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耳石复位治疗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ouw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疾病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眩晕患者,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法以及Semont管石解脱法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结果经过我院给予的耳石复位法治疗,治愈的患者有43例,占86%,有效的患者有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6%,另外2例患者复位失败,占4%。结论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法以及Semont管石解脱法相结合的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法治疗
  0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84-0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特殊的疾病,通常从患者的头位改变激发,同时出现眼震的短暂阵发性眩晕,在眩晕性疾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上通畅采用耳石复位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法以及Semont管石解脱法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效果良好。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在25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岁,所有患者中单侧发病的有48例,左侧占有28例,右侧为20例,其余的2例属于双侧发病,这些患者的病程为2天-1个月。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诊断,包括以下情况:①患者头部在运动到特殊位置的时候出现短暂性眩晕的情况;②对患者采用变位性眼震进行测试,结果呈阳性,而滚转试验出现阳性时都具备一定的短潜伏期以及疲劳性。所有患者都排除了其他疾病引起的临床反应情况,例如颅窝肿瘤或是偏头痛眩晕等情况。
  1.2治疗方法我院对患者采用的耳石复位法包括了三种方法,分别是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法以及Semont管石解脱法相结合。其中,Epley管石复位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①让患者坐在床上,使头部向患侧偏斜45°,医生用手扶助患者的头部,随即立刻调整患者姿势,从坐姿转变成平卧位,让患者头部保持下垂30°的姿势;②患者头部要往健侧扭转90°;③让患者身体以及头部同时向健侧转动90°,这个时候患者的身体从平卧转变成侧卧,保持头部与地面有45°的角度;④讓患者缓慢坐起,头部稍微向前倾。如果患者属于双侧发病,可以先进行一侧,到治疗的第三天再进行另一侧的相关治疗。Barbecue翻滚法:让患者平躺在在治疗台上,将头部朝健侧转动90°,身体翻转180°的前提下头部再转动90°,这时患者的鼻尖朝下,再往健侧翻转,最后在患侧侧卧,坐起。Semont管石解脱法:①让患者在床沿坐下,双脚保持下垂,患者头部往健侧方向扭转45°,让头部一直维持这个姿势;②患者调整姿势,从坐位变成侧卧,这个时候鼻尖朝上,头部靠床;③患者从患侧的侧卧位置沿着坐位迅速调整成侧卧位,这个时候患者的鼻尖靠床;④患者慢慢坐起来,头部稍微向前倾。在进行二三步骤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移动的快速。
  以上的治疗方法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患者进行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停留较长时间,直到患者的眼震情况消失或者是无旋转感以后再坚持1分钟;其次是如果患者还感觉有眩晕的情况,则要进行多次的复位训练,让患者尽量在进行每一个步骤的训练中没有眩晕的情况出现。
  1.3疗效评定标准从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第四天开始,我院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让患者返院进行复诊,根据相关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①痊愈:患者眩晕以及位置性眼震的病状完全消失,治疗效果明显;②有效:患者眩晕以及位置性眼震病状得到改善或逐渐好转,有一定的治疗效果;③无效:患者眩晕以及位置性眼震病状毫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2结果
  经过我院给予的耳石复位法治疗,治愈的患者有43例,占86%,有效的患者有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6%,另外2例患者复位失败,占4%。其中有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短暂的恶心呕吐情况,有7例患者在治疗的1天至2天时间内出现了头晕和头痛的情况,适应治疗后这些不良症状都有所改善并消失。而治疗无效的2例患者本院对其采用经前庭功能训练的治疗方式,最终痊愈。
  3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以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疾病,常表现在患者躺下、坐起以及在床上进行翻身的过程中发病,出现眩晕的症状,有时也表现在患者低头迅速或是弯腰等时候患发。这种疾病在近些年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用的重视。
  耳石复位法是这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相关资料显示,这种方式治愈率基本能够达到85%以上,也有些顽固性疾病的患者会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半规管阻塞术以及后壶腹神经切断术等,此外还有一些抗眩晕的药物可以暂时减轻眩晕症状,但是要想有根治的作用几乎不能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耳石复位法是一种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令人满意,治疗目的是通过定向的头位摆动和活动,让管石通过重力作用由后半规管再次返回椭圆囊,这样可以由半规管中浮游的颗粒出现溶解和消散的现象,此外,对于移除沉积于的结石效果也比较好。在本研究中,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了头晕头痛的情况,这可能与耳石碎片结于椭圆囊新的位置从而导致压力产生变化的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中这属于一个适应的过渡过程。
  综上所述,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法以及Semont管石解脱法相结合的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燕.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2012,22(09):65-66.
  [2]曹效平,王天生.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2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1,10(06):23-24.
  [3]姚晓喜,田涛.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2(15):28.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和分析长期抗病毒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中临床预后效果及转归.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行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的结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5例患者共切除病灶68个,切除黏膜直径3cm者14例,术后6-8周愈合。本组55例患者5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现象,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成功止血;3例患者发生狭窄现象,利用水囊进行扩张,术后1个月狭窄均缓解;无一例患者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眼科疾病中使用光动力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治疗的80例眼科疾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5%)低于
摘 要:目前,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已经普遍开展,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幼儿园学习阶段,游戏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那么,如何实现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就成了许多幼儿园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毫无抵抗力的。现如今,随着社会对于幼儿教育关注程度的逐渐提升,幼儿园教育亟须
低能γ射线穿透法测量煤灰分,比反散射法有更高的灵敏度,它不仅适于低灰分测量,也适用于高灰分测量。本文推导了此法测量煤灰分的公式,并计算了成分变化引起的误差。 Low en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拓展学生英语视野的最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教学成效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高低。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阅读素材单一。当前,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