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策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ayong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所能使用的教学器具通常只有黑板、粉笔、三角板、圆规等一些常用的教学工具,但这些工具往往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而现在,由于多媒体设备被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来,课堂教学形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体验。尤其是化学这种重在反映某些微观变化的学科,更需要通过展示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心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加强学生对于反应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将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应用到化学的课堂上,对于教学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1.计算机可以模拟原子、原子团、分子等的结构和变化机理。通过演示,可以将这些结构或是变化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几个方面学习到化学的基本原理。电子云、化学键(离子键、金属键、大π 键)、晶体结构等,是初学化学的学生最难以接受的知识点,这些知识若是通过语言叙述则会显得晦涩难懂,会让学生觉得如坠云里,但若是通过动画处理,则可以更简单方便地表现出这些结构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地弄懂其中的结构和原理。如学习“离子键”时,可通过动画处理:画面上先有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模型,随后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钠原子最外层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NaCl。通过动画的演示,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从而理解这一教学中的难点。另外,对于某些较为抽象的反应过程,如复分解反应等,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展示出反应过程中的各个基团的转移过程,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2.在化学教学中,有部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会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或是会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实验,就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因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类实验现象以及原理的教学往往只能通过教师口头讲授或是在黑板上通过绘制简单的图形进行展示,这就会使学生对于该实验现象的认识不够全面,或是会耽误教师过多的时间用于绘图。而若是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将实验的全部过程模拟出来,或是通过播放由专业人士所制作的实验视频,向学生展示反应的完整过程和现象。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一些实验的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电脑上进行操作,掌握实验的步骤,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了解到实验的全部过程,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交互性强的优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计算机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的特性,可以立即反馈出操作所得出的结果,而且这种交互的方式是图文并茂的,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使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通过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老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主动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成果的检测方式。
  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使教学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以使教学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正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等方面的学习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绥德县绥德中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密闭空间内不同温度的液态烃类挥发及扩散过程,设计配有恒温装置的密闭预混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液态烃类挥发及扩散特性综合试验装置,研究预混塔内柴油挥发量、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可见,教学目标的预设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纵观当前的小语教学,因教学目标预设不合理、不明确、不具体、无操作性等,而影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怎样才能使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效引领师生的教与学呢?笔者认为,需注意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有幸赶上了教育改革时代潮流。在我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观念与角色的转变,使我和我的学生亲意融融,和睦相处,一起成长。    一、我有童心,把微笑带进课堂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小学教师,我的生命源泉在课堂,我爱我的职业,更爱我的学生。每当我看见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我流露出纯真的笑容。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唱歌,永远觉得开心、快乐,因为我拥有一颗童心。  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的
小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时常常错误不断,有的是学习方法问题,有的是学习习惯问题。笔者长期担任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经过多年探索,找到一些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排除心理和环境因素干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各种因素干扰,计算时就会出错。干扰来自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指人的心理因素,它包括紧张、兴奋、沮丧、恐惧、高兴、怀疑、信任、尊敬、鄙视等。对小学生来说,下课时孩子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