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向最美处漫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king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优美意境与纯真童心的交融碰撞。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拓展资料,在背景铺垫中走进空间;紧扣意象,在联想类比中品悟意境;依托情韵,在抒发倾吐中流淌情思。
  [关键词]拓展资料;紧扣意象;依托情韵;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63-01
  古诗是凸显与蕴藏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诗人将真实景物的外在之美,融入自身的感思,将精神与物体进行高度交融,在诗歌语言中升腾出纯美的意境和至美的情感。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内蕴之美,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一、拓展资料,在背景铺垫中走进空间
  葉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在桥梁的这边站着读者,而在那边站着作者。只有借助语言这座桥梁,读者才能与作者见面。”由于时代变迁和地域跨越太大,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拓展相应的背景资源,为学生正确、快速地走进古诗提供资源支撑。
  例如,教学于谦的《石灰吟》时,诗人通过对石灰的吟诵、赞叹,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但诗人想借助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旨,学生是难以从诗歌的语言中感悟到的。在教学中,教师则为学生增加了两项资料:首先,是石灰生产过程的资料,旨在与诗歌语言形成对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了解石灰的特性;其次,是补充关于土墩堡战役的相关资料,了解于谦的生平经历,为学生感知借物喻人的咏物诗奠定基础。在这两项背景资料的整合下,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古诗大意,还深入地了解于谦的性格特征。随后教师引领学生以对应的视角关注石灰与于谦在经历上的共同之处,从而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借物喻人上,帮助学生做足前期的准备。
  背景资料的铺垫,拉近了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引领学生学会从诗人所处的时代与经历来审视文本。在背景资料的支撑下,文字逐渐演变成为学生可以相通的画面和内在感知的情感,从而为学生架设起一座通向诗人内在情怀的桥梁。
  二、紧扣意象,在联想类比中品悟意境
  诗歌由于语言表达精练,常常选用具有典型价值和内涵的意象表达内在情感。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形成运用意象解读古诗的习惯,仅仅从诗歌语言的表层入手,来理解浅层的文字意义。事实上,很多看似简单的古诗,其实都蕴藏着丰厚的诗歌意境。教师只有真正读懂了这些内容,才能将古诗教学引向更高的层面。
  例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教师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展开教学,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就显得过于简单,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原始经验并不协调。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意象学的知识,引领学生圈画诗歌中的事物。随后,教师引领学生思考:贾岛拜访友人,最后有没有遇到呢?从表面意思来看,作者显然是吃了闭门羹,悻悻而归;但从意象学的角度来说,贾岛虽然没有和友人相遇,但友人所处的环境却给予贾岛精神的洗礼。教师便引领学生紧扣诗歌中“松、童子、药、山、云”等意象,并借助原始的生活经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意象。此时,教师再次追问:诗人真的没有和自己的友人相遇吗?学生则逐步意识到丰富的意象已经成了友人内在情怀和高尚情操的象征。此时,诗人已经在精神层面与友人相遇了。
  试想,如果没有借助意象展开教学,学生也就难以真正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所展现出的价值意蕴。
  三、依托情韵,在抒发倾吐中流淌情思
  古典诗词的最大魅力在于运用最简洁的语言展现最丰富、最真挚的情感。因此,教师必须从诗歌的自身特点出发,引领学生通过语言这座桥梁,真正走进诗歌的内核,帮助学生探寻诗歌内在的情韵,从而感受诗人蕴藏在诗歌中的感情。
  例如,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创设了丰富可感的情境,并进行追问: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夜晚,让我们的心灵与张继融在一起,你会向这位诗人诉说些什么?张继又会对你表达些什么呢?学生纷纷整合诗歌内容与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有的从历史事件出发,认为遭遇安史之乱,让张继空有报国之心,而无报国之门;有的从张继内心出发,表达了自己不能为国家效力的悲怆和离别家乡的愁绪;有的则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张继进行劝慰,战乱一定会得到平息,你的才华一定会得到张扬。
  借助联想,引领学生与诗人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在言说中、倾吐中,学生更好地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将纯美的情思流淌在课堂中。
  总之,诗歌的语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需要我们以最美的姿态融入诗歌的内核之中,形成优美诗情与纯真童心的交融碰撞,从而引领学生实现诗意的优美栖居。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你和爸爸之间默契度高吗?你知道爸爸是怎样扮老虎的吗?妈妈和你的默契度又怎样,知道你是怎样扮小白兔的吗?下面来测试一下吧!
过年了,要吃糖,一年开始甜,一年好运来。爷爷奶奶年轻时吃的过年糖,跟现在的糖果很不一样哦。这些风味独特的传统过年糖都有哪些呢?宝宝,让爷爷来给你讲讲吧。  找着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核心素养:人文底蕴。  给把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加点料  1.活动结束后,爷爷奶奶和宝宝一起吃块糖果,感受一下甜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阅读期待”是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
深吸一口气,用力吹!乒乓球也可以“水上漂”啦!准备:纸杯6个,乒乓球5个.爸爸将纸杯接满水,依次紧挨着放在桌子上.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野国十条冶)正式提出,文件表示,要建构“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经广为教师所接受。然而,在教学中,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以具体落实,使之能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协同与一致,是所有教师不懈的追求。“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是操作的关键所在。这种做法看似毫无新意,但真正要实现,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时时都能做到。问题的症结非常简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否植入了心中,是否已成为了一种职业习惯。  《台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