审理的情况来看,这伙犯罪嫌疑人先后流窜安徽颍上县、霍邱县、阜阳市、合肥市、浙江宁波市等地,共作案20余起,强奸、轮奸妇女9人,抢劫钱物20多万元。由于案情重大,此案被安徽省公安厅挂牌督办。
截至目前,此案中一共有7人先后落网。记者在采访中获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单亲家庭。他们或是父亲早逝,或是父母早年离异。特殊的家庭背景,让他们自小就处在一种失控的家庭环境中,小学没读完就踏入社会。在社会的“大染缸”中,他们积小恶为大恶,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
接踵而来的“梦魇”
一年前发生的那场悲剧,彻底改变了颍上县少女张婷(化名)的人生。对于她来说,那次如同梦魇般的经历,很难从记忆中抹去。
2005年8月9日中午,在颍上县某中学读初三的张婷,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没有想到,光天化日之下,“黑暗”已经来临:3名骑摩托车的男子拦住她问路。就在热心的张婷指路的当口,3人迅速行动,将她拖进路边的玉米地里……
接警后,颍上县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局长刘德松亲任组长,展开了侦破工作。就在警方加紧工作时,又一起类似案件发生了。8月26日夜,颍上县某镇一位女青年在家中睡觉时,被3名男子撬门进入屋内后抬出门外。随后,女青年被挟持到玉米地里惨遭蹂躏,脖子上的一条价值2500多元的铂金项链也被抢走。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7月到9月,颍上县先后发生4起类似案件。由于歹徒十分狡猾、机动性很强,致使短期内难以破案,给当地警方带来沉重压力。
与此同时,安徽霍邱、利辛、阜南等地也相继发生了类似案件。安徽省公安厅对此十分重视,于2006年元月13日在阜阳召开案件串并会,进一步调整破案方向。经过认真分析,颍上发生的部分案件与霍邱发生的数起案件成功串并。为了加大破案力度,安徽省公安厅将该系列抢劫、强奸案挂牌督办,指示全力开展工作,早日抓获犯罪嫌疑人。
不期而遇的DNA
就在颍上警方侦破进展缓慢时,一条信息的到来,让他们看到曙光。
2006年2月22日,浙江宁波市民戴某在下晚班回家时,在当地某公园被3名歹徒挟持。其随身携带的价值6000多元的钱物被抢走,并被3人强暴。接报后,宁波警方迅速出击,抓获了一名嫌疑人。但通过DNA比对,这名持有“周如新”身份证的嫌疑人被排除作案可能。随后,警方释放了他。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被释放的“周如新”的DNA在公安部入库时,竟然与颍上2005年“8.9”案件送检的DNA吻合,引起系统的自动报警。这条信息逐层传递,最终抵达颍上专案组。
彻查“周如新”!警方按照身份证提供的线索赶赴霍邱县。经过认真调查发现,周如新系残疾人,跟一马戏团谋生,不在家中。随后,警方赶赴宁波调查发现,被释放的“周如新”并不是残疾人。
由此,警方判定,该男子很可能是冒用周如新的户籍办理了假身份证。通过调取该嫌疑人的照片,警方在颍上和霍邱等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摸排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颍上县南照镇,有人认出了该嫌疑人:南照镇农民李军。
2006年4月26日,专案组获悉,李军已经潜回家中。但是,就在警方组织抓捕时,李军逃逸了。第二天,通过严密部署,警方在阜阳市成功抓获了他和另一名嫌疑人郑辉。
相当一段时间内,两人始终不肯招供。颍上县公安局局长刘德松亲自上阵,带领专案组成员,采取了多种方法,最终攻破了两人的心理防线。最终两人不仅交待了在颍上的犯罪事实,而且交待了在外省的犯罪事实。
李军,1980年12月12日出生,曾于1998年因盗窃被判拘役5个月。他伙同郑辉、徐强、陈学刚、邓涛等人,多次在颍上、阜阳、宁波等地作案。2002年,李军、郑辉、徐强曾对合肥一女子实施抢劫、强奸;之后,李军又流窜阜阳市,伙同陈学刚等人对一女青年实施强暴,并抢走手机一部。在此后霍邱县发生的多起女学生、小女孩被强暴以及宁波市发生的戴某被抢劫、强奸案中,李军均全程参与。
