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万丈平地起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计算机的人机交流的基础技能——文字输入自然是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是信息技术操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文字输入就回避不了输入法的教学。
  一、目前教材中输入法的处理方法
  现行小学苏教版教材对文字输入安排了课程“键盘输入”,但只是着眼于打字姿势、指法和熟悉键盘的训练,对输入法仅提及全拼输入法,而且没有全拼的输入技巧。从教材可以看出,对输入法的选择和教学,教材是淡化处理的,目的或许就是留给教师和学生以个性和自由的选择,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练习和提高。
  现行初中苏教版教材已基本与小学教材衔接,不再提及文字输入训练。即使是在应用文档部分,也只是重点教学文档的规划设计和美化。
  二、目前农村学生信息技术实际情况
  现在农村经济条件虽已大大提高,但由于文化水平等原因,农村人极少使用电脑。以苏中农村地区为例,一个班拥有的电脑不超过四五台,占比不到10%。农村学生缺少信息技术的熏陶、学习和应用的环境,指望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练好文字输入法,是不现实的。这使得现在农村中小学生汉字输入能力参差不齐,差距极大,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效率,阻碍了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
  三、目前主流实用输入法
  汉字输入法可分为键盘输入法和非键盘输入法(如手写、语音、扫描识别等)。键盘输入法有基于拼音的输入法、基于字形的输入法、音形结合的输入法。
  1.基于拼音的输入法
  (1)全拼输入法。全拼几乎不需要什么技巧,加上操作系统自带了全拼输入法,选择全拼就可以打字。但全拼的弊端也很明显:一是每个字都要输入全部拼音;二是不能打长句子;三是词库收录的词语不全,很多常用的二字词都没有。但全拼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单字字库最全,一些冷僻字还非它不可,比如“弶”,多数输入法都打不出来,全拼却可以。
  (2)智能ABC。智能ABC也是操作系统自带的,支持全拼、简拼、混拼、音形、笔画等输入形式,具有自动分词和构词、自动记忆、词频调整等智能特色,弥补了全拼输入法的不足,很好地支持了词组和长句输入,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重码问题,大大提高了输入速度。
  (3)其他智能拼音输入法。现在各种功能强大的智能拼音输入法得到了成功开发,主要有狂拼、紫光智能拼音、搜狗拼音、QQ拼音、微软拼音等,特点是使用高度的智能化识别算法,使得整句输入时,词、句联想功能极强,并能自动记忆使用者的习惯。
  2.基于字形的输入法
  这类输入法以五笔字形输入法为代表。优点是不须认识字就可打字。缺点是难学、难记、易忘,真正熟练使用的人很少,难以普及,不适合中小学生。
  3.音形结合的输入法
  音形结合输入法,是指汉字取码中既有根据拼音的取码,又有根据字形的取码。这类输入法用得较多、名气较大的是“二笔输入法”。特点是不须记背字根,重码率低,具有“不用学,不用记,速度快”等优点。
  四、中小学信息技术输入法教学策略
  (1)科学认识各种输入法,把握好大的方向。综合各类输入法优缺点,拼音输入法尤其是智能拼音输入法日益流行的根本原因是不需要专门学习,容易普及。而且拼音输入对人的思维的干扰最小,是最自然的输入法。可以说,拼音输入法是汉字输入的方向。
  (2)立足学生基础,自主选择输入法。中小学生拼音基础都比较好。全拼输入法使用起来最简单,因而学生都会不约而同选择全拼。
  (3)适度引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入法对拼音基础好的学生,建议选择智能ABC或自己安装喜欢的智能拼音输入法。对于拼音基础很差的少数学生,智能拼音虽然也可以用,但毕竟会受到拼音能力的制约,可以建议选择音形结合输入法。
  (4)文字输入训练中,重视整词、整句输入技巧训练。学生无论使用哪种输入法输入文字,都需要领悟输入法的使用技巧。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自然很重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以词和词组为单位输入。
  (5)首先要求方法正确,其次才是速度。在文字输入训练中,学生普遍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冒进”,不注意方法和技巧,片面追求速度,以至于“欲速而不达”。万丈高楼从地起,文字输入也不例外,首先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练习,领悟和掌握输入法技巧,然后才是追求速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重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技能。跳过文字输入,对输入法的选择和使用不加以引导,其他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训练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其效果也必是事倍功半。
其他文献
摘 要:关注生命的成长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核心教育主题。针对七年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思考这一现象,“感悟生命的意义”一课通过设计教学板块、明晰思维主线,创设多元活动、导向高阶思维,运用思维导图、助力深度学习的教学思路,探寻道德与法治课堂高扬思维之帆的有效策略,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思想、更有内涵,同时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关键词:思维主线;高阶思维;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框题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议题,通过创设与教学契合的“感情”场、构建主体参与的“活动”场、开拓洗礼身心的“思悟”场、打造立德树人的“励志”场,“四场”融会贯通,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
摘 要:命题应基于“学为中心”“核心素养”“课标考纲”等要素进行考量,在材料选用、问题编制、形式呈现、答案评标等方面体现对信度、效度、跨度、温度、深度和力度的追求,从而设计出内蕴学科知识、外显价值引领的试题。这样,才能既给教学以积极的导向,又使学生能获得全面、主动、个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宁波市中考试题;命题策略;核心素养  命题是一个技术活,考验的是命题者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把握,对考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________________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he bookstore attracted many visito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Locating B. Locate  C. Located D. To locat
摘 要:打造扎实有效的思品课堂,需要增强教学“五性”,即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探究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心打造扎实有效的思品课堂,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才能让课堂真正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扎实有效;教学“五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用这句名言来比喻教师教学设计的执着非常恰当。为了打造扎实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我们许多教师不惜殚精竭虑,即使衣带渐宽、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有人说,寻常巷陌亦风景。发现风景,欣赏风景,关乎阅历,关乎眼界,关乎胸襟。  [思路点拨]  此作文题的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用“有人说”告诉我们“风景”在两个地方——险峰、寻常巷陌。第二句话提示我们如何能发现和欣赏“风景”——“关乎阅历,关乎眼界,关乎胸襟”。因此,本次作文题的核心话题
1.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发现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以及对主从复合句的考查似乎已成近几年来高考的“铁定”内容。为此,本练习就仅以此为主要内容。  2. 鉴于篇幅有限,链接和解析的2014年高考试题,每一考点仅选一到两题。如需更多的研究,请阅读2014全国及各地高考试卷。  一、非谓语动词  1. 高考对于非谓语动词的考查,主要对动词不定式用作(目的及结果)状语、动名词用作主语或宾语、分词作补足语、状
摘 要:从游戏化学习的概念及其特点出发,以“良渚人的一天”为例,在良渚博物院开展历史与社会游戏化学习的探索,凝练出基于素养立意的游戏化学习实施策略:创设情境,融合学科·场景·剧情;建构规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机制;任务驱动,指向素养的非良构问题;构建关系,打造交互式学习共同体;激励机制,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等。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非良构问题  游戏化学习是“借鉴游戏的‘设
在经历系统梳理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数学技能的第一轮复习后,各校需要进行第二轮复习,对数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思考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解题策略,提高思维品质;而第二轮复习的目的是通过分门别类地对数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思考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解题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并使同学们进一步感悟常用的数学思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