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中的高中语文课堂艺术探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贯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成了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而其途径主要有二,即一为技术性二为艺术性,依笔者之管见,后者更难把握和操作,本文即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小方面入手探讨一下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和导入艺术。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课堂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贯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成了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而其途径主要有二,即一为技术性二为艺术性,依笔者之管见,后者更难把握和操作,本文即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小方面入手探讨一下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和导入艺术,以下详述之。
  你会提问吗?如果用这个问题去问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很可能招来诸多不屑:当语文老师的怎么不会提问!但事实并非如此,看似简单的平常的几乎每节课都会有的课堂提问其实大有讲究,大有学问,大有艺术。故笔者有此一问,以下以《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为例叙之。
  一、封闭型提问尽量不要连用。提问可以分为“封闭型提问”和“开放型提问”。封闭型的提问,对方只要用类似“是”或“不是”这样的词就可以回答。开放型提问则无法用一个词来加以回答。譬如课堂实录中有一处提问是这样的。同学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师:此时明明只有作者一个,他却说是“三人”之众。这正是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刚才的文章里说“醉了的人经常说自己没醉”,咱们也可以说“孤独的人往往说自己不孤单”。师:还有没有?(此篇课堂实录中诸如此类的提问还有好几处),这就是封闭型提问,因为只要用“有”或“没有”就能回答了。假如问:“有什么?”那就是开放型提问,因为在回答的时候,往往可以说上好几句话。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通常的规则是,刚刚开始交谈的时候,可以先问一些封闭型的问题,然后逐渐过渡到用开放型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形成比较自然的交谈气氛。当然,封闭型的提问不能接连着用得太多,尤其当交谈的开始阶段已经过去时。假如封闭型提问接连用了三四次,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一种对话格式:就等着我们语文老师提问,然后他(她)来回答,而且这种回答是不展开的,只是用一个词来应答,这很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让学生“打开自己”的追求目标。而且,过多的封闭型提问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责任转移的心理,他(她)总是被动地等着我们语文老师提问,等着我们语文老师来帮助解决问题。这非常不利于教学效果,事实上也往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阻抗情绪。
  二、开放型提问尽量不要用“为什么”。课堂实录中该执教老师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作品的风格突然在这儿转向了。大家刚才听我朗读,注意到我这里语气的变化没有?生:注意到了。师: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参照注释,这首诗原来是情诗,作者把情诗化用过来,用男女之情表示求贤若渴。问“为什么”是典型的开放型提问。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着学生问“为什么”,特别容易形成一种暗示,似乎我们语文老师在责备学生的行为、想法和情绪,这很容易导致逆反心理。并且,许多学生来语文学习,本来就想弄清一些为什么,我们语文老师还要对着他(她)问“为什么”,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烦躁。那么,应该怎样问才比较合适呢?有两种方法可以代替问“为什么”。一种方法是问原因。譬如课堂教学时,我们语文老师这样问:“既然大家注意到了,可以说说原因吗?”另外还有一种方法等于问了“为什么”(确实,问“为什么”,学生回复的可能性最无限制),但又可以避免问“为什么”的一些负面效果,那就是将学生的话重复一遍,结尾语音用升调:“注意到了”,而且如果我们语文老师重复学生的话,而且用升调结尾,可以表示我们语文老师是在关注他(她),倾听他(她),同感他(她),也体现了我们语文老师的一种素养。相比较而言,用这样的方式来代替问“为什么”,产生积极效果的可能性最高。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善于“留白”和“布点”。提问“留白”即语文教师在面向全体同学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要求某个学生来回答,而是可以适当的沉默,此时学生的思维紧张而集中,思考能集中而深入。而一旦有学生站起来后,总有不少学生会长出一口气,放松下来了。因此,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就像有经验的画家一样,在课堂提问时善于留白,不怕沉默。而课堂提问的“布点”也很重要,即提问的学生要发布在东西南北中都有,以便形成心理学中的“气场”,从而形成一种严肃而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不至于在课堂中顾此失彼,甚至让学生感到受了冷落而降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固然重要,但其导入艺术亦不可忽视。有一种评课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却很有道理: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课堂的前五分钟。我是赞同这种说法的: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堂课的前五分钟,学生的期望值最大,注意力最集中,如果引导得当,该堂课的氛围就能很好地创设完成,要不俗话怎说“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一堂语文课的导入是否有效精彩有没有大致的标准呢?我认为是有的,那就是短而有致,引而不发,质而不答。
  短而有致。显然一堂课的导入不能太长,它必须是精短的,一节课也就四十分钟,导入太长了那就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了,一般说来应该在三分钟左右,因为导入毕竟不是课堂教学主体,它只是一个铺垫一个引子而已,但是导入虽短,却应短而有致。其设计可是需要执教者反复推敲的,它也是最能看出执教者对学生对课堂对教材的把握能力的。以此为标准,来看一下此篇《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中的导入,其导入明显过长,耗时至少十分钟,而且话题不集中,跑题倾向严重,导入效率低下,只看前面很难知道是在上《短歌行》,甚至会让人误以为是作文评讲课,过于随意。
