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管理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路基是当前公路施工中的核心和基础,更是公路施工的前提,其在公路施工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面施工的过程,还影响着公路的使用质量。本文就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的质量要求,进而分析了加强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管理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质量要求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下对公路基础设施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公路工程的建设。针对公路行车速度及承载力需求,现代公路工程建设中提高了公路工程的设计标准。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作为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路基施工质量关系到公路工程设计使用寿命的实现、关系到现代公路平整度与承载力标准的实现。在大力开展公路基础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影响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现代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将质量控制作为中心开展公路施工管理,以此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公路交通设施的建设。
  一、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二、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建立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旦质量的不到保证,就会影响整个工程最终的效益,严重的甚至给工程带来隐患。一旦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返工,就会影响工程工期, 增加工程成本,正因为这样,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不仅是企业眼前利益的保证,更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然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的将它落到实处,并发挥质量保证体系的最大价值。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2. 路基材料质量控制
  公路路基施工材料是影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公路结构形式以及设计方案强化对施工材料的控制与管理。首先,根据材料采购管理规范强化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同时注重材料进场的检验与复核,针对质量、数量等检查要点强化进场检验。做好上述基础工作后,施工企业还应针对不同路基施工材料的特性进行科学的施工材料存放管理,避免存放环境对施工材料的影响,为保障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了确保存放过程没有影响到路基施工材料,在公路路基施工前还应对施工材料进行二次检验,确保施工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而且,根据工程施工工艺检验材料各项参数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例如:回填材料含水量不达标应采用喷水搅拌等方式提高材料含水量,而含水量过高也要通过松翻、晾晒的方式降低含水量。通过多方面的控制与管理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提供满足施工需求的施工材料。
  3.施工工艺控制
  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首先应从控制路基的施工工艺着手,严格控制好施工工艺是产生高质量路基的关键。路基施工大致按“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流程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测量放样、基底处理、碾压等工序重点控制。
  (1)测量放样
  测量放线前,要认真熟悉图纸、明确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并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测,看精度、规格是否达到要求,仪器是否损坏。在工程开工前按图纸及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及高程的复测,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为满足施工期间标高的引用,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3)路基填方
  1)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分层平行摊铺,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严格控制每层填土厚度,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施工的填土厚度; 2)不同土质填料要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0.5m;3)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0mm;路基采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时,其顶面要做成2%~3%的双向坡,填筑最后几层时再逐渐恢复正常坡度,以雨季施工利于排水。
  (3)压实度控制
  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土在最佳含水最的时进行压实才能达到最大密度。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必须随时控制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露过大时,应晾晒风干至最佳含水量,减少雨淋、暴晒,防止土壤中的含水量发生大的变化。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土层填土厚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分层铺筑压实。
  4. 强化设备管理
  现代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这样的情况也使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成为了现代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备选型与配套。通过科学的选型与配套避免施工过程中工艺的复杂化及设备不配套造成的质量问题。另外,施工企业还应根据路基施工进度科学规划机械设备的养护管理,为保障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提供完好的机械设备,避免设备故障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作为影响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因素,施工设备的操作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针对路基施工对设备操作需求加强设备操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提高、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操作的监督以及技术控制。以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的设备操作保障路基施工质量。
  5.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
  工程项目的每一步管理工作归根究底都是有人来操作的,任何的管理措施都需要企业的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责任性。因此,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强化基础培训工作。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设备操作人员以及质量控制人员对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明确、对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路基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效果的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以工程技术需求为基础、注重人员职业道德与责任心的培养,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促进企业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
  结语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现代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时应认识到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对企业发展、对公路使用的重要意义。从提升企业质量认识入手,完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同时注重施工过程中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以及管理内容的有效执行。为了预防路基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施工企业还应以预防性施工质量控制理论指导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对影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各因素的控制实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实现企业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实现降低质量问题治理成本的目的。通过多种质量控制方式的应用以及对施工质量管理内容有效执行,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公路交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宾,欧平.小议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J].广东科技.2010:19(10)
  [2]段寶红.对公路路基施工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2)
  [3]候海朋.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与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
  [4]张德豪.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0(12上)
  [5]王育宏.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浅谈[J].大陆桥视野.2010(9)
其他文献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它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具有成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几何解释。支持向量机算法寻求的是类与类之间的最大间隔,支持面仅与少
生物学知识的快速积累始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基因组计划,如何发掘出其中的科学意义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意义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的理解细胞和有机体的生物学意义,生物学序列数据的组织、
【摘要】:建筑施工中,水泥这一原材料便成为了必需品,而水泥的质量问题又关乎着整个建筑施工工程的成败,因此针对水泥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泥检测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5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泥质量的检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及相关制品的质量,作为检验部门严谨、细致地执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采
期刊
【摘要】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整个工程管理系统的基础。在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整体项目质量相关的内外因素进行实施监控,依据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的要点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以促进整体项目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受到人员、材料、设备、环境等系列因素的影响,质量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只有不断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督,实施对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技术控制,走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之路,才
期刊
贴近度是描述两个模糊集合相似或者贴近程度的一个重要数量指标,它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汪培庄教授提出,并给出了格贴近度的计算公式,接着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贴近度公式,模糊贴近度
学位
本文将彭家寅([4])提出的Ω-模糊点理想结合到模糊环中,引入了Ω-模糊子环,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Ω-模糊软环的概念.本文共分4个章节:  第1章简单的回顾了模糊集理论和软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