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机智研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比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他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在具备其他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敏感地洞察学生的思维,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学机智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目前在高师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深感这方面能力的欠缺.那么,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他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要在规定的時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要达到这个教学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需要教师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系统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隹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节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为让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的信息流处于最隹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破坏,教师就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提高教师化学课堂教学机智的策略
  1.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只有对教材内容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教师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比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
  2.要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师在上课前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教学情境,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比如,当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在提出某个问题后,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怎样归纳;等等.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4.要充分准备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所用试剂、溶液浓度、实验用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并在实验效果的直观性强、实验简易快捷以及确保实验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预备实验.
  5.要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只有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教师才能给学生解惑,并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是以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教材内容的高度稔熟、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其他文献
化学是高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化学成绩.但是,对于高中生们来说,化学课程的学习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困难,高中化学的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高中化学知识相对来说离生活较远,许多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常常一头雾水.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它可以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极大的改变,高中化学教师要学会在
核心概念中唯一以“思想”冠名的模型思想与“四基”之一的“数学基本思想”相互回应,其本质就是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是紧密联系的,连接它们之间的“桥梁”就是数学建模.  一、教材分析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是苏科版教材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七章第六节的内容.本节课是继前面学习有关坡度和旋转问题后的又一种类型:测量问题.三种类型问题只是背景不同,其解决问题所用的工具相同,即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所谓“微专题”,是根据学情、考情等现实,选择一些切口小、角度新、针对性强的微型教学专题,给学生以最贴近的引导,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系统性学习认知.高中化学教学“微专题”设计要从课堂教学、课堂训练和课堂复习等角度考量,对设计切入点、设计策略、设计整合等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一、课堂教学“微专题”设计切点选择  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照顾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基础,
自江苏2008年实施新的高考方案以来,10年中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到了高二就将面临分科,其中并未选择化学作为高考选修科目的学生就将在次年3月中旬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由于目前高考化学选修科目的竞争相对于其他科目更为激烈,近几年选修化学的学生也急剧减少,每年参加小高考的学生则大量增加.所以借著有幸能开设一节市级公开课之际,并结合课后研讨会上专家同行交流的成果,谈
数学是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重点科目,此科目的学习与其他科目有很大不同.数学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也不是单纯的“题海战术”,其最重要的是要从题目的解答中探索重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高中生,我们要努力培养自身的解题能力,运用最佳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我们解答题目的质量和效率.  一、解题方法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学习内容较复杂,具有较高的
推理能力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点,把握数学本质.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合情推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此,笔者寻找了三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合情推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一、动手实验,观察分析  概念、定理是中学数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
摘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渗入高中化学教学中.学习化学的主要途径是化学实验.教师要探索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的运用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化实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  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有些化学反应、化学现象,如果教师单纯地用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就会使学生感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通过化学实验,能使抽象的化学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在高
教育是实现社会长足发展的重要方式.不论在任何时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为我国培养出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断奋斗.  一、在
山东省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高一完成合格考试后,高二实行“六选三走班”模式.然而高二学习对于整个高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学生能否考上好的大学,能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另外,物理课程任务重,难度大.因此课改后,如何有效进行物理课程教学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在课程改革,实行“六选三走班”模式之后,我们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教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众多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引入到高中的教学环节中.高中化学是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基础性科目,迎合教学改革的需求对高中化学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究,成为很多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并解析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化学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措施,旨在提高中化学的综合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