由于手段老到,经验丰富,在宁波的那起案件中,李军并没有在被害妇女身体内留下痕迹。因此,警方在做DNA比对时,将他排除在外,使其逃之夭夭。
躲在监狱里的嫌疑人
至此,案件进入全面收网阶段。最先落网的是陈学刚。2006年5月31日,利用端午节回家吃个团圆饭的陈,在准备再度外出逃逸时,被警方抓了个正着。
抓捕邓涛,则让专案组费了一些周折。由于很小就被父亲送到外地,邓涛在家乡并没有多少“蛛丝马迹”,甚至连照片都没有。专案组手头所掌握的线索是,邓涛现在浙江宁波,长得白白净净、个头很高。
在当地警方的积极配合下,专案组判断,邓涛极有可能藏身于一个安徽人的聚集区。通过调取暂住人口信息,警方没有发现邓涛的名字,但意外发现了邓涛弟弟邓某的名字。
围绕着目标区域,警方在外围积极工作,并很快获悉,邓涛在几天前下河捞虾划破了脚。随后,转入内线的民警乔装打扮,找到了邓涛的弟弟家,正好遇到一名腿部受伤的男子。“邓涛!”民警突然向他喊道。“哎!”该男子本能地应了一声,随即连声否认,“邓涛不在,我是他弟弟。”
一切都晚了。警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该男子果断控制。经过他人指认,该男子正是邓涛。
徐强的落网更充满戏剧性。
因为在江苏省宜兴市盗窃,徐强被拘留。又因为在常州犯了更大的事情,徐被移交至常州市并获刑两年,进了监狱。他甚至荒唐的认为,在监狱里可以更好地隐藏自己,因此倒也甘心度过铁窗生涯。
令徐强意外的是,颍上警方通过广采信息,还是找到了他。尽管他一直用身份证,但细心的专案民警通过照片比对,仍然确定了徐强的真实身份。8月9日,他被颍上警方从监狱里直接带回,其罪行也终于大白天下。
经查,徐强不仅参与了合肥2002年的强奸案,而且曾经尾随抢劫一名到银行取款的合肥市民,得手5万元。此外,他还多次在六安等地盗窃、抢劫。
尽管还有数名嫌疑人在逃,但是,此起系列抢劫、强奸案件团伙的主要骨干成员已经落网。就在上述几人的案卷报送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时,一个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由此,也解开了2006年4月26日那次抓捕李军未果之谜。
据颍上县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院在审查李军等人的案卷时发现,南照县派出所联防队员王某涉嫌为李军通风报信。经过渎职部门的调查,结果属实。2006年6月15日,王某被依法逮捕。
2006年4月26日,专案组到南照镇组织对李军的抓捕。由于不知道李军的具体住处,派出所联防队员王某主动请缨,带路上门展开摸排。此次摸排,李军踪影未见。
回来后,与李军有些亲戚关系的王某主动给李军打去电话,约对方在某加油站见面。随后,李军、郑辉如约而至。会合后,王某传达信息:“公安在抓你,你们赶快逃跑吧!”李军表示感谢,并邀请王某到某大酒店吃饭,王某婉拒。
于是,李军连夜逃逸到阜阳。但是,仍没有逃出恢恢法网。而身为联防队员的王某,而因此身陷囹圄。
单亲家庭的“罪恶”之花
在深入了解案件的背景后,警方有一种沉重之感:李军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来自单亲家庭,他们或者父亲早逝,或者父母离异,均没有读完小学,就早早出去闯世界。由于都在一个镇上出生,他们很容易地结识,然后结伙作案。
“单亲家庭虽然不是导致这伙人犯罪的直接原因,但是,却是推进他们走向犯罪深渊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位办案民警据此对记者说,“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的健全是其健康成长的保障性条件。”
今年21岁的陈学刚,在10岁时父亲去世。由于家境不好,陈在上小学四年级时辍学。随后,年幼的他外出务工,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他的人生关键期的教育不是来自于父母,而是那些社会上的朋友。在李军等人的带动下,他很快由盗窃发展到抢劫、强奸。“要讲哥们义气,否则,很难混下去。”陈对记者如此解释参与作案的原因,“我也犹豫过,但是,捱不过情面。”
