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曾经憧憬过的地方。神秘而充满宗教色彩的地狱,在梦中任何人或物都可以陪伴我征服山脊,而这一天终于来了,而我的搭档居然是沃尔沃。
对于高个子来说,西藏是理所应当的禁地。这个地方的神秘不止是数百年藏传佛教的积累造成的,还有世界屋脊本身高度也决定了。这片远离尘世的净地让人神往,但身体或成为其中的绊脚石,根据当地藏族导游所描述,“很多人刚刚踏上这片圣地就被高原反应折磨得无比狼狈,住了一宿医院就草草回家了”。作为一名老司机,我已游历过不少国家,足迹遍及各大洲,对于西藏却只有望而却步。终于,这一天还是来了,除了感叹这一天来的如此不经意之外,还有一件让我没想到的事,此次的同伴竟是来自北欧的沃尔沃。
天刚刚蒙蒙亮,北京的酷热正在赶来的路上,此时的我已在飞机上了,带着好心情开始了这趟非凡之旅。拉萨是名副其实的军管城市,但其检查的严格程度远不如新疆地区。飞机降落时,远处穿着中国空军制服的身影正缓缓爬上歼-10战斗机,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这种单发鸭翼战斗机。走下飞机是深蓝色的天,云彩也是异常的白,就算北京下过暴雨后也没有这么好的天气,空气很清新,但还是隐隐的有些高反,头有些晕晕的。日光之城今天并不是太晒,但强烈的紫外线还是能穿透云彩、玻璃照在我的手臂上,时间—长有些疼。
到了地方困意越发的浓,睡得昏昏沉沉,期间醒了好几次,头疼不止。此次的行程定的是从拉萨到山南地区的勒布沟,途径5000米以上的险峻山口,和错那县境内最大的湖拿日雍措。而最先陪伴我的是新款沃尔沃V40,小巧的车身和我的体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行人对于我们这对奇葩的组合也只能微笑不语。
我眼前的沃尔沃V40刚刚完成改款,大灯里的LED形成的雷神之锤让它看上去比过去威严了不少。很多人非常好奇,因为“V”在沃尔沃里代表着旅行车,事实上,这已经是第三代V40了,第一代V40确实是旅行车,后来V50接替了它,V40就成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两厢车。这款车于2012年上市,外观尺寸在此次中期改款上并不大,宽度增加了55毫米,高度降低了19毫米。现在改款加宽减高仿佛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套路了。内饰方面,中控台和中央通道的设计考虑了人体工程学,中控台上的按钮密密麻麻,但是对于老司机的我来说这种设计更加直观,且不要说大屏幕会不会反光,一级一级的菜单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操作。
稍稍适应了一下,便开始了征途,出了拉萨走了一小段高速,高度在3850米左右,这款轴距只有2647毫米的小车在超过100公里/小时时非常沉稳,手上的三辐方向盘并不是传统的圆形,它是有节点的握起来更舒服,之后的XC60也是这样的。沃尔沃的悬挂之前被人诟病太硬,其实近几代车型已经调得非常适应中国路况了,但和其他品牌比还是硬朗的。不光是悬挂,油门、刹车的响应也都十分灵敏,瑞典的路况确实要好,很多路的质量都能达到战略级以供战斗机起降,这么平整的路自然对悬挂的舒适度要求极低。
开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告别了高速,转向了崎岖的山路。这里的山路很多排水沟都是外露的且很窄,高度开始上升的比较明显了,我已经感觉到空气的稀薄,而这辆T4的V40依然没有显出疲态,脚下轻踩油门,推背感瞬间而至。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的适应能力确实比自然吸气发动机要强,记得我的同事曾经参加过类似的西藏自驾游活动,他开的是某品牌的自然吸气车型,车在平原和高原的性能截然不同,动力的损失超过了35%,而涡轮增压发动机要好的多。较硬的悬挂时刻传递着路面的状况,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有点“话唠”的底盘调校,不厌其烦却又尽在掌控。山路越来越险,不时在急弯中看见经幡飘扬,这寓意着一路平安。远处几只牦牛悠闲着散步不时停下来嚼上几口鲜草,慢节奏的惬意让我短时间内脱离了高反。
上到了5000米的时候我的高反越来越明显了,在路边休息的时候我也尽量放缓了动作,但仍然感觉有些眼花。开着V40穿过了雅鲁藏布江到达了中途休息点拿日雍措,虽然不是西藏传统的四大圣湖,但它已然是错那县境内最大的湖了,藏语中“措”本身就是湖的意思和九寨沟当地人称呼“海”是一个道理。这里虽不如羊湖的水蓝,但更加清澈,湖中还有小岛,岛上别有洞天。
稍作休整后,我们再启程,我人还没有缓过来,而座驾却早已适应了一切,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成本,沃尔沃发展出来的发动机系列已经超越了机械,它俨然已成为一整套解决方案。代号T4的发动机在整个序列里性能最低,但也有19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300牛·米的峰值扭矩。这和大众第三代EA888低功率版不相上下。
