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l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微小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上调或者下调靶微小RNA的表达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为临床上心肌保护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现将围绕微小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effect of revascularization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especial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n recent years,many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icroRNA(miRNA) plays a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process,and MIRI can be reduced by up-regulating or down-regulating target miRNA,and providing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e clinical myocardial protection.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reviewing the new research progress of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iRNA in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其他文献
Roux-en-Y胃旁路术(RYGB)是外科手术治疗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但目前空肠食物支及胆胰支旷置的长度存在较多争议。基于美国减重外科协会的调查,目前空肠旷置长度,食物支为10~250 cm,胆胰支为35~250 cm。小肠旷置过短,可能影响临床疗效,旷置过长,又容易导致营养障碍、腹泻等并发症发生。小肠旷置长度一定的情况下,不同长度的食物支和胆胰支组合与术后多余体质量下降及血糖
目的探讨蕈式引流管造瘘在小儿回肠末端穿孔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收住的4例急腹症患儿(均为男孩,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2岁9个月),我们采取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均发现有回肠末端穿孔,穿孔距离距回盲部从1.5 cm至3 cm不等,术中我们均采用了蕈式引流管经回肠末端穿孔原位造瘘。结果本组4例患儿均在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有发热,体温38.0 ℃以下,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常见肠道疾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国内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增加,而NEC发病率有所上升,病死率仍较高。目前临床上对NEC的主要管理措施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干细胞治疗NEC虽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干细胞逐渐成为NEC治疗的研究热点,可能成为新突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去氨加压素单独使用和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儿童夜遗尿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至2016年8月)、Cochrane library(1996年1月至2016年8月)、Embase(1974年1月至2016年8月)、CNKI(1994年1月至2016年8月)、万方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16年8月)、CBM(1978年1月至2016年8月)数据库,按
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通常在体位改变时发生,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其患病率与年龄相关,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并且有其相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终末期表现,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发病原因包括心肌病变、心肌代谢障碍、心脏负荷长期过重、心室充盈受限等,这些病因均可导致心脏结构和收缩舒张
目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和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vesical junction obstruction,UVJO)这两个最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病理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肠坏死中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急诊入院的急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患儿38例,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肠坏死为病变组;20例消化道畸形(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无并发症)患儿为正常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切除肠管p38MAPK,p-p38MAPK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肠上皮间紧密连
直肠肛管畸形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随着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PSARP)的广泛应用,术后便秘的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可表现为粪便嵌顿,甚至继发性巨结肠及充盈性大便失禁。便秘的发生与直肠肛管畸形的类型有关,瘘管位置较低的类型如会阴瘘、前庭瘘的便秘发生率较高;还与PSARP术式特点相关(如肠管的保留及术中损伤等)。在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上,发现保留肠管的肠神经系统及Cajal细胞发育异常等
近年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在逐年上升,并且由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所导致的并发症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有效地挽救濒死的心肌将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