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峻与温情并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g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数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基本都知道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很多教师都觉得没什么可教。通过两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规定”这个冷峻的外表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温情的一面。
  [关键词]转化 验证 经历 迁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07
  在一节“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课上,一位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呢?”教师回答:“先乘除、后加减,这是一种数学规定。”很多教师都认为这里不需要解释什么;有的教师认为乘法比较高级,因此先算高级运算,再算低级运算;有的教师认为,先算乘法是因为解题的需要。
  为什么不规定先加减、后乘除呢?能否探究其合理性呢?教师该为此组织什么数学活动,提供哪些必要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该设计什么样的目标呢?是正确、快速地计算,是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四则运算问题,还是要让学生整体理解四则运算的顺序的约定是数学追求简洁、有效的结果,感受数学中大量的“约定俗成”中的合理性呢?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学生面临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时,教师要清楚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思维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经历和知识储备,自由展开联想。以“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为例,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儿童视角弄清问题情境中的事理,理解题目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做到低起点、慢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内涵。  [关键词]加法;低年
[摘 要]当教育教学研究的视角回归到“儿童”时,教师应强烈意识到数学文本不应简单看成知识的汇聚、既定方法定义的合集、乃至天经地义的真理,而应让它拥有更多“生长”的力量——生长知识,生长才能,生长智慧。从课例的视角,探讨如何实现这一意义转换。  [关键词]儿童视域 文本 认知生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0-007  很长一段
[摘 要]数学广角中的数学思维含量非常高,它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面对这一新的内容,许多教师都不知道如何教学,出现了种种误区。教师要理清教学思路,探寻数学广角的有效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广角教学之路更精彩。  [关键词]数学广角 误区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0  人教
教学回放:  在一次磨课活动中,我执教“小数乘整数”一课,第一次试教时创设以下情境:“明明早晨要买三个饼子,一个3.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列式为3.5×3。我追问:“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这是小数乘整数。”我再问:“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三种解答方法:(1)3.5 3.5 3.5=10.5(元);(2)3.5元=35角,35×3=105(角)
[摘 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探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动手操作 框架式 探究式 机械性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33  教学片断一:  师:请每组同学拿出圆柱和圆锥学具
健康中国,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一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
课前思考: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及表面积计算之后。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见的体积单位。物体的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如何帮助学生建构体积概念呢?在众多的教学设计及课例观摩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倒水、倒沙等实验,让学生直观感知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并再次进行对比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从而建立
教学片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 自主探究:每个人利用自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及三角尺、直尺等工具,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与角的特征。  【说明:教师提出探究活动的具体要求、操作流程和探究目标,或出示学习提纲,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是每节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学生只有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才会有深刻的印象。】  2. 小组交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
[摘 要]活力数学追求的是从学生心灵发展出发,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习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活力数学源于自主,自主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课堂的开放。活力数学贵在体验,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将学习活动中的一些问题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活力数学,重在思维,做到把握本质,发展思维;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思维,从
[摘 要]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会表格列举以后,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习一些其他的列举形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列举 比较 体验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25  在策略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对比活动,可以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将知识逐步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