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雨如注!暴雨如注!暴雨如注!
南方暴雨在这个夏天来得“凶猛”。进入6月以来,这四个字似乎成为了许多城市的关键词。多地经历了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降雨过程,广西、广东、湖南、贵州、浙江等省份频频拉响洪水预警。
此后,暴雨并没有停止“北上”的步伐。重灾区桂林、梧州等地的洪水已经退去,四川、贵州、湖南的洪水预警和受灾消息相继传来。6月2日到7月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预警31天,连续发布预警日数为2010年有预警记录以来同期最多。
被暴雨支配的恐惧,还要忍受多久?接下来有没有暴发大洪水的可能性?南方打开了“水龙头”,北方也迎来了“烧烤天”。有研究人员甚至预言:“地球再过50年将出现近乎不适合居住的高温天气。”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殷杰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虽说这种预言没有科学根据,但全球气候变化已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了。
暴雨为何下个不停?
通常來说,进入五六月份后,我国整个南方地区都会进入相对多雨的时期。殷杰表示,一般首先爆发的是华南汛期,然后是6月中旬到7月上旬,江淮到江汉一带地区的降雨集中期。7月中旬以前,南方降水比较集中,中下旬以后,降雨带逐渐会到达华北、东北一带。
但与往年不同,今年南方地区的雨水,呈现了偏早、偏多的特点。比如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先后于6月1日、9日和10日进入梅雨期,分别比常年偏早7天、5天和11天。据统计,全国6月平均降水量达11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为1961年以来第九多。
特别是湖北南部、东部以及四川东部、重庆、苏皖中南部等地6月降雨量较常年同期都偏多2倍至4倍,局地甚至超过5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这轮强降雨还有“昼伏夜出”的特点,由于南方雨季是气温升高的季节,白天升温快,能力蓄积;傍晚开始,高空气温下降,与地面温差逐步拉大,云层上冷下热,于是低层暖空气上升冷却,凝结成雨。
至于暴雨为何下个不停,殷杰解释道:“这是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强度较强,导致雨带比较稳定,同时西南季风又从印度洋一路吹到南海一带,再加上东北部弱冷空气频繁南下,形成较强的暖湿气流输送,从而使得南方持续性强降雨。”
“副高”,气象学专业用语,全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个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空永久性的暖性高压环流系统,是造成我国夏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简单点说,副高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天气状态就相对稳定。“降水,就一直降水,高温,就一直高温。”
每年“副高”都会自南向北推进,其间会经历2次“北跳”和3次“停滞”,之后雨带随之北上,形成3个具有区域特征的雨季,即4月上旬-6月上旬华南前汛期、6月中旬-7月上旬梅雨雨季和7月中旬-8月下旬华北雨季。可以说,今年这轮持续强降水过程,就是华南前汛期“最后的疯狂”。
这个时期正值端午节龙舟竞渡之时,所以被称为“龙舟水”。“龙舟水”为何来势汹汹?这就不得不提季风。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南海夏季风爆发,冲上华南,势不可挡,产生季风对流性降水。与此同时,北方冷空气不甘心就此“北退”,做着最后的挣扎,与夏季季风在华南上空上演“相爱相杀”,冷暖交汇,就容易形成长时间的强降水了。
但殷杰也表示,虽然今年的降雨时间更长,梅雨季节也更长,但从水文气象数据来看,降雨量和洪峰流量并没有比往年高出太多。“降雨量和洪峰流量增加了7%-10%,没有像1998年大洪水一样,猛烈地翻倍。”另外,以前所说的南方洪涝,往往在平原或低丘陵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但今年重点区域发生了转移,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支流一些小的流域,比如高山居多的重庆,以及高原、盆地分布多的云贵、四川等。
由于重庆地形起伏太大,势能大了,水流就大。如果短时降雨比往年偏多,那么极易造成很强的山洪,洪峰水量水位也会瞬间上升很快。尤其是綦江,出现了1940年以来的最大洪水。但是,暴发洪水的长江、珠江支流,大都为流短湍急的小型支流,洪水总量不大。
其他大型支流,如岷江、沱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目前水情还比较平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媒体上天天洪水刷屏,长江干流的水位并不算很高,流量也不算特别大。对长江干流来说,现在的洪水,也远称不上大洪水。
殷杰告诉《新民周刊》,从专业角度来看,今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一个汛期。据媒体报道,7月2日上午10点,三峡水库入库流量5万立方米/秒,达到洪水编号标准,2020年长江一号洪水已经形成,这才标志着2020年我国防洪防汛进入了新阶段。
而长江干流洪水的形成,才是真正会造成广泛严重灾情,也是最需要公众给予更多关注的部分。
会暴发大洪水吗?
根据目前情况看,会暴发大洪水吗?专家认为,作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大河,长江源远流长。上、中、下游暴雨季是相对错开的,各支流不会同时涨水,而且长江流域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因此没那么容易发生全流域大洪水。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两次最厉害的洪水,一个是1954年,一次是1998年。这两次大洪水,有一个共同点:都发生了极端天气。1954年,长江流域出现了超长梅雨,沿江暴雨从4月底下到8月底,下得昏天暗地,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总雨量、长江和淮河总水量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1998年7月中旬,在梅雨带西进四川、北上河南后,副高突然崩溃,以武汉特大暴雨为标志,暴雨重回长江中下游,倒黄梅出现,随后在上、中、下游来回摆动。于是四川洪水和湖北洪水相遇,你托我顶,本已平息的干流洪水卷土重来,依次形成2-8号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