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家系DSPP基因的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1个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和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基因突变检测。

方法

对家系成员进行全身基本情况及口腔专科检查,拍摄口内照、牙片及全景片;采集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用PCR扩增DSPP基因的启动子及外显子,之后采用Sanger测序进行突变筛查,随后用PolyPhen-2和SIFT软件进行突变有害性预测,同时用Swiss-Port软件预测DSPP蛋白的三级结构。

结果

患者DSPP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c.50C>T(p. P17L)杂合错义突变,其父亲也有此杂合突变,正常人群筛查未发现有突变者;该突变位于蛋白的高度保守区,有害性预测结果显示为有害,导致蛋白三级结构发生改变。

结论

DSPP基因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这一结果拓展了DSPP基因的突变谱,同时为该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对1例可疑的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鉴定,明确其基因型。方法应用检测已知地中海贫血突变的常规方法[反向点杂交与跨越断裂点PCR(Gap-PCR)]结合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检测患者的基因型,设计相应的引物,建立检测该突变的Gap-PCR方法。结果患者的基因型被确定为-Chinese Gγ(Aγδβ)0/-Chinese Gγ(Aγδβ)0,其血液学特征和临床症状偏向于中重度贫血。所建立的Gap-PCR体系
目的分析1例凝血因子Ⅹ(coagulable factor Ⅹ,FⅩ)缺陷症家系的表型及基因型,并探讨F10基因突变与表型的关系。方法用一期凝固法测定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fibrinogen, FIB)及血浆FⅡ活性(FⅡ a
目的对1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痉挛性共济失调Charlevoix-Saguenay型(autosomal recessive spastic ataxia of Charlevoix-Saguenay, ARSACS)家系进行SACS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目标区捕获高通量靶向测序对SACS基因进行突变筛查,用Sanger测序对突变位点进行验证。 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和弟弟存在SAC
目的分析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用凝固法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 activity,FⅪ∶C),ELISA方法检测凝血因子Ⅺ抗原(FⅪ antigen, FⅪ∶Ag)。对F1
期刊
目的分析TPH2基因多态性与重度抑郁发作(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4例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MDD患者。用MassArray质谱分析法对TPH2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rs1007023、rs1023990和rs4570625)进行基因分型。用HAMD-17量表评估基线和治疗1、2、4和6周后的效果。结果共290名受试者完成了研究
目的通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 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基因多态性与其社会功能相关性的研究,寻找影响患儿社会功能的遗传因素。方法应用Weiss’s功能性缺陷程度评定量表对135例ADHD患儿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价。Sanger法
目的对两个遗传性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type 2B,LGMD2B)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分别获取两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DNA,应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筛查两个家系DYSF基因的突变位点,并分析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结果共发现DYSF基因的4个致病突变,其中1个为新发突变,3个未见临床致病报道。家系1先证者的
目的明确1例发育落后合并多发畸形患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的性质及来源,并分析其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患儿进行检测。结果G显带分析显示患儿的3号染色体存在结构异常,其父亲的染色体核型为46,XY,t(3;7)(p26;q3
目的对广西柳州地区4931例孕妇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突变携带者筛查,了解本地区人群SMN1基因拷贝数异常的携带率。方法联合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和多重PCR技术对孕妇进行SMN1基因的拷贝数检测,判断其是否为携带者,并计算携带者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