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微小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研究

来源 :智慧医学·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于直径小于10mm的微小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9例直径小于10mm、无周围淋巴结肿大并完成ESD治疗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病理资料,随访术后有无复发或转移,分析总结ESD的治疗疗效。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平均年龄为50.2±7.3岁,平均肿瘤大小5.2±1.2 mm;完整切除29例(100%);平均手术时间29.5±12.8min;无出血、穿孔、操作相关死亡病例发生;术后病理提示切缘均阴性,无脉管浸润,其中G1期 28例(96.6%),G2期1例(3.4%),Ki-67(10-15%),该患者ESD术后选择行“经肛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ESD对微小的R-NETs具有较高的整块切除率和罕见的严重不良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Neuroendocrine tumors R-NETs)是起源于 肠 腺 管 基 底 部 嗜 银 细 胞(Kulchitsky 细胞)的上皮性肿瘤,生长缓慢,但具有恶性潜能。在所有直肠肿瘤中占1.1-1.3%,在所有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占12.6%[1]。对于直径小于10mm的R-NETs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很小[1],因此内镜下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fion  ESD)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R-NETs的方法[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使用ESD切除微小R-NETs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了安徽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断为R-NETs并接受了ESD治疗的病例,纳入标准如下:(1)R-NETs经组织学确诊诊断;(2)超声微探头显示病变≤10 mm;(3)术前进行腹盆腔CT检查未见直肠旁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排除标准如下:(1)心脑血管合并症、精神障碍等;(2)病灶大于10mm。
  1.2 ESD
  1.2.1 操作器械:UM-2R微探头超声;结肠镜(GIT EPK-1000,PENTAX);德国ERBE ICC- 200高频电切仪;ERBE APC 氩离子凝固器;热活检钳;水泵;切开刀(KD-650 L;奥林巴斯)。
  1.2.2 术前情况:肠镜检查发现表面黏膜正常的直肠隆起性病灶后,對病灶进行超声微探头检查,观察病灶大小、外形、边界和内部回声强度及起源,选择普通白光内镜观察病灶呈黄色或白色、起源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低回声或回声欠均匀、边界清晰、无固有肌层和血管浸润的粘膜下肿瘤患者,完善腹盆腔CT检查排除肝转移、局灶转移等可能。
  1.2.3 操作过程: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安装透明帽;充分观察病灶后,进行标记;于病灶基底部粘膜下注射使得病灶及周围抬举好。在标记点外病灶周围至少相隔2至3毫米使用Dual刀切开周围黏膜后,剥离黏膜下层,将病变完整切除。创面视情况用热活检钳或钛夹夹闭处理。手术时间定义为从粘膜下注射开始直到肿瘤切除完成。
  1.2.4术后管理:术后禁食水1天,如患者手术当天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第2天可进流质,第3天即可安排出院。术后出血定义为出血需要通过内窥镜检查,放射学干预或手术止血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2 g/dL。
  1.2.5 病理:用10%福尔马林固定标本组织进行病理性评估。病理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类型鉴定,浸润深度,横向和纵向切除切缘,淋巴管受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组织病理学评价标准加做免疫组化及Ki67检测。NETs级别:1.G1级(低级别):即核分裂象≤1,Ki一67阳性指数≤2%;2.G2级(中级别):核分裂象2—20,Ki67阳性指数3%一20%;3.G3(高级别):核分裂象>20,Ki-67阳性指数>20%[4]
  1.3 随访:所有患者遵循标准的随访流程,术后第3月、6月和第12月患者均接受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腹盆腔CT扫描,如无复发转移,然后每年监测一次。随访患者数据来源于医疗记录。对于来自遥远省份或不愿回来的患者人为跟进,电话随访。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资料采用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
  2.结果
  2.1. 临床特征
  在研究期间,共有2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R-NETs患者接受了ESD治疗。男性17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0.2±7.3岁,中位年龄52岁,范围29-71岁。平均肿瘤大小5.2±1.2 mm(中位数6,范围4-10mm);形态多为丘状或半球形隆起,表面被覆粘膜正常,呈黄色或白色,质地硬,1例(3.4%)顶端发红糜烂。21(72.4%)例有腹痛、腹泻、大便不成型、便血及里急后重等非特异性症状。
  肠镜显示病变位于直肠8cm以下24例(82.8%);8-10cm 5例(17.2%)。超声微探头显示病变位于粘膜层7例(24.1%),粘膜下层22例(75.9%),均呈均匀或非均匀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病变周围无肿大淋巴结。
  2.2 ESD操作时间、并发症及疗效
  本研究中,整块切除29例(100%),手术时间平均25min-72min,平均手术时间(29.5±12.8)min,中位时间35min。术后轻度腹痛腹胀5例(17.2%),予以对照处理后好转;无术后出血病例。   2.3 病理:本组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提示切缘阴性,无脉管浸润,均为典型R-NETs。其中G1期 28例(96.6%),G2期1例(3.4%),免疫组化提示LCA(+),CKpan(-)EMA(-)Syn(-)CgA(-)CD56(-)LCA(+)Ki-67(10-15%),患者ESD术后选择行“经肛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
  2.4 随访
  29例患者,随访时间12月-72月,总体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及转移。
  3.讨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多个系统,以胃肠道最为常见。R-NETs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这可能与广泛开展内镜筛查及对其认识的提高有关。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相当一部分R-NETs患者无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是因其他肠道疾病行肠镜检查时意外发现。研究表明,80.0% R-NETs位于距肛门10cm以内,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 [5]。本研究入组病例平均年龄50.2±7.3岁,中位年龄52岁,均位于10cm以下,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R-NETs组织结构似癌,但发展缓慢多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很少发生转移,其恶性程度的判断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表面情况、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其中以肿瘤大小和是否侵入肌层最为重要[1]。R-NETs的直径 <10mm,其侵袭范围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同时无淋巴结及血管浸润,恶性程度最低[1]。本研究29例R-NETs,均小于等于10mm,术后病理提示28例均为G1期,Ki一67阳性指数≤2%,只有1例病例为G2期,Ki-67为10-15%,该患者最终选择了行经肛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术后随访良好,未见复发转移。
  此外,本组29例R-NETs患者均行 EUS 检查,仅7例局限于粘膜层,22例局限于粘膜下层。此外,病变均为低回声团块,与固有层边界清晰,术后病理浸润深度与 EUS 判断深度一致,表明EUS判断R-NETs直肠浸透深度有极高的价值,能够指导R-NETs的治疗选择,与国内外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类似 [6]