27岁的徐强自小父母离异。在小学四年级时,他辍学跟着父亲到上海打工。由于父亲忙于生计,徐强基本上处在无人过问的状态。1999年,徐强因为参与盗窃被劳教两年。出来后,他跟父亲几乎形同陌路,一年说不上几句话。而徐强眼中的母亲,始终“冷着脸、喜欢骂他”。感受不到温暖的徐强,再也不愿意回家,而是整日在社会上飘荡。
邓涛的父母也是早年离异,他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到了外婆家。在其人生成长阶段,几乎没有父母在身边。李军的父亲则是一个个体经营户。曾被劳教过。出来后,他经常以这段经历警醒儿子。令他想不到的是,李军不仅不因此害怕,反而充满好奇。由于父亲不怎么管自己,李军在上五年级时便有了不好的苗头:喝酒、偷东西、喜欢与异性在一起厮混……尽管母亲也曾经打过、骂过、规劝过,但李军如同中了毒般地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父亲去世后,逐渐长大的李军更是肆无忌惮,在1998年因为盗窃被判处拘役。出来后,他觉得监狱也没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没有多少文化和法律知识的他,克服这层恐惧后更加变本加厉。为了实现快速致富和满足个人欲望,他与“弟兄们”开始抢劫,并因为沉溺于刺激而发展到施暴。
看守所中的李军,格外想念自己年幼的孩子。归案后,妻子和孩子没有看过他。“他们不来是对的,我给他们丢了脸。”李军说,“我后悔已经晚了,我只能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健健康康成长,不会变成像我这样的人。”
为了让李军打开话闸,记者被允许破例给了他一根烟。在贪婪地吸了一大口后,李军满足地长吁了一口气。随后,他说了一句话:“我的孩子又将生活在一个不健全的环境中,从我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未来同样值得担忧!”
此前的数年间,这些卷宗中的当事人制造了震惊安徽、浙江两省的系列抢劫、强奸案件。据警方介绍,从目前审理的情况来看,这伙犯罪嫌疑人先后流窜安徽颍上县、霍邱县、阜阳市、合肥市、浙江宁波市等地,共作案20余起,强奸、轮奸妇女9人,抢劫钱物20多万元。由于案情重大,此案被安徽省公安厅挂牌督办。
截至目前,此案中一共有7人先后落网。记者在采访中获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有一个共同特点:单亲家庭。他们或是父亲早逝,或是父母早年离异。特殊的家庭背景,让他们自小就处在一种失控的家庭环境中,小学没读完就踏入社会。在社会的“大染缸”中,他们积小恶为大恶,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
接踵而来的“梦魇”
一年前发生的那场悲剧,彻底改变了颍上县少女张婷(化名)的人生。对于她来说,那次如同梦魇般的经历,很难从记忆中抹去。
2005年8月9日中午,在颍上县某中学读初三的张婷,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没有想到,光天化日之下,“黑暗”已经来临:3名骑摩托车的男子拦住她问路。就在热心的张婷指路的当口,3人迅速行动,将她拖进路边的玉米地里……
接警后,颍上县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局长刘德松亲任组长,展开了侦破工作。就在警方加紧工作时,又一起类似案件发生了。8月26日夜,颍上县某镇一位女青年在家中睡觉时,被3名男子撬门进入屋内后抬出门外。随后,女青年被挟持到玉米地里惨遭蹂躏,脖子上的一条价值2500多元的铂金项链也被抢走。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5年7月到9月,颍上县先后发生4起类似案件。由于歹徒十分狡猾、机动性很强,致使短期内难以破案,给当地警方带来沉重压力。
与此同时,安徽霍邱、利辛、阜南等地也相继发生了类似案件。安徽省公安厅对此十分重视,于2006年元月13日在阜阳召开案件串并会,进一步调整破案方向。经过认真分析,颍上发生的部分案件与霍邱发生的数起案件成功串并。为了加大破案力度,安徽省公安厅将该系列抢劫、强奸案挂牌督办,指示全力开展工作,早日抓获犯罪嫌疑人。
