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阅读四步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ove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人小孩都爱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表达观点、达到劝解的目的是一种独具智慧的行为。寓言故事正是这样一种喻哲理于叙事、喻庄重于诙谐、喻沉思于欢笑之中的微型小故事。中国古代的庄子、西方的伊索都是因为善于用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表达观点而被尊为思想大师。把寓言这个古老而闪耀真理光辉的文体介绍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品味它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寓言这一文体的特征,寓言教学一般分为这样几个板块:熟悉故事情节、领悟主要寓意、多角度阐述寓意、联系生活深化寓意。
  一、熟悉故事情节
  寓言的外在形式都是一则则风趣而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大多以人为主人翁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国外的语言小故事大多以动植物为主人翁如《葫芦和松树》、《狼和小羊》等。既然是故事,那么必然有情节,所以学习寓言的第一步就是熟悉故事的情节,为领悟寓意做好铺垫。可以使用生动复述法、简洁概述法、一句话概括法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课堂训练效果。
  二、领悟主要寓意
  有些寓言比如《龟兔赛跑》,只要了解情节就能把握主要寓意,这则寓言正是因为兔子的成功、乌龟的失败让我们明白了骄傲必败的道理。类似的还有《蚊子和狮子》、《鹰和屎壳郎》。但是,有的寓言仅知道情节还不能准确地领悟寓意,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寓言的特征,反复思考才能正确理解主要寓意。比如《白兔与月亮》是讲白兔在得到月亮前后赏月心情的变化。具体分析,作者主要是通过描写小白兔的心理变化呈现寓意,小白兔的心理有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无忧无虑、心旷神怡——紧张不安、心痛如割——如释重负、宁静从容。从这个心理变化过程我们得出这则寓言的主要寓意是:人面对巨大的财富时要拿得起放得下,伊索寓言《狐狸和狮子》也与之同类。
  《落难的王子》则是通过对话表现寓意的,文中的王子一开始听到别人的灾难这样说:“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后来自己遭了难,他劝别人时的语言便发生了变化:“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通过王子前后语言的对比,我们知道是苦难使他变得坚毅了,类似的有《胃和脚》、《孔雀和白鹤》、《猫和鸡》。
  只要我们在阅读中、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就会发现,其实有更多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抵达寓言智慧的殿堂,比如还可以从故事主人翁的动作、神态等角度分析、思考。
  三、多角度阐述寓意
  寓言因为本身就具有思辨性,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很好的载体。每一则寓言除了具有作者创作时的主要寓意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多侧面地理解,从而悟出更多的道理。比如《愚公移山》的主要寓意是: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成功。如果换一个角度想,除了移山之外有没有更便捷的方式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呢?有这样的领悟:当我们不能改变天气的时候,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山难以一下子搬走,但愚公的家相对而言就比较好搬一些。
  《三人成虎》主要是说不存在的事情说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事实了,相信的人也就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要避免自己与负面的事情有关。再如《白兔和月亮》的寓意还可以这样理解:人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不留私欲才能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在自己的信念和财富之间要懂得正确取舍等。《落难的王子》可以有这样的理解:好死不如赖活;感谢生活中的苦难等。
  总之,领悟寓言寓意的途径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感悟,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节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联系生活深化寓意
  语文是从生活中来的,是指导生活的,只有打通了语文与生活这条活水之间的通道,语文世界才能异彩纷呈、缤纷灿烂、充满生机。在领悟了寓言的寓意之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把学到的道理与生活相融合。如《白兔与月亮》,在领悟了寓意之后,老师可以提问这样一个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同学们,在你们所见所闻的事例中,有没有像白兔这样独具慧心的人?”学生众说纷纭:“科学家居里夫人”、“英雄人物文天祥”、“三弹一星的总设计师钱学森”、“还有身边一些普通人——我们的老师等”。老师再问:“那么有没有与白兔的做法相反的人呢?”学生举出了历史上的贪官——和绅及现在社会上的贪污受贿者,这样学生就对《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再如《落难的王子》,请学生以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为例,学生就讲到以前没住校的时候听说要自己动手洗衣服,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已经住校一个月衣服早就自己洗了。以前觉得到了初中,老师和同学都是陌生的,怕自己不能适应,而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与老师和同学和谐相处了。正是有了书本与生活的联系才有了学生那一朵朵闪耀智慧的火花,他们是多么欣喜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在生活中立刻使用,是多么惊奇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竟还包涵这样深刻的道理。
  寓言仿佛是得到成仙的老人,岁月流逝,历史悠久,却还是童心未泯,仿佛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中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使得我们在别人的喜怒哀乐中感悟自己的悲欢离合。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蕴含灿烂悠久的文化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一直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思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策略三方面阐述了见解,做了研究。  一、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学习空间  开发文言教学资源,开拓文
摘 要: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合作学习的内涵入手,总结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内涵 教学策略  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重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此次课改的难点、重点、亮点。合作学习因其注重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
摘 要: 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教学,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注重和加强审美教学,拓宽学生审美视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审美人格,从而实现古典诗歌美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古典诗词 美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审美性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教学活动,通过教师深入挖掘诗歌蕴含的审美因素,以审美的方式优化诗歌的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获得诗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