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地黄丸药物组成及功效分析

来源 :智慧医学·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黄丸是目前较为较为常见的中成药,由于其温和的药性及优良的疗效,广受人们所欢迎。然而在目前市面上的种类繁多的地黄丸中,各自的药物组成成分各不相同,其药性与功效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文将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各类地黄丸的药物组成与功效进行分析探讨,以对各类地黄丸药物的不同之处做出明确的分析。
  关键词:中成药;地黄丸;药物组成;功效分析
  前言
  地黄丸是指异地黄为主药,滋补肾精、调补肾阴肾阳的一类中成药。按其功效主要分为补阳与补阴两种,补阳主要为金匮肾气丸,而补阴主要为六味地黄丸,还包括市面上出现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其功效与适用人群不尽相同,需明确其药物组成与功效,方可用药[1]。因此本文将对市面常见的地黄丸的成分与功效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内容如下。
  1、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为《小儿药证真诀》卷下方,由六味中药制成,又名六味丸,地黄丸。其脱胎于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丸,由北宋太医丞钱乙去掉了原方中的肉桂与附子两位中药,形成了三补三泻、补而不燥的药方。
  1.1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
  六味地黄丸的药物组成主要是由6味中药制成,包括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山药80g、泽泻60g、牡丹皮60g、茯苓(去皮)60g等。
  1.2六味地黄丸功效分析
  金匮肾气丸是中医治疗虚证之经典方,常用于滋补肾阴,主治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症状、头晕耳鸣、遗精盗汗等症状。
  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源自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又名肾气丸、八味地黄丸。
  2.1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
  金匮肾气丸的药物组成主要由8味中药制成,包括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牡丹皮60g、附子20g、肉桂20g[2]
  2.2金匮肾气丸功效分析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手脚冰凉、腰膝酸冷、痰饮咳喘、肢体水肿等症状。
  3、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源于1777年董西园(清)所撰的《医级》一书,又名《医级宝鉴》,其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枸杞、菊花两味药由此得名。
  3.1杞菊地黄丸药物组成
  杞菊地黄丸药物组成主要由8味中藥制成,熟地黄160g、山药80g、山茱萸80g、牡丹皮60g、茯苓60g、泽泻60g、枸杞子40g、菊花40g。
  3.2杞菊地黄丸功效分析
  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虚、肝阴虚、畏光、迎风泪、视力模糊等症状。
  4、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起源于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品种,是滋阴清热的经典名方,其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枸杞、黄柏两味药由此得名。
  4.1知柏地黄丸药物组成
  知柏地黄丸药物组成主要由8味中药制成,包括熟地黄160g、山药80g、山茱萸80g、牡丹皮60g、茯苓60g、泽泻60g、枸杞40g、黄柏40g。
  4.2知柏地黄丸功效分析
  知柏地黄丸有滋阴泻火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耳鸣、盗汗、遗精、小便短赤、膝关节酸软等疾病。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临床治疗阴虚证的常用方剂,对阴虚火旺型糖尿病、肝炎、急性泌尿道感染、各种皮肤病、老年干燥症、肾病综合症、高血压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运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建立阴虚模型,其药理作用机制也证实了其在阴虚证治疗中的作用。
  5、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源于清代董西园所撰的《医级》一书,其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麦冬、五味子两味药由此得名。
  5.1麦味地黄丸药物组成
  药物组成主要由8味中药制成,包括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山药80g、牡丹皮60g、茯苓60g、泽泻60g、麦冬60g、五味子40g。
  5.2麦味地黄丸功效分析
  麦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滋补肺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
  6、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源于宋代严用和所著的《济生方》,又名加味肾气丸,其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增加了车前子、牛膝两味中药。
  6.1济生肾气丸药物组成
  药物组成主要由10味中药制成,包括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山药80g、牡丹皮60g、茯苓60g、泽泻60g、附子20g、肉桂20g、车前子40g、牛膝40g。
  6.2济生肾气丸功效分析
  济生肾气丸具有调理肾脏阴阳功效,因加入了牛膝,还具有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等症状[3]
  7、明目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源于明代万历年间,龚廷贤所著《万病回春》一书,其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蒺藜、石决明两味药由此得名。
  7.1明目地黄丸药物组成
  药物组成主要由8味中药制成,包括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山药80g、牡丹皮60g、茯苓60g、泽泻60g、蒺藜60g、石决明80g。
  7.2明目地黄丸功效分析
  明目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虚、肝阴虚、畏光、头晕眼花、迎风泪等症状。
  8、归芍地黄丸
