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丝虫病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诊1例以腹痛、双下肢运动障碍为主诉的罕见椎管内丝虫病病例。

方法

据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特殊检查(磁共振、病理检查、血检微丝蚴等)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确诊。

结果

患儿以腹痛、双下肢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伴排尿、排便困难。胸7~9椎棘突压痛、叩击痛均明显,无畸形。感觉平面自脐以下反应迟钝。双膝腱、跟腱反射均亢进,双巴彬斯基征阳性,双奥本海姆征阳性,踝震挛阳性。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痛温觉正常存在。磁共振检查示:胸7~9椎水平硬脊膜外见一半椭圆形略低信号影,边缘较清晰,以广基底与锥体后缘相近,局部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考虑:胸7~9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全麻下行手术摘除肿物并送检。病理大体标本呈实性、条索状(约2㎝×1㎝×1㎝)。光镜下见炎症、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伴较多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间有大小不等的线虫,经鉴定为丝虫。进一步于夜间23点行血检,采用离心浓集法,查找微丝蚴,结果为阳性。病理诊断:椎管内丝虫病伴慢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较多嗜酸粒细胞浸润。再次追问病史,患儿生后未离开居住地,当地无丝虫病流行史,但该地卫生条件较差,流动人口较多,近年来安徽、湖南、河南等地打工者多居住于此。

结论

确诊患儿为椎管内丝虫病,此病罕见,应提高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斜隔的病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以避免发生诊治错误.方法对7例儿童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介绍了3例被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结果7例出现症状时平均年龄11.4岁,手术年龄平均14岁.主要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期延长或排脓性分泌物,双子宫、盆腔或阴道壁囊性肿块及孤立肾.4例术前获确诊,2例误诊为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