从乃东县开始南下直到日当镇,这段路充满了密集的弯道和巨大的落差。此外路上时不时出现的落石也令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无暇欣赏车外的美景。而我也暂时告别了V40,换到另一辆沃尔沃XC60上。它的4C主动式自适应底盘与四驱系统、动态稳定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协同工作,为车辆提供连续、线性的稳定支撑,无论在越野道路还是铺装路面上都能提升车辆动态及操控表现。而Comfort舒适、Sport运动以及Advanced运动增强三种驾驶模式则能够满足绝大部分驾驶者的行车风格,带来丰富的驾驶乐趣。
车队在勒布沟古木与竹林相间的神秘原始森林中穿行,沿途路况蜿蜒起伏,碎石、坑洼随处可见。有着230毫米同级最高离地间隙的XC60在这里如鱼得水。从乃东县开始南下直到日当镇,这段路充满了密集的弯道和巨大的落差。此外路上时不时出现的落石也令我们时刻保持警惕,AWD全时四驱系统也时不时发挥作用,正常行驶时前后轮动力分配为95:5以节省油耗,当前轮附着力不足时则将更多扭矩传输至后轮以求让车辆迅速脱离困境。
比起V40,XC60作为一款SUV更适合我这样的身板,也和西藏的高海拔更匹配。T5比T4马力强劲了不少,最大功率达到了245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无论是T4、T5、T6、T8,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主体通用,根据性能所需提供不同的增压方式,这个思路还是非常有远见的,也是有趣的。
最终到达了山南错那县境内的勒布沟。山南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藏族人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延续着古老的血脉,而心中始终怀着对自然的感恩,这种快乐即是自然的恩赐,更是“人”的伟大。或许也正因为如此,遥远的青藏高原才成为许许多多人尤其是城市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约4500米的雪域高原令人无限神往。而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化繁为简,把握自己人生步伐,不为潮流所左右的人生故事富有震撼力,来自北欧的高冷和西藏的神秘发出了强有力的碰撞,最终化成了回归自然的美好。对于我个人而言,西藏终于揭开了它厚厚的面纱,感叹藏民用古老的方式来演绎一曲生生不息。
对于高个子来说,西藏是理所应当的禁地。这个地方的神秘不止是数百年藏传佛教的积累造成的,还有世界屋脊本身高度也决定了。这片远离尘世的净地让人神往,但身体或成为其中的绊脚石,根据当地藏族导游所描述,“很多人刚刚踏上这片圣地就被高原反应折磨得无比狼狈,住了一宿医院就草草回家了”。作为一名老司机,我已游历过不少国家,足迹遍及各大洲,对于西藏却只有望而却步。终于,这一天还是来了,除了感叹这一天来的如此不经意之外,还有一件让我没想到的事,此次的同伴竟是来自北欧的沃尔沃。
天刚刚蒙蒙亮,北京的酷热正在赶来的路上,此时的我已在飞机上了,带着好心情开始了这趟非凡之旅。拉萨是名副其实的军管城市,但其检查的严格程度远不如新疆地区。飞机降落时,远处穿着中国空军制服的身影正缓缓爬上歼-10战斗机,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这种单发鸭翼战斗机。走下飞机是深蓝色的天,云彩也是异常的白,就算北京下过暴雨后也没有这么好的天气,空气很清新,但还是隐隐的有些高反,头有些晕晕的。日光之城今天并不是太晒,但强烈的紫外线还是能穿透云彩、玻璃照在我的手臂上,时间—长有些疼。
到了地方困意越发的浓,睡得昏昏沉沉,期间醒了好几次,头疼不止。此次的行程定的是从拉萨到山南地区的勒布沟,途径5000米以上的险峻山口,和错那县境内最大的湖拿日雍措。而最先陪伴我的是新款沃尔沃V40,小巧的车身和我的体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行人对于我们这对奇葩的组合也只能微笑不语。
我眼前的沃尔沃V40刚刚完成改款,大灯里的LED形成的雷神之锤让它看上去比过去威严了不少。很多人非常好奇,因为“V”在沃尔沃里代表着旅行车,事实上,这已经是第三代V40了,第一代V40确实是旅行车,后来V50接替了它,V40就成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两厢车。这款车于2012年上市,外观尺寸在此次中期改款上并不大,宽度增加了55毫米,高度降低了19毫米。现在改款加宽减高仿佛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套路了。内饰方面,中控台和中央通道的设计考虑了人体工程学,中控台上的按钮密密麻麻,但是对于老司机的我来说这种设计更加直观,且不要说大屏幕会不会反光,一级一级的菜单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操作。
