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楷书创作

来源 :美术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p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行楷书是重要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加强对行楷书创作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行楷书的现代化发展,还可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叙述了行楷书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审美与技法在行楷书创作中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进入“十二五”以来,海淀区通过聚集优秀教育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待遇水平等方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始终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督导评价作为整个督评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尊重教育督导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督导评价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海淀区教师队伍建设与督导评价的主要工
审美,通常是指旁观者视角的鉴别、感知和欣赏等体验性活动.早在18世纪30年代,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提出“美即感性”,表明了美与理性的相对性,亦蕴含着审
在不断的绘画涂鸦过程中,人类对材料与技法有了更高的追求,动物的骨骸、矿物质颜色与粗犷的形象并不能满足人类需求时,一些人用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情绪表达通过更多的形式引起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是最能代表中西方各自具体文化特征的美术门类。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的绘画领域里可谓独领风骚,西方风景画在西方美术史上也表现得如鱼得水。两者都是以自然为蓝本进行的绘画艺术创造,但由于在文化思想上中西方的不同,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玄素哲学与西方“天人二分”的思维意识对各自绘画的对象、方法和理念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深层根源上中西方对绘画材料的认识和改造从一开始产生就有所差异,并沿
重大历史题材是主题性创作中的核心内容.在历史时间维度上,我们希望在一定时期内找到事物发展的基本特征,并探究创作的当代性问题.本文围绕历史美术创作而展开的选题与大事件
胡适  (1891—1962)  安徽绩溪人,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
系列作品是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所选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系列”原意指相互关联成组成套的事物或现象。具体到油画创作而言,系列是指多幅作品之间在主题、内容、形式(
原创作品版权遭遇互联网侵权,暴露出传统纸媒法律维权意识的淡薄,甚至造成了新媒体对传统纸媒而言的吸血式发展.随着法制健全,版权保护势必提上议事日程,而在传媒融合发展的
对于德育工作来说,教师不仅要关注德育的结果是否积极向上,还得关注德育过程的真实性与生活性。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追求真善美,因而,德育首先应该是真实的,包括形式的真实与内容的真实。缺少真实性的德育,就缺少了德育的灵魂。  现实中,一些德育措施在“真”字上做得不够。对于需要引导学生的地方,教师都能说到,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往往自己先做不到。比如,教育孩子要守时,教师自己却不能按时到课堂;教育孩子要
“董庄绘画”是以董立元为代表“茌平董庄中堂画”的俗称,19世纪中叶盛极一时,作为鲁西地方民间绘画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它的研究,能使我们管窥到19世纪末期,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