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准直仪摄远物镜光学结构的设计

来源 :光学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设计了一种采用波长为650 nm的单色红光为光源,焦距为450 mm,D/f′=1∶9.375,视场角2w=0.6°的摄远物镜,主要应用在自准直仪上,利用其筒长小于系统焦距的特点,可以使仪器的体积更加小巧,方便携带。摄远结构可校正系统的球差、彗差、色差、象散和场曲。采用波长为650 nm的红光光源,所以不用考虑色差的因素。摄远结构筒长L与系统焦距f ′之比控制在2/3~3/4之间,摄远比达到了0.54。MTF曲线也达到了衍射极限,可有效提高检测精度,仪器的测量范围在1.5 m之内。最后推导出了通过修调正负镜组之间的间隔来对仪器的示值误差进行补偿公式。
  关键词: 摄远结构; 自准直仪; 摄远比
  中图分类号: TH 741.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6.05.010
  文章编号: 1005-5630(2016)05-0430-04
  引 言
  在几何量计量领域,小角度的测量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自准直仪是小角度测量中应用最广、最多的高精度仪器。在测量的过程当中,测量的光学系统会产生球差、彗差、场曲、象散等像差。这对测量的精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2]。所以,可以通过合理选用系统的光学结构来减小这种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光电自准直仪的自准管就是在物镜的焦平面上安装了分划板的平行光管,所以,自准管是整个光电自准直仪的基础,其成像质量对整个系统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都会带来影响[3],为了实现理想的测量精度和范围,并尽可能的减小自准直仪的体积,缩短平行光管的长度,可以采用摄远物镜结构的形式。
  1 摄远结构的光学特性
  本文所设计的摄远物镜参数为焦距f ′=450 mm,视场角2w=0.6°。摄远结构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后组负焦距系统由正、负透镜胶合而成,可以校正轴上点的球差,同时还可以校正彗差和色差。而前组正焦距组合系统可以消场曲,因此系统可以有较好的成像质量,测量精度也可以得到提高。同时,本文的光源为红色单色光源,所以不用考虑系统色差的校正[4-5]。
  2 摄远光学结构设计
  初始结构参数为: f ′=288.1 1 mm,D/f ′=1∶6.4,2w=1.3°,lF ′=59.11 mm。其中 f ′为系统焦距,D/f ′为相对孔径,2w为视场角,lF′为后工作距,且把参数输入Zemax软件之后,按照给定的指标450 mm进行焦距转换,得到的初始结构参数和初始结构见表1[6]。
  得到的MTF曲线与点列图见图2和图3,其中,MTF的最大空间频率设置为50 lp/mm,这是因为本文将采用单个像素大小为9.9 μm×9.9 μm的面阵CCD,所以本文设计的镜头的极限分辨率线宽也应该是77 lp/mm,而一对黑白线宽就是19.8 μm,所以采用的空间频率等于1/0.019 8=50 lp/mm。一般大于30 lp/mm时代表了镜头的分辨率特性[7]。
  从图2和图3可见,初始结构就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MTF值与衍射极限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可以对系统进一步的优化[8-9],并在系统中加入等腰直角棱镜一起模拟设计物镜在自准直仪中应用,棱镜与物镜系统的光学像差可以互补,优化后的点列图及MTF在反射镜距离物镜距离在30 mm和1.5 m的状态如表2所示。
  由图4到图7可以看到优化后系统的MTF值得到改善。同时,与图4和图5中反射镜距离物镜距离在30 mm时系统的MTF和点列图相比,图6和图7中,随着反射镜与仪器的距离加大,系统的传递函数值有所下降,但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仪器使用时反射镜距离物镜范围应小于1.5 m。
  现在求焦距调整量Δf ′与物镜组前后间隔调整量Δd之间的关系,把上式微分并以微分代替调整量得
  4 结 论
  本文的摄远结构长度为247 mm,系统焦距为450 mm,摄远比达到了0.55,使仪器的结构更加紧凑,系统的体积变小,更加轻便,方便携带。系统利用负焦距的双胶合镜消除了球差;利用正焦距的正负分离透镜组,能够有效的校正场曲和象散。通过对组合焦距公式进行微分,推出了通过修调正负镜组之间的间隔来对仪器的示值误差进行补偿的公式。
  参考文献:
  [1] 萧泽新.工程光学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5-57.