稍稍适应了一下,便开始了征途,出了拉萨走了一小段高速,高度在3850米左右,这款轴距只有2647毫米的小车在超过100公里/小时时非常沉稳,手上的三辐方向盘并不是传统的圆形,它是有节点的握起来更舒服,之后的XC60也是这样的。沃尔沃的悬挂之前被人诟病太硬,其实近几代车型已经调得非常适应中国路况了,但和其他品牌比还是硬朗的。不光是悬挂,油门、刹车的响应也都十分灵敏,瑞典的路况确实要好,很多路的质量都能达到战略级以供战斗机起降,这么平整的路自然对悬挂的舒适度要求极低。
开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告别了高速,转向了崎岖的山路。这里的山路很多排水沟都是外露的且很窄,高度开始上升的比较明显了,我已经感觉到空气的稀薄,而这辆T4的V40依然没有显出疲态,脚下轻踩油门,推背感瞬间而至。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的适应能力确实比自然吸气发动机要强,记得我的同事曾经参加过类似的西藏自驾游活动,他开的是某品牌的自然吸气车型,车在平原和高原的性能截然不同,动力的损失超过了35%,而涡轮增压发动机要好的多。较硬的悬挂时刻传递着路面的状况,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有点“话唠”的底盘调校,不厌其烦却又尽在掌控。山路越来越险,不时在急弯中看见经幡飘扬,这寓意着一路平安。远处几只牦牛悠闲着散步不时停下来嚼上几口鲜草,慢节奏的惬意让我短时间内脱离了高反。
上到了5000米的时候我的高反越来越明显了,在路边休息的时候我也尽量放缓了动作,但仍然感觉有些眼花。开着V40穿过了雅鲁藏布江到达了中途休息点拿日雍措,虽然不是西藏传统的四大圣湖,但它已然是错那县境内最大的湖了,藏语中“措”本身就是湖的意思和九寨沟当地人称呼“海”是一个道理。这里虽不如羊湖的水蓝,但更加清澈,湖中还有小岛,岛上别有洞天。
稍作休整后,我们再启程,我人还没有缓过来,而座驾却早已适应了一切,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成本,沃尔沃发展出来的发动机系列已经超越了机械,它俨然已成为一整套解决方案。代号T4的发动机在整个序列里性能最低,但也有19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300牛·米的峰值扭矩。这和大众第三代EA888低功率版不相上下。
从乃东县开始南下直到日当镇,这段路充满了密集的弯道和巨大的落差。此外路上时不时出现的落石也令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无暇欣赏车外的美景。而我也暂时告别了V40,换到另一辆沃尔沃XC60上。它的4C主动式自适应底盘与四驱系统、动态稳定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协同工作,为车辆提供连续、线性的稳定支撑,无论在越野道路还是铺装路面上都能提升车辆动态及操控表现。而Comfort舒适、Sport运动以及Advanced运动增强三种驾驶模式则能够满足绝大部分驾驶者的行车风格,带来丰富的驾驶乐趣。
车队在勒布沟古木与竹林相间的神秘原始森林中穿行,沿途路况蜿蜒起伏,碎石、坑洼随处可见。有着230毫米同级最高离地间隙的XC60在这里如鱼得水。从乃东县开始南下直到日当镇,这段路充满了密集的弯道和巨大的落差。此外路上时不时出现的落石也令我们时刻保持警惕,AWD全时四驱系统也时不时发挥作用,正常行驶时前后轮动力分配为95:5以节省油耗,当前轮附着力不足时则将更多扭矩传输至后轮以求让车辆迅速脱离困境。
比起V40,XC60作为一款SUV更适合我这样的身板,也和西藏的高海拔更匹配。T5比T4马力强劲了不少,最大功率达到了245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无论是T4、T5、T6、T8,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主体通用,根据性能所需提供不同的增压方式,这个思路还是非常有远见的,也是有趣的。
最终到达了山南错那县境内的勒布沟。山南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藏族人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延续着古老的血脉,而心中始终怀着对自然的感恩,这种快乐即是自然的恩赐,更是“人”的伟大。或许也正因为如此,遥远的青藏高原才成为许许多多人尤其是城市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约4500米的雪域高原令人无限神往。而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化繁为简,把握自己人生步伐,不为潮流所左右的人生故事富有震撼力,来自北欧的高冷和西藏的神秘发出了强有力的碰撞,最终化成了回归自然的美好。对于我个人而言,西藏终于揭开了它厚厚的面纱,感叹藏民用古老的方式来演绎一曲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