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的酵母发酵与化学发酵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家庭每天都离不开作为主食的馒头,尤其是在北方。由于生活节奏在加快,绝大多数的人很少有时间在家里自己蒸馒头,而是选择在附近的超市社区买馒头。
  那么,社区店里号称老面发酵的白白胖胖的大馒头,真的是天然发酵的吗?
  其实,时下很多市面上售卖的“发酵”面食,都是用食用碱、小苏打、泡打粉来发酵的,看似松软,其实并不是用天然酵母制作。我们日常购买时该如何区分并选择发酵食品呢?
  一般情况下,制作馒头等面食发酵主要有两种形式:酵母发酵法,膨松剂化学发酵法。
  酵母发酵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中蒸制面食,用的大多是老面发酵法,即用剩余的面团(内含野生的酵母)来催发新的面团,就是通常所说的“老面引子”。此类方法对“老面”的用量、水温、发酵时不同季节的温度等要求都很高,优点是简单便宜口味好。
  使用家庭发酵法时,有时面粉在发酵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酸,让蒸好的馒头有酸味。这时很多人会选择在和面的时候加一些食用碱来中和酸味,让馒头出锅后更加松软,这是因为酸性物质与食用碱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让馒头变得更加膨松。
  另外,还有使用干酵母或专门制作的鲜酵母来发酵面食的,这类纯净酵母的发酵效果会更好。
  用传统方法发酵出来的面食,白中透着微黄,有淡淡的面香味,如果酵母用量比较多,则会有一点酸味,加碱中和后,也会有碱味,捏在手里不会过于松软,面食非常紧实,吃起来也更有嚼头。
  膨松剂化学发酵法
  酵母发酵的不稳定性多一些,并不适合小作坊批量制作面食。因此,商家为了让馒头蓬松多孔,便使用更稳定、更便宜的化学膨松剂,利用酸性和碱性盐的反应,在蒸制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馒头松软。
  苏打、碳酸氢铵、泡打粉、食用碱都属于化学发酵剂,而这几类物质有时候需要组合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香甜泡打粉因为发酵效果好,而且有的会加入甜蜜素等让馒头有淡淡的甜味,所以商家更喜欢用其来发酵食品,并在其中加入小苏打一类物质来组合发酵。
  化学膨松剂中常会有明矾,其中含有铝元素。用含明矾的香甜泡打粉蒸制出来的馒头,看上去虚胖雪白,个头很大,实际上分量很轻,一个看上去很大的馒头一捏就成鸡蛋大小了,掰开后,内部蜂构比较大,入口即化,没有嚼头,但因为有甜蜜素的原因,不用咀嚼便能感觉到有甜味。
  为何要选择酵母发酵的面食?
  日常生活中,面食对人体铝摄入量的“贡献”是很高的,虽然一般不会使人体出现不良症状,但是日积月累,积存在体内的铝元素对于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会日益显现。人的脑细胞与铝元素有亲和性,在脑组织中容易出现沉积,因而会导致常年吃用化学膨松剂发酵面食的老年人出现智力降低、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对老年痴呆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老年痴呆症患者脑中的铝含量都大大超过了正常人。若是孕妇超量摄入铝,还会影响胎儿发育。
  铝在体内超标还会导致骨质疏松,也会降低身体免疫力,甚至引发不孕不育等问题。
  在制作天然酵母发酵面食时,也要注意尽量不加碱或者是小苏打,避免破坏发酵食品中丰富的营养成分,例如B族维生素等。
  在购买发酵面食时,要尽量选择不含铝、用传统方式发酵的合格食品。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是个非常爱花的民族,传说农历每年二月二十日是百花的寿辰,但唯独荷花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有着独享的生日。每逢农历六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它先叶后花,花叶同出,一面开花,一面结实,蕾、花、莲并存。在花茎顶端,怒放着红色、宫粉色、白色与黄色的花,与碧玉般硕大的绿叶交相辉映,画出了夏的葳蕤与灿烂。  荷花无论是花或者叶都清香扑鼻。盛夏时节漫步在荷塘之畔,使人暑气全消,神清气爽。雨后斜阳,那湿润晶莹的
发酵是老祖宗传下的一种绝妙方法,做出的食品独具美味且营养独特,但是大家可能对发酵还不是特别了解。它们的工艺是怎样的,得来的食物有何独特营养价值?发酵食品是通过各种微生物发酵制成,可以放心食用吗?下面,咱就来聊聊发酵的奥秘。    发酵,通常是指微生物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特别是食品工业,依靠发酵技术生产出许多受人们
2012年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一大拨美食,让我们不仅饱了眼福也饱了口福。在依山傍水的徽州,藏匿着一种只有此处才有的人间美味,普通却又独特。有一句关于它的顺口溜流传甚广——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您猜对了,这就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毛豆腐。  豆腐也壮英雄胆  版本一: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时,因家境贫寒,曾给财主家放牛帮工,白天放牛,半夜要起来与长工们一起磨豆腐。他年纪虽小,但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