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性T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起源于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慢性炎症性及血栓形成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大量可以诱导炎症反应的免疫细胞,其中以CD4+T细胞亚群中的辅助性T细胞1最多见,此外还包括含量较低的辅助性T细胞2、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这些CD4+T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并通过作用于炎症细胞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鉴于促炎与抗炎反应平衡是决定炎症性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评估循环系统中细胞因子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不同T细胞亚群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变化以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做一综述.“,”Atherosclerosi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and thrombosis disease which originates from lipid,especiall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There are lots of immune cells in the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which can induce inflammatory response.The most common part is Th1 in CD4+T cell subset,and small amount of Th2,Th17 and Treg can also be seen.All these CD4+T cells effect on inflammatory cells and regulate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through cytokines released by autocrine or paracrine.Due to pro-and anti-inflammatory balance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 progression,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tokine level and atherosclerosis disease in cardiovascular system.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hanges of different T cell subsets during atherosclerosis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therosclerosis.
其他文献
目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和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vesical junction obstruction,UVJO)这两个最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病理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肠坏死中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急诊入院的急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患儿38例,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肠坏死为病变组;20例消化道畸形(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无并发症)患儿为正常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切除肠管p38MAPK,p-p38MAPK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肠上皮间紧密连
直肠肛管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随着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PSARP)的广泛应用,术后便秘的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可表现为粪便嵌顿,甚至继发性巨结肠及充盈性大便失禁。便秘的发生与直肠肛管畸形的类型有关,瘘管位置较低的类型如会阴瘘、前庭瘘的便秘发生率较高;还与PSARP术式特点相关(如肠管的保留及术中损伤等)。在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上,发现保留肠管的肠神经系统及Cajal细胞发育异常等
近年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在逐年上升,并且由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所导致的并发症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有效地挽救濒死的心肌将对患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微小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上调或者下调靶微小RN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疾病的病因,导致全身性病变,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而脂肪因子已被证实作为危险的独立影响因子.脂肪组织通过产生脂联素、瘦素、内脂素、Ⅰ型纤溶酶原激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起病隐袭,常常不被重视.体位性低血压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体位性低血压通常继发于药物、体液丢失或肾上腺机能不全,
巨噬细胞具有丰富的生理功能,与多种疾病有关。作为一类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免疫学家发现巨噬细胞在不同的诱导因素下可极化为具有不同表型和功能的亚型,主要分为促炎型巨噬细胞(M1型)和抗炎型巨噬细胞(M2型)。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涉及不同的转录因子,调控不同的目的基因表达而发挥相应的生理学功能,是对巨噬细胞功能认识的更新。新生儿坏死性小
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日趋细化,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有效地治疗心外膜血管的狭窄,但微循环的功能障碍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
目的总结儿童器官捐献婴儿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发生该现象的潜在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儿童器官捐献婴儿肝移植共49例,15例术后早期发生移植肝动脉闭塞,其中2例术后1周内死亡的受者被剔除出本研究,搜集其余13例受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分析该组病例术后的临床过程及预后。结果儿童器官捐献婴儿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内动脉分支闭塞9例,肝动脉主干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