不期而遇的DNA
就在颍上警方侦破进展缓慢时,一条信息的到来,让他们看到曙光。
2006年2月22日,浙江宁波市民戴某在下晚班回家时,在当地某公园被3名歹徒挟持。其随身携带的价值6000多元的钱物被抢走,并被3人强暴。接报后,宁波警方迅速出击,抓获了一名嫌疑人。但通过DNA比对,这名持有“周如新”身份证的嫌疑人被排除作案可能。随后,警方释放了他。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被释放的“周如新”的DNA在公安部入库时,竟然与颍上2005年“8.9”案件送检的DNA吻合,引起系统的自动报警。这条信息逐层传递,最终抵达颍上专案组。
彻查“周如新”!警方按照身份证提供的线索赶赴霍邱县。经过认真调查发现,周如新系残疾人,跟一马戏团谋生,不在家中。随后,警方赶赴宁波调查发现,被释放的“周如新”并不是残疾人。
由此,警方判定,该男子很可能是冒用周如新的户籍办理了假身份证。通过调取该嫌疑人的照片,警方在颍上和霍邱等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摸排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颍上县南照镇,有人认出了该嫌疑人:南照镇农民李军。
2006年4月26日,专案组获悉,李军已经潜回家中。但是,就在警方组织抓捕时,李军逃逸了。第二天,通过严密部署,警方在阜阳市成功抓获了他和另一名嫌疑人郑辉。
相当一段时间内,两人始终不肯招供。颍上县公安局局长刘德松亲自上阵,带领专案组成员,采取了多种方法,最终攻破了两人的心理防线。最终两人不仅交待了在颍上的犯罪事实,而且交待了在外省的犯罪事实。
李军,1980年12月12日出生,曾于1998年因盗窃被判拘役5个月。他伙同郑辉、徐强、陈学刚、邓涛等人,多次在颍上、阜阳、宁波等地作案。2002年,李军、郑辉、徐强曾对合肥一女子实施抢劫、强奸;之后,李军又流窜阜阳市,伙同陈学刚等人对一女青年实施强暴,并抢走手机一部。在此后霍邱县发生的多起女学生、小女孩被强暴以及宁波市发生的戴某被抢劫、强奸案中,李军均全程参与。
由于手段老到,经验丰富,在宁波的那起案件中,李军并没有在被害妇女身体内留下痕迹。因此,警方在做DNA比对时,将他排除在外,使其逃之夭夭。
躲在监狱里的嫌疑人
至此,案件进入全面收网阶段。最先落网的是陈学刚。2006年5月31日,利用端午节回家吃个团圆饭的陈,在准备再度外出逃逸时,被警方抓了个正着。
抓捕邓涛,则让专案组费了一些周折。由于很小就被父亲送到外地,邓涛在家乡并没有多少“蛛丝马迹”,甚至连照片都没有。专案组手头所掌握的线索是,邓涛现在浙江宁波,长得白白净净、个头很高。
在当地警方的积极配合下,专案组判断,邓涛极有可能藏身于一个安徽人的聚集区。通过调取暂住人口信息,警方没有发现邓涛的名字,但意外发现了邓涛弟弟邓某的名字。
围绕着目标区域,警方在外围积极工作,并很快获悉,邓涛在几天前下河捞虾划破了脚。随后,转入内线的民警乔装打扮,找到了邓涛的弟弟家,正好遇到一名腿部受伤的男子。“邓涛!”民警突然向他喊道。“哎!”该男子本能地应了一声,随即连声否认,“邓涛不在,我是他弟弟。”
一切都晚了。警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该男子果断控制。经过他人指认,该男子正是邓涛。
徐强的落网更充满戏剧性。
因为在江苏省宜兴市盗窃,徐强被拘留。又因为在常州犯了更大的事情,徐被移交至常州市并获刑两年,进了监狱。他甚至荒唐的认为,在监狱里可以更好地隐藏自己,因此倒也甘心度过铁窗生涯。
令徐强意外的是,颍上警方通过广采信息,还是找到了他。尽管他一直用身份证,但细心的专案民警通过照片比对,仍然确定了徐强的真实身份。8月9日,他被颍上警方从监狱里直接带回,其罪行也终于大白天下。
经查,徐强不仅参与了合肥2002年的强奸案,而且曾经尾随抢劫一名到银行取款的合肥市民,得手5万元。此外,他还多次在六安等地盗窃、抢劫。
尽管还有数名嫌疑人在逃,但是,此起系列抢劫、强奸案件团伙的主要骨干成员已经落网。就在上述几人的案卷报送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时,一个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由此,也解开了2006年4月26日那次抓捕李军未果之谜。