  引而不发。设境激趣是语文课堂导入的惯用手法。试想如果学生的主体性被激活了,课堂教学的学习动力问题就解决啦,当然,过犹不及,度的把握也很重要,所以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总是能很好地把握好火候,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慢慢释放,以确保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传授效果。以此为标准,来看一下此篇《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中的导入。其导入既无激趣又无设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激活,而且以酒为切入点,也无新意可言。
  质而不答。带着问题去学习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效学习方法,同样,在课堂导入艺术中,我们也可以很好地运用它,它其实就是课时学习目标的一种展示方式,众所周知,课时学习目标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它高不成低不就,非得是学生学科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才行,它要求执教者在备课时就要了解学情,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基础上通盘考虑,甚至在用词上也要字斟句酌,因为这可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主体评判。以此为标准,来看一下此篇《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中的导入。其导入问题虽有却大都是无多大思考价值的无效提问,很难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综上,以我的看法为标准,此篇《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中的提问艺术是不错的,但纵观课堂实录,其导入艺术是有一定缺陷的,一家之言,敬请大家斧正。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2009级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在活动单导学的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的大背景下,充分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现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课程目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思维导图有利于化学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创设思维导图能提高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创设思维导图完善了化学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活动单;农村高中化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
2009年11月15日,我就任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教科文组织的使命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构筑和平。为此,我期待着与整个联合国大家庭建立充满活力的合作关系。  我深感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它可能带来新的突破,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趋同化的风险。这个时代的另一大特征就是面临多层次危机,这说明我们需要审视我们的处世方式
据英国教育部官网2019年9月2日消息,英国计划在2022-2023年,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增加到每年3万英镑。作为英国政府面向新一代教师的最大规模薪酬改革计划,此举将使教师成为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职位之一。  9月起,英国政府将为教师养老金计划提供更多资金,教师每年将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额外获得23.6%的雇主养老金,以便学校领导能够将尽可能多地集中资源在教学一线。英国教育大臣加文·威廉姆
【摘要】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历来是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一个艺术主题,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示例来探析语文新课导入的“不寻常”。  【关键词】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 情境熏陶 巧设悬念 综合运用    “万事开头难”,授课亦然。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
食神大会初赛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小说《祝福》的教学中,即可采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地学习和探究。笔者在教授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即采用了“设置问题——引导学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百年来人们总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感伤不已,甚至把刘兰芝奉为坚守爱情的烈女典范。唏嘘之余,若再细斟详酌这个故事,笔者觉得刘兰芝之死不单是因爱而死,更是她和焦仲卿的性格所致的悲剧。  一、刘兰芝刚硬性格的悲剧  刘兰芝是爱焦仲卿的,自知不被婆婆喜爱,不愿夫君夹在婆媳之间为难,主动提出“遣归”;夫妻话别时,她更是为丈夫考虑,留下许多美饰物件,虽说“
摘 要:创立于1961年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被认为是世界级政治家的摇篮,其为全世界特别是亚、非、拉美地区的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各专业人才。从该校毕业的学生中已有十几位成为国家元首,如圭亚那前总统巴拉特·贾格迪奥、乍得现任总理优素福·萨利赫·阿巴斯、中非共和国总统米歇尔·乔托迪亚等;几十位部长及大使,如俄罗斯联邦科学教育部原部长等。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曾在人民友谊大学建校40周年时专门发电祝贺,他在贺词
【摘 要】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月亮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結。本文试从古诗词中关于月亮的神话入手来追溯月亮文化的源头。  【关键词】月亮文化;起源;浅探    中国的文人墨客似乎对月亮情有独钟,在浩瀚如银河的历代诗词中,月亮高悬中天,被许多诗人反复吟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月亮文化。本文试以古诗中关于月亮的神话作为楔入点来探究一
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设计导入语要体现:切题、精短、激趣。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音乐渲染,激发感情  贝多芬曾说:“音乐会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上课之前,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来导入,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歌词的内容也可辅助教学。在学习《虞美人》时,我首先让学生听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