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群协同:进展与路径

来源 :地理信息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以来,特大城市群如伦敦、东京、纽约、旧金山、粤港澳大湾区等迅速发展.特大城市群的孕育与增长得益于空间融合、人口迁移、经济合作和科技创新的共同作用,也奠定了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网络空间协同发展的基础.但城市群演进与发展中也出现了资源错配、同质竞争、发展不均、环境污染等问题,传统的分析工具和治理范式面临挑战,呼唤更有效的空间模型和决策方法.新的技术方法如何促进特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在2020年国际中国规划年会的特别论坛上,5位专家围绕城市群协同主题,解读特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解析形成机理与协同治理需求,展望融合大数据、地理信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慧湾区建设路径.
其他文献
In this paper,we extend the notion of the T-Schur decomposition to the weighted T-core-EP decomposition.Next,the weighted T-core-EP inverse of rectangular tensors is defined by a system,and its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are obtained.Furthermore,the perturb
在现代汉语中,“好似”一词的分布搭配和语用功能已经趋向于副词化,在这之前“好似”最主要的用法是表示“像似”义的状中短语,逐渐词汇化为动词.随着“好似”的运用变得更加广泛,它的句法位置由谓语转变为状语,变为副词,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如此X”可表示说话者对某种性质或行为程度的主观强调,构式由回溯推理获得高程度的基本语义范畴,同时包含反预期义的寄生范畴,在表达时具有言语内指功能和语境外指功能.从历时角度看,“如此”的句法功能经历了由谓语变为补语、再前移作状语的过程,由于表义重心转移、紧邻语境影响以及代词替代功能弱化,短语在词汇化的过程中衍生出指称程度的作用,但与普通程度副词有诸多区别.
余华在小说《第七天》中建构了一个“亡灵世界”,以“亡灵”视角透视现实世界的荒诞离奇.从“实际生活经验”视角解读亡灵世界,发现《第七天》关注个体生存状态,通过叙述亡灵在死后七天时间寻找生存意义的过程,印证了死亡的“本己”和“在傍”,也表明此在生存体验须放在时间中考察,才能抵达真理,显露生命最真实的面相,这与海德格尔“实际生活经验”哲学观点相通.《第七天》中“向死而生”的死亡书写,可看作是海氏哲学视角下“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显现,也是余华文学叙事上的一次转向.
破产和解制度具有简洁、高效和充分展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制度优势.我国破产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率低且效果并不理想,究其缘由是其制度本身设计存在缺陷和缺乏完善的配套制度为其保驾护航,为此提出以下完善破产和解制度的路径:第一,优化和解申请条件,扩大申请和解程序的原因并增加申请主体;第二,限制担保物权人之权利行使;第三,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法院及管理人的监督作用;第四,建立破产和解与破产重整制度之间的转换机制.
推动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关键举措,要落实这一举措就必须借助有力的载体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而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态,其不仅对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就目前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来看,在市场定位、规划布局、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基础设施以及投融资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使其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应然功能未得到完全发挥.因此,有必要针对特色小镇在探索发展过程中所存问题来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具体包括找准市场定位、突出特色产业、科学合理规划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证据开示程序有利于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真实性、自愿性,保障辩方行使知悉权,体现检察官履行客观公正义务,推动侦查走向公开.但现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证据开示程序的性质、范围、时间、地点、监督与救济机制等方面存在不明或缺失.结合我国认罪认罚司法实践和域外有益经验,应当明确诉辩双方在认罪认罚案件中负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开示义务,在认罪认罚功能区采用两阶段式开示,逐步推动双方开示范围扩大化,建立分主体分情况的开示不当惩罚与救济机制.
文章就《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这四部现代大型语文辞书有关“趣、趋、掫”三个字的注音释义进行了辩证.
本研究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动词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采用的认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日常交际和语篇中使用频繁的动词隐喻的教学提供经验基础.共有20位大二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隐喻句释义任务和回溯访谈,对他们采用的三类认知机制的使用频率和促成正确理解率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范畴化机制、间接范畴化机制以及比较机制均在二语英语动词隐喻理解中发挥作用,其中,间接范畴化机制使用频率最高,范畴化机制则促成正确理解率最高.(2)三类间接范畴化模式在运作:中介实体直接由隐喻动词引出;中介实体由各类信息引出;中介实
劳伦斯是哲人作家,崇尚直觉,追求本真,并从生命本源角度探究了本真何在.《虹》主人公也对生命本源、本真生命做了直觉探寻.这就意味着,读者需发挥直觉,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和主题.生命本源,不能知,也不可道,被权称为“未知”“神秘”“上帝”“无限”“永恒”等等.这些术语相当于中国哲学中的本体——“道”,而非基督教中的“上帝”.这就要求译者结合身体直觉和理性辨析进行翻译.把《虹》中表示生命本源之词释译为“道”,将“内在生命”“唯一之真”译为“本真生命”,看似不对等,但却实现了D.罗宾逊所倡导的读者反应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