据颍上县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院在审查李军等人的案卷时发现,南照县派出所联防队员王某涉嫌为李军通风报信。经过渎职部门的调查,结果属实。2006年6月15日,王某被依法逮捕。
2006年4月26日,专案组到南照镇组织对李军的抓捕。由于不知道李军的具体住处,派出所联防队员王某主动请缨,带路上门展开摸排。此次摸排,李军踪影未见。
回来后,与李军有些亲戚关系的王某主动给李军打去电话,约对方在某加油站见面。随后,李军、郑辉如约而至。会合后,王某传达信息:“公安在抓你,你们赶快逃跑吧!”李军表示感谢,并邀请王某到某大酒店吃饭,王某婉拒。
于是,李军连夜逃逸到阜阳。但是,仍没有逃出恢恢法网。而身为联防队员的王某,而因此身陷囹圄。
单亲家庭的“罪恶”之花
在深入了解案件的背景后,警方有一种沉重之感:李军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来自单亲家庭,他们或者父亲早逝,或者父母离异,均没有读完小学,就早早出去闯世界。由于都在一个镇上出生,他们很容易地结识,然后结伙作案。
“单亲家庭虽然不是导致这伙人犯罪的直接原因,但是,却是推进他们走向犯罪深渊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位办案民警据此对记者说,“对于青少年来说,家庭的健全是其健康成长的保障性条件。”
今年21岁的陈学刚,在10岁时父亲去世。由于家境不好,陈在上小学四年级时辍学。随后,年幼的他外出务工,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他的人生关键期的教育不是来自于父母,而是那些社会上的朋友。在李军等人的带动下,他很快由盗窃发展到抢劫、强奸。“要讲哥们义气,否则,很难混下去。”陈对记者如此解释参与作案的原因,“我也犹豫过,但是,捱不过情面。”
27岁的徐强自小父母离异。在小学四年级时,他辍学跟着父亲到上海打工。由于父亲忙于生计,徐强基本上处在无人过问的状态。1999年,徐强因为参与盗窃被劳教两年。出来后,他跟父亲几乎形同陌路,一年说不上几句话。而徐强眼中的母亲,始终“冷着脸、喜欢骂他”。感受不到温暖的徐强,再也不愿意回家,而是整日在社会上飘荡。
邓涛的父母也是早年离异,他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到了外婆家。在其人生成长阶段,几乎没有父母在身边。李军的父亲则是一个个体经营户。曾被劳教过。出来后,他经常以这段经历警醒儿子。令他想不到的是,李军不仅不因此害怕,反而充满好奇。由于父亲不怎么管自己,李军在上五年级时便有了不好的苗头:喝酒、偷东西、喜欢与异性在一起厮混……尽管母亲也曾经打过、骂过、规劝过,但李军如同中了毒般地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父亲去世后,逐渐长大的李军更是肆无忌惮,在1998年因为盗窃被判处拘役。出来后,他觉得监狱也没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没有多少文化和法律知识的他,克服这层恐惧后更加变本加厉。为了实现快速致富和满足个人欲望,他与“弟兄们”开始抢劫,并因为沉溺于刺激而发展到施暴。
看守所中的李军,格外想念自己年幼的孩子。归案后,妻子和孩子没有看过他。“他们不来是对的,我给他们丢了脸。”李军说,“我后悔已经晚了,我只能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健健康康成长,不会变成像我这样的人。”
为了让李军打开话闸,记者被允许破例给了他一根烟。在贪婪地吸了一大口后,李军满足地长吁了一口气。随后,他说了一句话:“我的孩子又将生活在一个不健全的环境中,从我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未来同样值得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