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溶剂脱沥青操作参数对辽河稠油减压渣油脱油沥青的影响

来源 :石油炼制与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i8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超临界溶剂脱沥青装置上,以辽河稠油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得到脱沥青油的同时,用PGSS法直接对脱油沥青进行造粒实验。在压力为5.0~7.0 MPa、温度为150~165℃的范围内考察了操作参数对脱油沥青收率、脱油沥青性质、脱油沥青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增加、温度降低,脱油沥青收率减小,脱油沥青的软化点增大,100~200℃、50~150℃脱油沥青平均恒压比热容均减小。体系压力升高和温度降低,有利于制备较小粒径的沥青颗粒,其中粒径小于50目沥青颗粒的质量分数大于66%。因此,操作条件的改变引起沥青
其他文献
摘 要:把时事教育引入思想品德课,是贯彻“小课堂,大社会”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但当前思想品德的时事教育还存在着: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与教材相脱离;对时事素材的利用不够科学合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变成了“自流”等问题。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在不断的革新,思想品德课上就要很好地贯彻“小课堂,大社会”理念,就必须把时事教育引入思想品德课,引导学生从课堂这个小窗口了解社会这个大世界,提高时事教育
当前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因为失败而厌学,现象较为普遍。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所以必须挖掘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因素。
摘 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欣赏美;实质美;创造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以及美学知识的渗透,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感受什么是美,从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
英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良好的心是花园,良好的思想是根茎,良好的说话是花朵,良好的事业就是果子。"是啊,连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都说要"以心灵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