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陆气耦合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来源 :干旱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陆气耦合强度来表征陆面状态对降水、气温或大气其他物理过程的影响程度,可以辨识陆气相互作用的热点地区,加深对陆气相互作用和气候系统的认识。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Kendall’s Tau相关系数及土壤湿度-潜热通量、潜热通量-抬升凝结高度的陆气耦合指数对中国区域陆气耦合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湿度增大导致潜热通量增加,为降水提供了所需的水汽条件;潜热通量增大导致感热通量减小,温度降低,对边界层的驱动减弱,不利于气团的抬升凝结,该区域是我国陆
其他文献
利用2012—2019年新疆伊犁河谷10个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季节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春季、夏季和冬季的累计降水量日变化呈单峰型,秋季呈双峰型。四季累计降水量日变化的低值都出现在下午(15:00—19:00),高值时段在春季、秋季和冬季的上午(10:00—12:00),夏季高值出现在前半夜(22:00)。(2)同一季节累计降水频次和累计降水量的日变化特征类似,逐时平均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峰值的空间分布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3)伊犁河谷四季均以短历时降水事件为主,该类事件在
酱卤肉制品的加热卤制工艺是关键生产工艺.为了了解卤制工艺对卤猪耳品质的影响,以结缔组织较多的猪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蒸煮损失、剪切力、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卤制温度与卤制时间条件下,卤猪耳的品质变化规律:随着加热的进行,在60~120 min内卤猪耳的蒸煮损失率、剪切力、硬度与咀嚼性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80~10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明显加快.卤猪耳的品质受加热温度和时间而发生明显的动态变化,因此控制合适的卤制时间与卤煮温度对于调控产品的品质非常关键.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葡萄糖酸-δ-内酯(GDL)加工制得内酯豆腐,并研究了GDL添加量、加热温度和大豆与水比例对内酯豆腐的硬度、析水率、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大豆内酯豆腐的最佳工艺为GDL添加量0.20%,加热温度80℃,大豆与水之比1∶13,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豆腐析水率为0.60%,硬度适中,品质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