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变”谋发展--延安市安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综述

来源 :西部大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安塞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三农”工作,聚焦“三变”改革、创新四种模式、健全五项机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2020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158万元,是2017年的2.3倍;117个村全部实现“空壳清零”,60%的村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其他文献
2021年6月30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通知:“全面授权、不留空白”,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这对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来说,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对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来说,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格局。由此,大西安拉开了“西强、北起、东兴、南美、中优”的新发展序幕。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4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我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邓力平出席会议。我省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伟国,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叶双瑜、郑奎城、陈紫萱.
要深刻领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实质内涵,树立“降碳”意识,深化合作、拓宽路径,切实把国家储备林与“绿色碳库”建设相结合、相融合,探索储林储碳的“双储”林场建设新模式,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为建设美丽陕西、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探索建设“双储”林场,就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
无阿里,不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始终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这里空气稀薄、人迹罕至,属于高原上的高原。作家毕淑敏曾这样描述:“阿里是一座高原,是在我们这颗星球上最辽阔最高远的地方……”很多去过阿里的人说,阿里的美让世人为之撼动,而阿里恶劣的生存环境却更让人望而生畏。
很想了解秦“九都八迁”最重要的都城秦咸阳城,我与秦咸阳城的考古领队许卫红老师通了电话,因为许老师近期工作很忙,没时间接受采访。许老师在陕西考古界、乃至国家层面都很有知名度。这次没有采访到她,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件憾事。2016年,我看过许老师在三秦出版社出版的《说说秦俑那些事》;她曾在“一席”(现场演讲与网络视频结合的网站)演讲《秦始皇的城与秦始皇的兵》。
2015年首次实现盈利,2018年利润突破20亿元大关;2016年至2020年12月底,累计实现利润90.49亿元,上缴税金43.06亿元,职工人均收入逐年攀升,由2015年初的6.7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2.36万元,提高了1.8倍,职工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企业的带头人--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强。
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于四川安岳(为教师家庭),70年代初父母参加“三线”建设,他跟随来到陕西石泉。17岁时,康振生高中毕业后来到陕西石泉一个偏僻的山村劳动锻炼,插秧、割麦、修梯田,学会了各种农活,3年多的知青岁月,还使他对粮食生产的艰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直接影响了他一生的价值取向。1977年,20岁的康振生考入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习。
陵,是大土山的意思。战国中期,为彰显王权的至高无上,王墓封土高如山陵。后来,陵用来称呼“帝王的坟墓”,有其“专用的升天通道(之处)”的意思。一座座宏伟的皇陵如同一部部史书,书写着各个王朝的盛世风采与末世凋零。帝王功过、王朝兴衰,尽皆埋葬在一片又一片松盖长青、帝王长眠的宝山之下,曾经的荣耀与动荡都在这里画上了句号。
西安人从不掩饰对水的喜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里,无数西安人暗戳戳地给自己海边度假的视频加上一个西安地点的定位,仿佛这样就能轻易获得水边城市的优越感。说这是憧憬也好,是讽刺也罢,不可否认地是,西安人不再“谈水色变”,即便“缺水”的记忆并不遥远。“缺水”自古以来,长安城都以“临水而城兴,因水而城美”自居。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随着全面小康的胜利实现,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成为榆林“三农”工作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榆林聚焦转机制、守底线、抓衔接工作主线,因地制宜,统筹施策,多措并举,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