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大都有了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耳目一新的感官冲击,可以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多媒体的应用还可以大容量﹑多视角﹑立体层面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当前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也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常见的多媒体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多媒体英语课堂的人机对话,不利于师生、生生的语言交流。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传情达意的,是活泼而生动的。而多媒体英语课堂往往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情形进行教学,教师只需轻轻地敲击键盘来讲课,和学生缺少在情感、眼神和肢体语言上的交流。学生的语言实践思维被禁锢在事先创设的环境中,没有相互提建议,没有探究,没有相互合作解决问题,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集体智慧的结晶………老师讲完了,学生练完了,这节课的合作也完了。多媒体虽创设了生动的氛围,但大部分学生在练习时还是要去翻书,练习中学生各顾各,不是在对话,而是在面无表情地背书。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是眼盯画面,机械地进行着重复。这样的英语课堂有违语言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把动态的精彩的语言,扼杀于机械的训练中了。
二、课件制作太花哨,从而分散了学生对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多媒体英语课堂所展示的华丽的画面、有趣滑稽的动画、精彩的场面层出不穷。这种过分追求声像效果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很难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学的知识上。尤其是在多媒体的英语课件上,装饰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这些活动的画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干扰作用。在我所听的英语课上,就常听见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看!Snoopy.” “哇!花仙子!”有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模板选得太花哨、太繁琐,不能重点突出教学内容,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现。
三、多媒体的英语课件大多是拿来主义。现在大多数的多媒体英语课所用课件都是从网上查找、下载的,课件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不管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英语基础、语言功底、实际表达能力等),不去分析教学中的重难点怎样去突破,怎样去讲解才能更容易使自己的学生接受,怎样安排课堂活动会使教学效果更好,而是生搬硬套人家的课件。人家怎样讲,我就怎样讲,这样在课件制作上采取“拿来主义”,不能根据所教班级的真实情况而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使自己的课堂只有他见而无己见。这样的课堂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了。
四、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课堂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声、景的立体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看、多思、多说、多做,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利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多媒体来上。本学期我听了三节高中英语课,讲的都是body language,三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body language的丰富多彩,在评课时也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我认为body language这一课完全可以由教师用肢体语言来上,从生词的学习到body language的含义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body language的内涵。用多媒体来上这一课,把活生生的肢体语言,用冷冰冰的图片来展示,不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用真正的肢体动作来上,会使课堂更活泼,学生更愿意既动脑、动嘴,又动肢体。学生的参与热情高,师生互动会更多、更主动。其中的一堂研讨课,教师在最后课堂总结中,拿出了一些新单词(表body language的)卡片,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示,被提问的几位学生大都很腼腆,不愿意做;个别做的,动作也不到位,动作显得是那样的生硬和不情愿。试想一下,学生真正学到body language了吗?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而不是对传统课堂的抛弃。新课标的贯彻有这样的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身就包含了对课堂形式的选择。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不分什么样的课,都去使用多媒体,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取舍。
五、多媒体英语课堂往往以容量大而备受青睐,但也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疲于应对应接不暇的各个教学内容。学生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知识的产生过程,只能机械地套用一些句型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没有独立见解,没有时间记课堂笔记,致使学生课后复习无抓手,对课堂上重难点的把握也做不到位。结果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被省略,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被压抑。再者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往往还忽视了对英语“写”的训练,而我国现阶段对英语学习者学习水平的考查,是以写为主要形式的。
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也有不可否认的优点,作为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扬长避短,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让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勇于探究的英语学习课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多媒体英语课堂的人机对话,不利于师生、生生的语言交流。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传情达意的,是活泼而生动的。而多媒体英语课堂往往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情形进行教学,教师只需轻轻地敲击键盘来讲课,和学生缺少在情感、眼神和肢体语言上的交流。学生的语言实践思维被禁锢在事先创设的环境中,没有相互提建议,没有探究,没有相互合作解决问题,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集体智慧的结晶………老师讲完了,学生练完了,这节课的合作也完了。多媒体虽创设了生动的氛围,但大部分学生在练习时还是要去翻书,练习中学生各顾各,不是在对话,而是在面无表情地背书。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而是眼盯画面,机械地进行着重复。这样的英语课堂有违语言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把动态的精彩的语言,扼杀于机械的训练中了。
二、课件制作太花哨,从而分散了学生对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多媒体英语课堂所展示的华丽的画面、有趣滑稽的动画、精彩的场面层出不穷。这种过分追求声像效果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很难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学的知识上。尤其是在多媒体的英语课件上,装饰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这些活动的画面,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干扰作用。在我所听的英语课上,就常听见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看!Snoopy.” “哇!花仙子!”有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模板选得太花哨、太繁琐,不能重点突出教学内容,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现。
三、多媒体的英语课件大多是拿来主义。现在大多数的多媒体英语课所用课件都是从网上查找、下载的,课件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不管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英语基础、语言功底、实际表达能力等),不去分析教学中的重难点怎样去突破,怎样去讲解才能更容易使自己的学生接受,怎样安排课堂活动会使教学效果更好,而是生搬硬套人家的课件。人家怎样讲,我就怎样讲,这样在课件制作上采取“拿来主义”,不能根据所教班级的真实情况而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使自己的课堂只有他见而无己见。这样的课堂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了。
四、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课堂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声、景的立体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看、多思、多说、多做,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利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多媒体来上。本学期我听了三节高中英语课,讲的都是body language,三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body language的丰富多彩,在评课时也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我认为body language这一课完全可以由教师用肢体语言来上,从生词的学习到body language的含义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body language的内涵。用多媒体来上这一课,把活生生的肢体语言,用冷冰冰的图片来展示,不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用真正的肢体动作来上,会使课堂更活泼,学生更愿意既动脑、动嘴,又动肢体。学生的参与热情高,师生互动会更多、更主动。其中的一堂研讨课,教师在最后课堂总结中,拿出了一些新单词(表body language的)卡片,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示,被提问的几位学生大都很腼腆,不愿意做;个别做的,动作也不到位,动作显得是那样的生硬和不情愿。试想一下,学生真正学到body language了吗?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而不是对传统课堂的抛弃。新课标的贯彻有这样的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身就包含了对课堂形式的选择。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不分什么样的课,都去使用多媒体,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取舍。
五、多媒体英语课堂往往以容量大而备受青睐,但也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疲于应对应接不暇的各个教学内容。学生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知识的产生过程,只能机械地套用一些句型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没有独立见解,没有时间记课堂笔记,致使学生课后复习无抓手,对课堂上重难点的把握也做不到位。结果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被省略,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被压抑。再者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往往还忽视了对英语“写”的训练,而我国现阶段对英语学习者学习水平的考查,是以写为主要形式的。
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也有不可否认的优点,作为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扬长避短,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让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勇于探究的英语学习课堂。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