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这篇课文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像一首散文诗,语言简洁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学时不应作过多分析,主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欣赏作者独特的审美品位,体会这篇散文语言的细腻精美。
一、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教学课文第一部分,首先让学生闭眼听配乐朗读,接着让学生模仿朗读,边读边想边找: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生:“我喜欢看秋风里摇曳的芒草。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白得那样凄凉,美丽孤独。”从这句话我感受到了秋风瑟瑟、野草凄凄之美。
师: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凄凉的美,你是个多愁善感的孩子。
生:“我还喜欢花,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以及悠闲的素馨。我也喜欢开在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我认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尊荣。”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百花争艳的美丽。
师:小野花具有什么样的尊荣呢?
生:小野花它们给我们的大自然增添了美,它们是可爱的。
生:小野花默默点缀着大自然,无私奉献,我觉得它们更伟大。
师:是呀,你们体会得真好,能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学生目视英文,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读出四季的美丽,读出大自然的美,读书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美
叶圣陶先生说:“书要苦读,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语言美。”作家通过笔下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读者则通过精读作品来感受美。精读课文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研究、探索,推敲、斟酌一些关键字词,细致地剖析、品赏语言的情味,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领会文章的情感美,享受审美乐趣。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即作者感受生活的美这一部分,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体会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美的体会的句子。
生:“我喜欢读馆。我喜欢弟弟妹妹的馆,那些幼稚淳朴的句子,总使我在泪光中重新看见南方那燃遍凤凰花的小城。”我感受到作者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
生:“我喜欢朋友,喜欢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去拜访他们,尤其喜欢在雨中去叩湿湿的大门。当她连跑带跳地来迎接我,雨后的阳光就似乎忽然炽燃起来。”我感受到了朋友相见时的那份惊喜和激动。
师:是啊,你体会得真好。在突如其来时与朋友相见,真是喜从天降。
接着,学生还从作者喜欢看书,喜欢看到可爱的中学生,喜欢生活中的许许多多来感受作者对生活的喜爱。这时,教师以“你从作者喜欢大自然。喜欢生活中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來发问,就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理解“我喜欢生活,而且深深地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这个句子。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空间。
三、赏读课文,感慨写法美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巧,更要引导学生在习作训练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这篇课文作者是按先写自然,再写社会生活的文略来抒写自己情怀的。但不管是写自然景观,还是写社会生活,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社会独特的感悟,表明了乐观的人生态度,流露出热爱生活的情趣,赞美了人世间的友情、亲情等真情,从中可见散文“形散而神聚”的体裁特点。学完了课文,让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板书,找找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是怎么写的,整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都是按“我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来写。
师:你读得真认真,学得真用心。
生:我发现作者是先写喜欢大自然,再写喜欢生活,最后表达对生活的喜爱这样的顺序来写。
师:你们不但能读懂这篇课文的内容,还知道作者的写法,真好。你们能学着作者的这种写法也来写写“我喜欢什么”吗?
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之后,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成了一段段优美的语句。
《我喜欢》整篇课文从写自然到写生活,最后以简明深刻、含义丰富的一句话结束,衔接紧密,推进自然,展示了流畅美、条理美、构思美。在教学中以朗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教学课文第一部分,首先让学生闭眼听配乐朗读,接着让学生模仿朗读,边读边想边找: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生:“我喜欢看秋风里摇曳的芒草。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白得那样凄凉,美丽孤独。”从这句话我感受到了秋风瑟瑟、野草凄凄之美。
师: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凄凉的美,你是个多愁善感的孩子。
生:“我还喜欢花,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以及悠闲的素馨。我也喜欢开在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我认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尊荣。”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百花争艳的美丽。
师:小野花具有什么样的尊荣呢?
生:小野花它们给我们的大自然增添了美,它们是可爱的。
生:小野花默默点缀着大自然,无私奉献,我觉得它们更伟大。
师:是呀,你们体会得真好,能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学生目视英文,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读出四季的美丽,读出大自然的美,读书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美
叶圣陶先生说:“书要苦读,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语言美。”作家通过笔下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读者则通过精读作品来感受美。精读课文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研究、探索,推敲、斟酌一些关键字词,细致地剖析、品赏语言的情味,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领会文章的情感美,享受审美乐趣。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即作者感受生活的美这一部分,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体会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美的体会的句子。
生:“我喜欢读馆。我喜欢弟弟妹妹的馆,那些幼稚淳朴的句子,总使我在泪光中重新看见南方那燃遍凤凰花的小城。”我感受到作者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
生:“我喜欢朋友,喜欢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去拜访他们,尤其喜欢在雨中去叩湿湿的大门。当她连跑带跳地来迎接我,雨后的阳光就似乎忽然炽燃起来。”我感受到了朋友相见时的那份惊喜和激动。
师:是啊,你体会得真好。在突如其来时与朋友相见,真是喜从天降。
接着,学生还从作者喜欢看书,喜欢看到可爱的中学生,喜欢生活中的许许多多来感受作者对生活的喜爱。这时,教师以“你从作者喜欢大自然。喜欢生活中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來发问,就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理解“我喜欢生活,而且深深地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这个句子。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空间。
三、赏读课文,感慨写法美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巧,更要引导学生在习作训练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这篇课文作者是按先写自然,再写社会生活的文略来抒写自己情怀的。但不管是写自然景观,还是写社会生活,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社会独特的感悟,表明了乐观的人生态度,流露出热爱生活的情趣,赞美了人世间的友情、亲情等真情,从中可见散文“形散而神聚”的体裁特点。学完了课文,让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板书,找找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是怎么写的,整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都是按“我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来写。
师:你读得真认真,学得真用心。
生:我发现作者是先写喜欢大自然,再写喜欢生活,最后表达对生活的喜爱这样的顺序来写。
师:你们不但能读懂这篇课文的内容,还知道作者的写法,真好。你们能学着作者的这种写法也来写写“我喜欢什么”吗?
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之后,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成了一段段优美的语句。
《我喜欢》整篇课文从写自然到写生活,最后以简明深刻、含义丰富的一句话结束,衔接紧密,推进自然,展示了流畅美、条理美、构思美。在教学中以朗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