  对于此类微小的R-NETs,内镜下治疗被认为是最佳选择。EMR应用简单广泛,但,传统的EMR术可能达不到治愈性切除。如果第一次未达到治愈性切除,内镜下切除残留肿瘤由于纤维化而难以进行再次内镜下治疗[7]。与EMR相比,ESD被认为是一种更好的方法[6],ESD可实现较深的垂直切除切缘和较高的完整切除率。王亚丹[7]等研究显示,ESD术完整切除率达100.00%。Wang等[8]比较了EMR(30例)和ESD(25例)对R-NETs<16mm的治疗作用,在随访的18个月中,EMR组有5例局部复发,而ESD组未发现复发。然而ESD最重要的问题是手术时间长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显示,我们的手术平均时间29.5±12.8min,无一例出血、穿孔的病例,而且术后无一例复发,其原因一方面因为病变较小,均小于10mm,手术时间短,因此并发症少,另一方面对ESD操作医生水平要求较高,我们操作医师均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及丰富操作水平,这样可以把控时间,降低并发症。
  当然,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项研究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有限。此外,考虑到R-NETs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肿瘤,必须长期随访以确定LCEMR的疗效,我们最长的随访时间有72月,但最短的随访时间只有12月。因此,仍有赖于长时间的观察随访。但本研究可以显示,对于微小的R-NETs,ESD可以达到完整切除,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建明,梁后杰 等.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2016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10):927-946
  [2]Fahy BN,Tang LH,Klimstra D,et al. Carcinoid of the rectum risk stratification(CaRRs):a strategy for preoperative outcome assessment. Ann Surg Oncol. 2007;14(5):1735-43.
  [3]董 弢,范志宁.内镜下切除技术的延伸与发展[J] . 医学研究生学报,2020,33(6):561-566
  [4]丁绍冬,张新军等,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9,28(1),57-60.
  [5]Yamaguchi N,Isomoto H,Nishiyana H,et a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rectal carcinoid tumors[J]. Surg Endosc,2010,24(3):504-508.
  [6]Zhou PH,Yao LQ,Qin XY,et al. Advantage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with needle-knife ov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small rectal carcinoid tumors:a retrospective study. Surg Endosc 2010;24:2607-2612
  [7]王亞丹,郭春梅等,小于 1.0 cm 的直肠类癌内镜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19,25(2):34-38
  [8]Wang X,Xiang L,Li A,Han Z,et a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carcinoid tumors 7-16 mm in diameter. IntJ Colorectal Dis 2015;30:375-38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食道癌患者在接受放疗中饮食护理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食道癌患者并将其分为A、B两组,日期为2020年7月-2021年6月,A组常规护理,B组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指标变化状况,结果 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P0.05)。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1.2 方法  治疗过程中由于食道癌患者进食障碍,这会导致体重下降,营养失衡,其情绪方面容易出现焦虑及不稳定的情况出现,需及时解决其心理
摘要:目的:探究内分泌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教育组各54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内分泌护理、健康教育干预,为期90天,干预结束后觀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教育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整体改善较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均较低
摘要:目的:探讨在内分泌患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运用表现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之间,我院分泌科所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活动的对象,将患者分组为参考组与研究组后,均采用内分泌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日常护理,且研究组额外采取糖尿病健康教育来辅助护理,并从患者最终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程度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探究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表现。结果:在护理结
首都儿科研究所外科创建于1982年,目前拥有床位120张,年门急诊15000人次,年完成手术4000余台次。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干预下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效果及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行雾化吸入治疗期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7月到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共40例,按照双色小球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20例为A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20例为B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B组高于A组(P<0.05);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B组优于A组(P0.05
摘要:目的:探討持续性血液透析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我院5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观察组采取持续性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尿素清除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症状评分、肾功能指标、肾脏纤维化指标、
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骨科老年病人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从我院挑选2020年2月-2021年5月收治的76例骨科老年病人,并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对照组利用常规護理,研究组利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两组病人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病人护理质量安全评分为(97.58±2.8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病人满意度为(9
摘要:目的:探讨对中药饮片采用不同中药炮制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参加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与实验组3,每组32例患者,分别采用炮制前分档措施、水处理前分档措施及炮制联合水处理前分档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实验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3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实验组1与实验组2的患者,P 0.05。结论:在
摘要:非药物性的镇痛,属于疼痛感得以缓解或降低的一种有效性护理方法,较多临床实验及其研究均表明,对足月儿、早产儿,其出生过后便有着一定感受疼痛层面能力,会遇着疼痛剧烈反应,故做好新生儿的镇痛护理十分必要且重要。  关键词:新生儿;镇痛;非药物性;护理  近些年,我国儿科领域持续探究对新生儿来说最具有效性、科学性的镇痛护理方式,并提出非药物性的镇痛护理所涉及到方式方法相对较多,且实际应用的有效性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