  [2] 李士贤,李林.光学设计手册[M].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86-288.
  [3] 蔡淑璋,景芳盛.光电自准直仪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6.
  [4] 郁道银,谈恒英.工程光学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8-32.
  [5] 傅瑞斯.摄远物镜初步设计的一种方法[J].云光技术,2002,34(2):21-24.
  [6] 刘莹莹.红外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与检测[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一个多功能光子波形发生器生成一组5.5 GHz超宽带信号。多功能光子波形发生器由一个单级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及一段单模光纤组成,通过调节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输入射频信号及直流偏置,以及单模光纤的色散,可以产生单峰脉冲、双峰脉冲和一个具有高功率谱效率的超宽带信号,产生的超宽带信号完全符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制定的室内通信辐射限制要求,普通的单峰脉冲和双峰脉冲的光功率谱效率分别可以达到
摘要:  为在环境风洞实验中模拟污染物的扩散流场及变化情况,基于光学粒子散射理论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研制了一套具有全流场量测、非接触及低成本等特征的瞬态流场定量光学测量系统。将系统用于环境风洞模拟中,可对城市小区、街道峡谷及交通高架污染物等的扩散状况进行定性观察,还可对污染物的流场进行定量量测。可为污染物流场的
摘要: 光子晶体传感器在溶液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设计一种光子晶体液体折射率传感器,通过在光子晶体中构造法布里珀罗腔(F-P腔)并利用光子晶体的自准直效应来实现折射率的探测。通过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2D-FDTD)对电磁波在光子晶体F-P腔中的传播的仿真实验,最终获得了高线性度的输出光功率与液体折射率的对应关系,并可基于此特性实现液体折射率的检测。相较于其他的检测方法,光子晶体的应用使其具有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经典的测量分析仪器,已经实现了金相显微镜图像的数字化采集,并恢复了三维微观形貌。首先,对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加装电机,利用电机带动载物台进行精密移动,在载物台移动过程中,对被测物体等步距拍摄序列图像。然后,根据聚焦形貌恢复的原理,采用修正的拉普拉斯算子进行聚焦程度判断,利用高斯插值方法获取聚焦程度最大值以及此时被测表面的高度信息,恢复三维形貌。最后,利用金相显微镜对粗糙度样块进行测量
摘要:  基于HALCON平面标定板,充分考虑机器人末端中心和摄像机镜头径向畸变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的Eye-to-Hand机器人视觉标定方法。该方法不仅标定了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同时也建立了摄像机图像坐标系和机器人世界坐标系的关系。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和实用性,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标定。  关键词:  HALCON; 机器视觉; Eye-to-Hand; 工业机器人  中图分类
为分析光学平面面形偏差,以直径100mm光学平晶为检测对象,利用斐索干涉仪采集了被测光学平面的波面干涉图,按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
颗粒流模式转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滚筒内的颗粒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散斑测量法研究了颗粒流的间歇崩塌和连续流动2种模式之间的转变机理。目的是利用动态散斑方法对滚筒颗粒运动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两种状态持续时间的概率分布上对其转变机理做出阐述。通过CCD相机得到散斑图像,对散斑图像做对比度分析得到滚筒内颗粒运动速度跟时间的图像,进而提取出崩塌时间、连续时间、崩塌持续时间、崩塌间隔时间,并
摘要:利用电子束蒸发在硅基底材料上沉积氟化镱(YbF3)薄膜,并对不同沉积温度所得薄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可见透红外波段上,沉积温度对于YbF3薄膜的物理和光学特性有较大影响。当沉积温度为150 ℃和180 ℃时,硅基底上的YbF3薄膜的光学性能和可靠性较差;当沉积温度为220 ℃和240 ℃时,硅基底上的YbF3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可靠性,能适用于不同要求的薄膜产品研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