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亚低温疗法对复苏后家兔心功能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致颤法建立家兔心肺复苏模型,20只健康家兔在麻醉置管前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常温复苏组(A组,n=10)与亚低温复苏组(B组,n=10).常温复苏组在常温状态下行标准心肺复苏,整个实验过程中家兔体温维持在正常体温38.3 ~ 39.2℃;亚低温复苏组在常温下行标准心肺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快速诱导亚低温.亚低温诱导采用从家兔耳缘静脉以1.0md/(kg· min)速度泵入4℃生理盐水,同时配合体表降温方法,要求10~ 15 min后降至目标温度(32~34℃).动态观察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a)以及环氧合酶-2(COX-2)质量浓度变化.结果 ①与致颤前相比,两组LVEDP值在复苏后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升高,±dp/dtmax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但B组LVEDP升高幅度及±dp/ dtmax下降幅度均小于A组(P<0.05);②与致颤前比较,两组血清H-FABP,8-iso-PGF2a及COX-2值在复苏后各时间点明显上升(P<0.01),但B组H-FABP、8-iso-PGF2a及COX-2值升高幅度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改善家兔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减少自由基生成,以及减少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8-iso-PGF2a生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