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浅析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学生参与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83-01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三、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一)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二)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四、精选教学方法,培养探究学习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设置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的获取知识和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要使用探究式教学,首先要选择探究的内容。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像概念、名称、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以及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资源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宜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就不需要使用。比如,什么是公民?什么是法律?以及“三个代表”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等。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难度适当、能引起兴趣、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价值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激励学生的探究活动,以达到探究式教学所追求的课堂状态。比如,讲授《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时,我选择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与台湾问题”这个角度,让学生从以下方面探究:
  (一)台湾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二)目前台湾与祖国统一存在哪些阻力?
  (三) 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四)作为青少年,你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些什么?
  这样的探究,同学们积极参与,增强了爱国意识,明确了历史责任,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探究符合教学目标,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探究价值,从而用理论指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发展,企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程度与日俱增,但是我国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大中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其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今在中职学生教育过程中,注重的不仅仅是基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法律意识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对于学
期刊
2月17日,四川省老干部局(处)长会议在四川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国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和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书记
期刊
本文对修辞格教学中修辞格的地位、作用以及多种修辞格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法和表达效果进行了简要阐述.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注重推销自己的产品来增加销售量,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同时,出现各种不同的因素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价格、品牌、服务、广告等。Sibly(2007)
在信息化,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微信的大范围运用,为加强家校合作,增加家校互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平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已经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转变,逐渐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要与学生互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入到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不仅是教育的
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打造高效课堂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与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根据胃镜活检结果,选取研究对象284例,其中胃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