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读 美的薰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x1989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这篇课文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像一首散文诗,语言简洁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学时不应作过多分析,主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欣赏作者独特的审美品位,体会这篇散文语言的细腻精美。
  
  一、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教学课文第一部分,首先让学生闭眼听配乐朗读,接着让学生模仿朗读,边读边想边找: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生:“我喜欢看秋风里摇曳的芒草。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白得那样凄凉,美丽孤独。”从这句话我感受到了秋风瑟瑟、野草凄凄之美。
  师:你感受到的是一种凄凉的美,你是个多愁善感的孩子。
  生:“我还喜欢花,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以及悠闲的素馨。我也喜欢开在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我认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尊荣。”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百花争艳的美丽。
  师:小野花具有什么样的尊荣呢?
  生:小野花它们给我们的大自然增添了美,它们是可爱的。
  生:小野花默默点缀着大自然,无私奉献,我觉得它们更伟大。
  师:是呀,你们体会得真好,能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学生目视英文,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读出四季的美丽,读出大自然的美,读书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美
  
  叶圣陶先生说:“书要苦读,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语言美。”作家通过笔下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读者则通过精读作品来感受美。精读课文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研究、探索,推敲、斟酌一些关键字词,细致地剖析、品赏语言的情味,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领会文章的情感美,享受审美乐趣。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即作者感受生活的美这一部分,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体会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美的体会的句子。
  生:“我喜欢读馆。我喜欢弟弟妹妹的馆,那些幼稚淳朴的句子,总使我在泪光中重新看见南方那燃遍凤凰花的小城。”我感受到作者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
  生:“我喜欢朋友,喜欢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去拜访他们,尤其喜欢在雨中去叩湿湿的大门。当她连跑带跳地来迎接我,雨后的阳光就似乎忽然炽燃起来。”我感受到了朋友相见时的那份惊喜和激动。
  师:是啊,你体会得真好。在突如其来时与朋友相见,真是喜从天降。
  接着,学生还从作者喜欢看书,喜欢看到可爱的中学生,喜欢生活中的许许多多来感受作者对生活的喜爱。这时,教师以“你从作者喜欢大自然。喜欢生活中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來发问,就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理解“我喜欢生活,而且深深地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这个句子。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空间。
  
  三、赏读课文,感慨写法美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巧,更要引导学生在习作训练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这篇课文作者是按先写自然,再写社会生活的文略来抒写自己情怀的。但不管是写自然景观,还是写社会生活,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社会独特的感悟,表明了乐观的人生态度,流露出热爱生活的情趣,赞美了人世间的友情、亲情等真情,从中可见散文“形散而神聚”的体裁特点。学完了课文,让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板书,找找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是怎么写的,整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都是按“我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来写。
  师:你读得真认真,学得真用心。
  生:我发现作者是先写喜欢大自然,再写喜欢生活,最后表达对生活的喜爱这样的顺序来写。
  师:你们不但能读懂这篇课文的内容,还知道作者的写法,真好。你们能学着作者的这种写法也来写写“我喜欢什么”吗?
  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之后,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成了一段段优美的语句。
  《我喜欢》整篇课文从写自然到写生活,最后以简明深刻、含义丰富的一句话结束,衔接紧密,推进自然,展示了流畅美、条理美、构思美。在教学中以朗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针对数学教育教学严重脱离实际而提出的,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收集学生生活世界中的素材。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资源,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几年来,我通过教学,对数学教学生活化有了点滴体会。    一、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扬。”欣赏、赞扬和鼓励更是帮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性格内向、孤僻或者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更是渴望得到赏识。一个人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
新形势下,为解决广大聋生面临的严峻社会生存和就业问题,注重职业化教学的总体趋向已得到特殊教育学界的普遍认同。针对聋生普遍具有思维专注认真、动手能力往往强于正常学生的生理特点,美工教学成为聋校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突破口之一。在此大背景下,在聋校高年段如何实践美工教学职业化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    一、要以适应就业为目的,针对性设计以职业需求为主的美工教学内容    目前,要想针对
美籍华人、著名心理学家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金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空,心中顿时明朗……教师在教学中,就是为学生打开溢满玫瑰之窗的智人。    一、开启情感智力之窗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知识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爱的阳光。教师的爱在心里、在语言上,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我常说三句口头禅:  第一句:“我找你有点事。”  去年暑假,和朋友的孩子一起出游,一路上我们常常在一起交流学校的情况。其中有一次交谈,令我终身难忘。那次,这个六年级孩子跟我谈了很多。当我们谈到是否经常受批评时,孩子的脸涨得通红,显得很激动。他向我讲述当初挨批的事,说到最后,孩子生气地说:“阿姨,听着同学们的哄笑声,我真想找个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推进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全市各中小学还没有全部推行校园集体舞的基础上,我校欣然接受了市教育局下达的任务:一个月后在我校召开阳光体育现场会,要求我校以校园集体舞作为本次现场会的重头戏推出。接受任务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我们两位专职体育教师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全校师生近一个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展示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根据其与社会、生活、自然的广泛联系,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活动时空,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课程资源单一、学习空间封闭的状况,从而带领学生走进蓝天下的学校,去阅读生活的教科书。    一、开发品德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这方面资源很多,可紧密结合时令开展活动,像“3.8”可以开展“走近,半边天”’的实践活动,“5.1”可开展“感恩劳动者”
“让孩子们认识周围的事物”既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我们美术教学所追求的。我一直认为美术教学就是一种体验。在跟孩子们一起认识古老而又年轻的蓝印花布过程中着实体验了一回淳朴的蓝白之美。  南通濒江临海,是全国研究开发和生产民间蓝印花布的重点地区,被誉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蓝印花布蓝白二色,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在继承蓝印花布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和技术创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加强和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真、善、美的熏陶。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教育的任
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常常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生成需要怎样的课堂生态环境?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感受活力无限的数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