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及毒性变化规律

来源 :环境监控与预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jia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化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作为废水污染物和毒性的主要来源受到广泛关注.厌氧-缺氧-好氧(A-A-O)生物法联合混凝沉淀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于2018年4,7和11月分别采集4座焦化废水处理厂废水,采用光谱学分析手段和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对A-A-O联合混凝沉淀处理过程中焦化废水的DOM和毒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芳香性物质,其中类色氨酸、络氨酸物质占主导,其次为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富里酸物质和类腐殖酸类物质;未经处理的焦化废水对藻类和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等级为中毒至高毒.A-A-O联合混凝沉淀处理可去除90%以上的类色氨酸、络氨酸和类富里酸物质,但对类腐殖酸类物质去除率相对较低,仅为约80%,关键去除段为缺氧段和好氧段;该工艺对焦化废水急性毒性削减率为80.51%~94.30%,关键削减段为厌氧段.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焦化废水溶解性总有机碳(TOC)、类腐殖酸类物质荧光组分C1和类富里酸类物质荧光组分C4与废水急性毒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利用其作为水样急性毒性初筛的指示性指标.可为焦化废水生化处理的效能优化和废水毒性控制及安全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其他文献
为了掌握高海拔河流中新型污染物的光解行为,以雅鲁藏布江中检出的8种有机滤光剂(Organic UV Filters,UV-Fs)为目标污染物,对比研究了不同光源下水中UV-Fs的光解动力学,分析pH、腐殖酸(HA)和NO3-对典型UV-Fs光解的影响,并通过猝灭试验探究其光解机理.结果表明,在汞灯照射下8种UV-Fs的光解速率常数均高于氙灯,不同光源下河水中UV-Fs的光解速率都高于纯水.随着pH值升高和NO3-浓度的增加,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2-ethylhexyl-4-methoxycinnamat
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地中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通过饮水途径致人体健康危害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地表饮用水源地的2种PAEs[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四酸二丁酯(DBP)]浓度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特定项目标准限值要求,DEHP总检出率达58.3%~100.0%,DBP总检出率达100%,DEHP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致癌和非致癌总风险数量级达10-10~10-8,DBP通过饮水
基于2017和2019年如东滩涂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调查数据,探讨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通过重金属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重金属分布的控制因素.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铜(Cu)、锌(Zn)、铅(Pb)、铬(Cr)、镉(Cd)、汞(Hg)、砷(As)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42,51.3,15.2,55.6,0.09,0.006和7.71 mg/kg.整体来看,Cu、Zn、Pb、Cr、Cd、Hg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河口邻近海域.Cu、Pb、C
藏东南地区降雨量充沛,粗粒土边坡广泛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雨水入渗是导致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藏东南地区粗粒土的降雨入渗规律,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制的降雨入渗试验装置,对单一粒径的粗粒土开展了3种干密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降雨入渗试验,获得了湿润峰运移距离、含水率和气压随时间变化的试验数据.分析试验数据表明:各试验条件下雨水均为匀速入渗;降雨强度越大,雨水入渗速度越快;降雨强度越大、干密度越大,同样深度土体中被封闭气体的气压越大;干密度一定时,降雨强度越大,土体趋于稳定含水率
抗生素滥用及其引发的微生物耐药问题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也是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环境中抗生素的健康风险主要来自耐药菌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ARGs),而ARGs的水平转移是评估其健康风险的关键环节.整合子是诱发ARGs水平转移的重要遗传元件,也是导致多重耐药和产生超级细菌的关键元件,整合酶基因(intI)能捕获游离的ARGs并将其重组到基因盒中,帮助ARGs的水平转移并推动多重耐药细菌形成.采用基于DNA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比较了饮用水、生活污水、水产养殖废水和医疗废水4种典型水环境介质中in
人类致病菌(HPB)在市政污水中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以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采集1年内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泥和生化处理出水样品,利用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 HPB群落组成特征,研究了生化处理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与HPB群落组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水和生化处理出水中HPB的检出种类数量与总相对丰度均相对平稳;污泥中HPB的检出种类数量变化较大,总相对丰度普遍比进水、生化处理出水要高,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进水、污泥、生化处理出水样品中HPB组成具有相似性,优势H
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是坚持“国之大者”的重要实践,是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文章基于熵权法建立了农牧业生态转型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0~2019年的青海农牧业生态转型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农牧业生态转型发展经历了探索、起步、加速三个阶段,青海农牧业生态转型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农牧业生态转型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保障趋于协调.同时还发现青海农牧业生态转型发展中对农药、化肥、农膜等工业合成化学品的使用依赖性依然较强;发展生态农牧业受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等问
鱼类是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江苏省地表水监测断面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对2020年4-5月江苏省14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鱼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在环境DNA样品中共检测到鱼类可操作分类单元(OTU)418个,共注释到10目14科32属46种,其中鲤形目的鱼类有27种,序列占比达81.2%.以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内三大流域中,淮河流域点位鱼类多样性相对较好,长江流域次之,太湖流域相对较低.该研究为江苏省地表水监测断面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提
湖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关于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指示,我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三高四新”战略一体部署推进落实,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围绕农田建设各环节的堵点、难点,积极创新机制,早部署、早设计、早招标、早动工、早验收,推动各地多措并举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效益.今年前8个月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63.9万亩,占年度任务的79.1%.
为了克隆藏猪肌球蛋白轻链1 (myosin light chain 1,MYL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试验根据NCBI网站GenBank中公布的野猪MYL1基因mRNA序列(登录号为NM_214374.2)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藏猪背最长肌组织总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对藏猪MYL1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将目的 基因进行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藏猪MYL1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同源性、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氨基酸组成、一般理化性质、疏水性、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