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与诊断实验室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机 构】
:
,
【出 处】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42期
其他文献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尽管男女获得相关致病突变的概率相等,但由于两性之间致病突变外显率的差异,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并且,Brugada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表现、预后方面都表现出了性别差异。相比男性,女性较少出现晕厥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预后明显好于男性患者。目前仍无针对女性的危险分层策略,研究认为心脏骤停史和晕厥史是女性患者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但
目的评价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指导的三尖瓣隔瓣瓣下起源室性早搏(室早)导管消融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ICE指导的三尖瓣隔瓣瓣下起源室早射频消融术患者10例,中位年龄32(IQR 17~64)岁,男7例、女3例。所有患者在完整重建三尖瓣及右心室结构后,于室早时行激动标测,使用压力导管经反"C"法到达三尖瓣隔瓣瓣下区域进行放电,观察消融
目的研究回收利用双腔起搏器制备超速起搏犬心力衰竭模型方法的可行性,为心动过速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基础研究提供可靠实验模型。方法10只健康比格犬全身麻醉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经右颈外静脉途径植入心室导线,模型组和回收组分别连接心房颤动模型超速起搏器和回收利用的双腔起搏器,并快速持续起搏右心室6周。术后2、4、6周程控起搏情况,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腔大小改变及射血分数改变。术后6周停止快速起搏,解剖取
脓毒症是一种生理学致病机制不明确的疾病综合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最新定义指出脓毒症是指由感染诱发宿主反应失调造成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反应过度伴随免疫抑制失衡会导致患者出现复杂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脓毒症相关性炎症反应以及器官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脓毒症病程发展伴随有mi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监测分析miRNA水平可以辅助诊断脓毒症,判断疾病预
沙眼衣原体(CT)是临床上引起沙眼和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本文阐述了CT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主要包括荧光定量PCR技术、核酸恒温扩增技术、PCR-杂交技术、测序技术,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CT的即时检验方法。
补体系统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证据表明,补体对机体的作用不仅仅限于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危险因素,补体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影响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进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鉴于补体在肿瘤中发挥着复杂且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补体固有成分、补体活化产物以及补体调节蛋白3个方面阐述补体系统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相关机制,并针对这些机制为补体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旨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
临床生化检验是医学检验的重要亚专业之一,也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与难点。但临床生化检验的带教也最容易走入"只教仪器操作,其他靠学员自学"的误区,甚至出现教师不知该教什么,学员不知该学什么的迷茫情绪。在此,阐述检验科临床生化室的带教经验,制订的版块式培训方案,采用的导师负责制与日常带教相结合模式,灵活运用操作演示、专题小讲座、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辅以面试、笔试、演讲汇报等过程性考核形式,显著提高了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补体过度激活是导致APS血栓形成和病理妊娠的关键环节。随着人们对补体激活在APS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针对补体的抑制治疗方法也相继涌现。因此,补体成分检测对APS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脑脊液循环游离DNA(cfD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膜转移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间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的25例NSCLC脑膜转移患者,25例患者均经脑脊液肿瘤细胞学镜检并细胞角蛋白7(CK7)、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以及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确诊为脑膜转移。提取脑脊液cfDNA,采用二代测序[鹍远基因P
目的探讨样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青海省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6日至2019年3月30日住院和门诊患者共53例全血样本的淋巴细胞亚群。于样本采集后4 h内完成检测(对照组)、4 h内完成细胞染色,将已染色样本室温保存(处理组A)24 h、36 h后再上机检测、样本室温保存(处理组B)24 h、48 h、72 h后、样本4 ℃保存(处理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