  归芍地黄丸起源于明代张介宾(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一书,其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当归、芍药两味药由此得名。
  8.1归芍地黄丸药物组成
  归芍地黄丸药物组成主要由8味中药制成,包括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山药80g、牡丹皮60g、茯苓60g、泽泻60g、当归60g、芍药60g。
  8.2归芍地黄丸功效分析
  归芍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晕眼花、虚阴少血、虚热盗汗等症状[4]
  9、总结
  综上所述,在市面上常见的地黄丸类药物种类繁多,其中主要包括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明目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等。通过本次讨论可以看出,各类地黄丸类药物的药物组成不同,其在治疗中的功效也各不相同,在辨证论治中,需按其功效合理选择地黄丸类药物,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郝月彤,林琨,赵玲,张博,吴晓云,王琦,叶秀峰.公立医院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J].现代医院,2021,21(07):1010-1012.
  [2]刘士敬.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合理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42):13.
  [3]黄引怀,魏钰.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应用状况与合理应用策略[J].中国药房,2011,22(19):1823-1824.
  [4]梁栋.同是地黄丸功效各不同[J].中华养生保健,2009(08):27.
  作者简介;刘雅萱,女,汉族,籍贯:吉林省,1985年1月7日出生,学历:硕士,职称:药师。
其他文献
首都儿科研究所外科创建于1982年,目前拥有床位120张,年门急诊15000人次,年完成手术4000余台次。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干预下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效果及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行雾化吸入治疗期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7月到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共40例,按照双色小球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20例为A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20例为B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B组高于A组(P<0.05);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B组优于A组(P0.05
摘要:目的:探討持续性血液透析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我院5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观察组采取持续性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尿素清除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症状评分、肾功能指标、肾脏纤维化指标、
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骨科老年病人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挑选2020年2月-2021年5月收治的76例骨科老年病人,并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对照组利用常规護理,研究组利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两组病人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病人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为(97.58±2.8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病人满意度为(9
摘要:目的:探讨对中药饮片采用不同中药炮制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参加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与实验组3,每组32例患者,分别采用炮制前分档措施、水处理前分档措施及炮制联合水处理前分档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实验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3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实验组1与实验组2的患者,P 0.05。结论:在
摘要:非药物性的镇痛,属于疼痛感得以缓解或降低的一种有效性护理方法,较多临床实验及其研究均表明,对足月儿、早产儿,其出生过后便有着一定感受疼痛层面能力,会遇着疼痛剧烈反应,故做好新生儿的镇痛护理十分必要且重要。  关键词:新生儿;镇痛;非药物性;护理  近些年,我国儿科领域持续探究对新生儿来说最具有效性、科学性的镇痛护理方式,并提出非药物性的镇痛护理所涉及到方式方法相对较多,且实际应用的有效性较为
摘要: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于直径小于10mm的微小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9例直径小于10mm、无周围淋巴结肿大并完成ESD治疗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病理资料,随访术后有无复发或转移,分析总结ESD的治疗疗效。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
摘要:目的:眼底病患者接受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血栓通胶囊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眼底病患者86例,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各43例。常规组接受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常规组为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  给常规组的
大理学院附属医院(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是云南省卫生厅直属的三级综合医院,小儿外科成立于2004年9月,是国内成立较晚的小儿外科专科,为目前云南省综合医院中唯一建立的小儿外科,也是云南省小儿外科研究生培养基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