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探讨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67716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林业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林业造林是林业管理部门和林业生产单位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植树造林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营林管理,以确保林业资源安全,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林业的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出现了持续恶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植树造林、加强营林管理来转变生态环境的不良局面,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更适宜人类的生存,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但目前一些地方的林业造林和营林工作还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任务要求,造林水平低,管理粗放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林业资源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林业经济处于不景气的状态,林业职工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加强林业造林和营林生产管理是当务之急。下面就林业植树造林方法与营林生产管理进行探讨。
  1、林业植树造林方法
  (1)苗木栽植法
  采用苗木栽植法进行造林的核心是拥有合格的苗木,因此应加强育苗基地建设,提高苗木培育水平,为植树造林提供合格强壮的苗木。苗木生长至符合栽植规格时,要小心起苗,确保根系完整。因利用苗木栽植造林对苗木根系具有高标准的要求,如果根系受到损伤,将会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因此在起苗和长距离运输时,要注意加强对苗木的保护,避免苗木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机械损伤,确保苗木栽植后能健康生长,提高栽植的成活率。
  (2)插植造林法
  插植的主体是树木的枝、干、根部,这些部位的营养器官丰富,插植后容易成活。这些插植体应选择在高质量的母本树体上采集,采集时要注意截取直径较大、顶芽饱满、充满活力、无病害的枝干或根部。这种造林方法一般应选择在土质松软的沙土地上进行,插植前将造林地浇透水,然后将截取的插植体垂直插入土壤中,要根据树种的不同确定合理的插植密度。虽然这种造林方法比较简单、而且节省了育苗成本,较易成活,可以迅速成林并取得经济效益,但也有其不足,因其对树木的种类要求较高,不是任何树种都能采取这种方式造林,应用面有限,因此不适宜进行大面积的造林。
  (3)直播造林法
  直播造林应首先对种子进行采集并进行催芽等处理,使其符合播种的技术标准。播种时可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何种直播方式。可采用的方式有3种,分别为穴播、条播和大面积撒播。直播造林应选择在春季进行,在积雪融化、春雨充沛的时节进行播种,造林地的土壤肥力强、水分充足。进行穴播和条播时,只需在造林地挖出适当规格的条沟或坑穴,然后将种子撒进去即可,而大面积撒播就需要借助飞机等设备。
  2、林业营林生产管理
  (1)建设高标准的苗圃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树苗的培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没有数量充足且高质量的树苗造林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加强苗圃的建设,以确保为造林提供高质量的树苗,打好林业发展的基础。高质量树苗的标志是,外形粗壮、充满活力、无病菌携带、抗病性强,而且苞芽数量多而饱满。优质的树苗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有效抵抗林业病虫害带来的风险。建设高标准的苗圃应以充分满足造林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要加强对用于截取插植体的母树体进行养护与管理,避免使母树体感染病虫害,对枯枝败叶及时剪除,保持母树的健康生长。根据需要扩大苗圃的规模,提高育苗的数量和质量。苗圃还应加强对人工采集或购买的树种的处理,确保其符合播种的高标准要求。
  (2)适当增加资金投入
  增加资金投入是林业造林与营林生产的重要保障,没有适当的投入,一些必须的工作就无法开展。要通过资金投入,加强苗圃的建设,改善培育树苗的基础设施及条件。充足的资金还可以引进先进的造林机械,提高造林的效率和质量。合理利用资金还能引进适用的树木品种,改善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保护林业资源的能力。而且在林业生产与管理的经费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也会激发林业管理部门和林业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营林管理的水平。
  (3)不断提高营林生产的质量
  林业造林不仅要保证量,更要保证质,没有质量作为保证,植树造林与营林生产都没有意义。而所谓质量就是造林的成活率及林木的保有率,只有提高其成活率和保有率才能确保造林的质量。在植树造林中,人们往往将树苗栽到坑里、树种撒到地上就万事大吉了,而忽视了后期的营林管理,重植轻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使林业发展空有植树与管理,没有森林覆盖面积扩大的实际效果。因此,要加强对林业单位职工的教育和管理,落实工作责任,进行责任追究,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观念,并强化质量监督措施,对营林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另外,还应提高造林技术和营林管理水平,确保营林生产的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林业造林和营林管理有利于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加强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希望本文能为林业造林和营林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单位:155600黑龙江省寶清县林业和草原局)
其他文献
农机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将先进的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等多种形式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农机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山区地区由于受到地形和多种制约因素的限制,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科学意识比较单薄,生产观念陈旧,严重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农业
森林病虫害发生会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因此本文作者在详细阐述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的同时,提出了治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森林资源在经济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重视林业资源的发展与进步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森林病虫害成为了阻碍林业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破坏了生态资源,造成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而现阶段需要针对性的根据生态
林业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涉及民生的重要支柱型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营林生产的管理,提高营林生产的综合效益,本文针对营林生产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管理措施,以期提供有益参考。  营林管理是影响林业事业发展和林业资源供给的重要因素。在林业发展中,加强营林生产的管理水平,林业生产效益才能稳定快速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
乡镇是农机推广的最基层单位,处于农业农机工作最前沿,能够直接接触农机户,反映出最实际的生产情况。本文通过对永胜县永北镇农机推广工作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完善
当前,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内在动因和外部环境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轨道,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宏观政策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等等。新常态为林业全面深化改革和产业调整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契机,为提升生态承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新要求,腾出了新空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林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根基,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必须认清林木种苗工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