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式示教板的设计初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示教板是常用教具。如何设计示教板,才能符合教学需要?本文以多用电表原理示教板为例,浅述电路式示教板的设计。
  
  教材内容和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选修3-1)中有关于多用电表的内容。
  教材例题在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5 V,内阻r=0.5Ω,电流表满偏电流Ig=10 mA,电流表电阻为7.5 Ω,A、B为接线柱。
  
  然后,要求用单刀多掷开关把电流表、电阻表和电压表(图3)联起来,组成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要求认识测量电流、电阻和电压时,开关分别调到哪个位置。
  
  
  示教板的设计要求
  
  示教板应符合教学需要。因此,以下诸方面是必须关注到的。
  体现启发性高中物理课中涉及的多用电表知识是基础性和原理性的,并不专业,因此不需要采用多用电表的实用电路。
  教具必须体现启发性,而不是用来灌输知识,因此示教板应配合以上3个问题演示,首先能构成一个电阻表(如图2那样),并且应准备一个电阻表的专用刻度板。使用时先计算若干个电阻值的位置,并得出关系式,然后可以换上按此规律准备好的刻度板。
  体现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应体现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只记忆一个结论。要体现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该示教板应做成电流表部分、电阻表部分和电压表部分可以分别出现,并且可以灵活连接的。其中一些电阻还应可以改变阻值。如果把图4原封不动地搬上示教板,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帮助记忆。
  教具也是一种资源,不一定需要与教材完全相同,因此本示教板也可改为其他的电路。但是需要考虑的是,在本例中如果与教材一致,教师上课会比较方便,否则,教材上的例题需要修改。因此宜采用与教材相同的电路。但是笔者认为,图4中测量电阻的2个量程,宜首先出现一个(使用1.5 V电池)。电流表和电压表宜首先出现单量程。但是,图3中的电流、电阻和电压表合起来,不能立刻得到图4的多用电表,因为图4中的表头两端已有分流电阻,与图3中是不一样的,这在制作示教板时需要重新计算。为了实验方便,建议在图3的表头两端并联分流电阻。为了安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不宜太大。
  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图4电路的基础上,该示教板应具有适当扩充的功能,例如:扩充电流量程、电压量程;在测量电阻时,把1.5 V电池的电压提高,改变电阻量程,等等。
  注意基础性不应涉及改变测量电阻时的接入点来改变量程或其他电路(例如测量交流电压、电流或其他新的电路)等内容,电路应是高中学生能够理解的。
  
  直观性和可见度
  
  单刀多掷开关由于实际的开关可见度都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在此不必采用单刀多掷开关,而是用接线柱代替各接点,用带插头的导线代替开关的“刀”,就可以增大可见度,增强灵活性。
  要不要使用表头一般的磁电系电表可见度都不大,并不适合于演示。解决的方案可以有以下几种:
  1)采用投影表,但是整个示教板也必须适合于投影。
  2)采用摄像后显示,可用视频展示台。如果这样的话,整个示教板体积只需很小。
  3)采用演示电表。高中已经配备演示电表,应该充分利用。
  可用J0403演示电阻表,表头数据: 100 μA(表针零位可调到标度盘中间,成为50 μA~0~50 μA的灵敏电流计),表头内阻3 800 Ω(线圈本身电阻约4 450 Ω,100 μA量程时已并联26.1 kΩ的电阻,以及2个硅二极管(保护用),当加在表头上的电压超过0.6 V时,二极管导通),表头压降0.38 V。100 μA电流量程时的表内电路如图5所示。
  
  图中R0阻值为26.1 kΩ。因此可以在量程为100 μA 时,把J0403演示电阻表接到示教板上。示教板可以加表头,这样使用比较方便,但是应做成参数与J0403演示电表100 μA时的参数相同,并且有接线柱,可以更换为演示电表。
  当然,使用演示电表时需要增加一个特制的刻度板。
  (作者单位: 浙江省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Intel未来教育培训课程及对问题式教学法的理解,针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提出Intel未来教育培训课程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Intel未来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7-0054-02  On Considerations of Intel Teach t
摘要 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对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围绕工科专业学生的施教特点,总结新模式下高校班主任的工作特点,为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导向;高校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7-0057-02  Guidance Cultivate and Innovation Growth:
《好的故事》第一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在统编本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编者要求“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的,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容易“理解”,必须“借助相关资料”。为什么?要“借助”哪些“相关资料”呢?  《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野草》。关于《野草》,鲁迅先生有一段回忆:“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可见,《野草》是一本散文诗集,《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利用QQ这种大众化即时通讯工具,对远程教育有效教学与管理进行的探索和创新,方法独特、形式新颖,可供参考。  关键词QQ功能;远程教育;有效教学与管理;探索    前言      通过实践探索,构建现代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电大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研究课题。本课题组成员在多年的远程教育实践中,摸索了一套利用QQ这种大众化即
写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的假想事物和假象世界,只有遵循某种规律或作者创设的某种特殊法则时才能得以存在。只有在这一法则行得通的前提下,假想世界里的人物才能得以生存,想象故事才可能得以顺利叙述。这些内在规则,就是想象作文的写作策略,通过阅读经典想象文学作品,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学生写作之前,首要任务就是探寻出其中一个规则。  一、探路(挖掘内容,发现规则)  习作前教师给学生留阅读任务,要求从《绿野仙踪》《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新课标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善于给学生营造
“光的全反射”现象是几何光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当然,用实验仪器成功地演示该实验是至关重要的,若能用信息技术制成具有动画效果的演示课件,则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笔者现将该课件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新建一个Flash文档,将影片大小设置为:640×480px,连续插入8个图层,由下至上分别命名为“背景”“标题”“玻璃”“入射光”“反射光”“折射光”“说明文字”“按钮”,并将每个图层
经验是经历过以后的体验。阅读经验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对如何阅读某类作品,解决某类问题所产生的认识。  自动自发的阅读经验是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经过筛选比对产生的,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课堂上进行的阅读,应该在教师的设计下,进行有目的的过程体验,从而积累一定的阅读经验,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在积累阅读经验的目标下,学生阅读理解一部作品是为了个人的阅读经验积累,超越了单单理解作品的目标。近期
课堂实录  一、导入激趣,指导生字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一则谜语:白天草丛待,夜晚空中游。一盏小灯笼,挂在身后头。  生:我觉得是萤火虫,我看到“一盏小灯笼”就猜出来了。  师:萤火虫是一种昆虫,它生活在草丛中,我们看这个“萤”是——  生:草字头,下面是“昆虫”的“虫”。  (师板书“萤”,生齐读。)  师:关于萤火虫,还有这样一则谜语:小飞虫,尾巴明,夜黑闪闪像盏灯。谜语中说,古
摘要 Visual FoxPro(VFP)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VFP既是一个高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又是一个集可视化和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快速开发工具。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如何教好VFP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对VFP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VFP;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4-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