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及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干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722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分析厦门市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观察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产检的孕妇9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有无出现IDA将入组研究对象分为IDA组(n=228)和非IDA组(n=698),通过比较2组患者病历资料,明确妊娠期IDA的危险因素,IDA患者均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其对患者铁缺乏和贫血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 入组受试者妊娠期IDA发病率为24.6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农民、居住地为农村、居住新房、家庭年收入<8万元、孕期≥28周、经常喝咖啡或茶、未补充铁剂和叶酸、合并胃肠道疾病、经产妇、有人工流产史、孕早期频繁呕吐等均为妊娠期孕妇发生IDA的危险因素(P<0.05).IDA患者接受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后Hb、RBC、MCV、MCH、MCHC等红细胞相关指标和SI、SF、TAST等铁代谢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入组患者中治疗痊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183例、41例、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25%.228例IDA患者均未出现胃肠道反应发生或加重情况.结论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加强妊娠期营养和健康指导,能避免妊娠期孕妇IDA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此外,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对妊娠期IDA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机体铁缺乏和贫血状态,在提高铁吸收率的同时,有效避免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陈久”类药材作为中药的一种特殊用法,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本草梳理,自《孟子》伊始至民国初期,总计记载有58味“陈久类”中药.主要分为“六陈”类、发酵类、动物类、其他植物类4种,其中以“六陈”类最具盛名.历代本草记载“陈久”类药材的论述层出叠见,多集中于陈久与中药药性的变化,包括消辛燥之劣、减毒烈之弊、脱火毒之气、增强药物功能、增强炮制作用、去腥臭味与增香等6个方面.根据传统经验认为,“陈久”现象与中药药效及质量优劣有关联.本文为中药材“陈久”的现代学研究提供了本草学依据.
纳米氧化铈作为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中重要的一员,通过与氧原子的可逆结合以及氧空位的存在,在Ce3+和Ce4+之间不断循环转换,使其具有氧化还原的双重特性.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氧化铈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纳米材料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医药领域方面.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纳米氧化铈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及神经保护等作用,这些作用通过模拟天然酶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异常血管生长、破坏细菌细胞壁、清除活性氧等作用机制来实现.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铈在医药领域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纳米氧化铈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
微生物多糖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微生物多糖结构功能多样,生产周期短,质量不受地理环境影响,可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在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黄原胶、透明质酸和细菌纤维素等微生物多糖的理化性质、发酵生产及创面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动微生物多糖在创面应用中的深入研究,扩大微生物多糖的市场应用范围.
中药浓缩丸具有栽药量大、顺应性好、服用和携带方便、适用人群范围广、易于贮存和运输等特点,改善了传统汤剂、蜜丸和煎膏剂等剂型的服用、贮存和运输不便等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查阅了近年来发表的中药浓缩丸研究的相关文献,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上市中药浓缩丸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类、数量和适应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其制备工艺、干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中药浓缩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质量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等.中药浓缩丸既改善了传统剂型的缺点
体外全胚胎培养(whole embryo culture,WEC)技术是一项在受控的体外环境中培养动物胚胎的技术,是研究药物及化学物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药理毒理及作用机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从大鼠和兔的WEC技术发展概况、培养条件、胚胎发育终点的评分系统和拓展的胚胎发育评价终点、药物生殖发育毒理学应用等方面,对WEC技术及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介绍.WEC技术是药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中重要的替代学研究方法之一.其中,对大鼠与兔组合的WEC研究更具有重要价值,可为胚胎发育毒性研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目的 提高并完善保元抗癌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制剂中黄芪、西洋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术进行定性鉴别;HPLC-ELSD测定制剂中黄芪甲苷含量,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柱温35℃,进样体积20 μL,洗脱时间60 min;蒸发光散色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氮气流速为1.5 L·min-1.结果 黄芪、西洋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术的TLC斑点清晰,分离良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检测浓度在139.
目的 研究紫杉醇联合金丝桃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Bcap-37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单药及联合用药,通过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对线粒体膜电位、凋亡相关caspase-3蛋白表达量、ROS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变化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等进行检测.结果 紫杉醇(0.5 mg·L-1)与金丝桃素(0.5 mg·L-1)联合,作用24 h,在MCF-7及Bcap-37细胞中的协同指数Q分别为1.30和1.
前药原理是一个经典的药物化学理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形成机制认识的深入,这一原理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有了新的应用.人们可以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细胞微环境、特定的酶以及特异性表面抗原方面的差异来设计前药,从而实现母药的靶向性,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也可能改善母药的溶解性、生物利用度或者扩大母药的治疗窗口等.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抗肿瘤领域的靶向抗肿瘤前药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目的 制备具有温敏效应的莫匹罗星水凝胶,以达到控释作用.方法 将明胶用马来酸酐改性后得酰化明胶,与热敏材料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引发剂和促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制备5种不同配比的水凝胶,然后用干态浸泡法制备1,0.5 mg·mL-1莫匹罗星溶液浸泡的莫匹罗星温敏水凝胶,并进行表面结构、温敏性、溶胀率、力学性能、载药率、控释率及抑菌性能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制备的莫匹罗星水凝胶具有温敏性,其中酰化明胶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比例为1∶1时,表面孔洞结构最致密均匀,25℃时的溶胀率最高,制备的莫匹罗星温敏
目的 研究养胃颗粒提取工艺参数与质控指标的关系,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提高提取效率.方法 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对养胃颗粒提取工艺中加水量、加水温度和煎煮温度3个参数与质控指标芍药苷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即考察加水量、加水温度和煎煮温度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建立工艺参数与质控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加以验证.结果 加水温度、加水量和煎煮温度3个工艺参数对养胃颗粒中芍药苷的提取率均有影响,其中加水量和煎煮温度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显著.经过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加水温度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