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语”:五四白话文精英色彩的祛除——对1934年大众语问题讨论的一个观察侧面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是“大众的崛起”的时期,民族危亡形势赋予大众更大的历史责任,而要使大众明确自身的历史重任,就必须让他们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这个基本要求,五四并没有让他们达到。不仅如此,五四的半文半白的“欧化”白话文,比文言文还要难懂难学。因此,这场俗话运动就从五四的“洋买办白话”开始了。左翼语文家对于五四白话文的不满是它的水准远远高于底层大众的接受能力。白话文没有走向大众,仍然是“少数人”的语言,因此,必须祛除其精英色彩,建立大众语。大众语必须为大众所完全熟悉,必须满足大众“说”、“听”、“看”、“写”四
其他文献
立足于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经由社会学结构功能论去论析为更好地理解与解决现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如内需不足和社会分化),筑建社会学取向下以公民权利和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治理结构性因素和治理构建的策略选择具有密切关联,不同治理研究范式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及相应的策略选择大相径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现
晚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思潮以及清政府试图摆脱统治危机等原因促进了晚清商业立法活动。晚清商业法律的修订伴随着清末新政的实施而历经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初步的商业法律体
在新经济时期背景下,军工国企的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手段,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又成为管理创新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人才的类型和素质的论述,提出了军工国企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